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象似性的辖域或覆盖范围要比其大得多,并分别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语用层面加以佐证,最终得出结论:从动态的言语活动来看,语言的起源、诞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人脑的认知与加工,因此具备普遍的象似根基。而任意性则是脱离符号载体的名实之辨,是语言固化认知结果时囿于经济原则省力竞争的产物。即任意性是本体论上的抽象压缩,而象似性才是方法论上的拟像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