介孔氧化铝吸附锌离子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超重力技术制备的比表面积高、孔径分布窄的介孔氧化铝用于吸附污水中的Zn2,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Zn2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质量浓度20 mg/L的Zn2+溶液,介孔氧化铝最优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1.2g/L、pH5.0、温度25℃.在Zn2吸附中,超重力法介孔氧化铝对Zn的吸附率比对比吸附材料提高了l~2倍.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较好,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
其他文献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大气沉降颗粒表面元素组成和元素的存在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其表面含有Al、Ca、Si等地壳元素和C、N、O等轻元素。Al、Si、Ca等地壳元素的原子数分数总
利用3种不同的溶剂对SBA-15分子筛中有机模板剂P123(EO20PO70EO20)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剂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
首先通过多周期的电化学循环伏安处理法在Ni金属丝(Niw)上原位生长Ni(OH)2/NiOOH活性层作为电化学氧化葡萄糖的电极材料,然后通过逐个周期改变葡萄糖浓度(1-15mmol/L)的循环伏安法,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颗粒尺寸约为40nm的发光粉体SrAl2O4:Eu^2+,Dy^3+荧光光谱测试显示,该粉体在受到250—450nm紫外光激发后可发射出约510nm的可见光,且发射光
从传热传质的角度建立了内置转子圆管内CaCO3污垢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内置转子圆管内的温度场及浓度场都比光管均匀;同一截面处,内置
对羟胺制备和肟化反应器的类型和物料的流动方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的关系式,结合磷酸羟胺(HPO)法制备环己酮肟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羟胺制备反应器的全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