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的叙事策略的传承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d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人》所开创的叙事策略在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焕发出独特的风韵。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王小波传承了杜拉斯的叙事策略。通过小说的技巧构筑了双重的时空结构,思维在二者之间跳跃,诉说着真实的生命体验,并借由“他说”的形式牵引出被叙述者的感受,将二人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达到浑融的境界,生成出诗意的气质。
  关键词:叙事策略自传性他说
  当论及自己的师承时候,王小波盛赞杜拉斯,称自己对于现代小说的看法就是被杜拉斯的《情人》所确立的。①杜拉斯的《情人》确立了王小波关于小说的标准,同时王小波也将这样的标准应用到了他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情人》所开创的叙事策略在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焕发出独特的风韵。
  一、自传性和小说性的并置
  《黄金时代》里“王二”说过一句话:“发生过的事有无比的魅力。”杜拉斯和王小波喜好以个人经历为基础来构筑文学故事,《情人》和《黄金时代》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杜拉斯《情人》叙事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她将自传性和小说性并置在了一起。《情人》的故事是杜拉斯以自身在法属印度支那的经历写成的,书中的故事和故事里的那个男人都是在她的生命里真实存在过的,所以在书的开篇以一个老妇人的口吻、以第一人称的“我”开始讲述年轻时候在越南的爱情经历,“我已经老了”“对你说什么好呢,我那时才十五岁半”;此时叙述者完全是自传性口吻,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和作者仿佛是一致的,作品仿佛就是作者的自传一样。然而,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杜拉斯又采取了小说创作的笔调来打破自己所营造的自传氛围,叙述者聚焦的主体人物在“我”和“她”之间不断地转化,消解了作者和叙述者、主人公之间的联系,也混淆了小说和自传的界限,在亦真亦幻中颠覆了自传的真实性。杜拉斯将自传性和小说性相并置的叙述策略,在利用了自身经历的同时也避免了主观表达对于客观记叙的让位,捍卫了作品的文学性。同样的,王小波也是一位擅长应用自身经历并且注重自我表达的作家,在《黄金时代》中他借鉴了这样的叙述策略,以自己年轻时候的知青经历为背景,将“王二”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来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黄金时代”,使得叙述者和作者的身份混同,让文本介于自传和小说之间的面貌模糊。《黄金时代》开篇就是传记作品所特有的叙事性过程:“我二十一岁时……”而后将笔触游离于山下真实的荒诞和山上虚幻的诗意当中,用富有文学性的情节来打破自传性,由自己知青生活的体验和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共同在自传性和小说性的并置中丰富了作品的表达维度。
  二、双重时空结构和跳跃的叙事顺序
  在《情人》和《黄金时代》中存在着两个时空,一个是叙述者现在所在的时空,一个是过去的故事的时空;叙述者的声音贯穿在文本当中的两个时空里。过去的时空承载着叙述者作为主人公的故事,是主要的叙事对象;现在的时空是叙述者也是故事人物在故事结束之后的生活状态,是叙事的補充。现时的叙述者对过去发生的故事掌握了绝对的支配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打破故事时问,在顺叙、补叙、预叙和重复叙述的组合中形成了跳跃的叙述顺序。《情人》开篇第一章完美地展现了这种双重时空结构和跳跃的叙述顺序的组合,“我”在现在的时空追溯过去的年少时代,笔触在现在衰老的时候、十八岁、十七岁和十九岁时候的状态问不断地跳跃,最终落实到十五岁半和他在渡船相遇的情景中,“对你}兑什么好呢,我那时候才十五岁半”。在接下来的叙述过程中,杜拉斯用这种跳跃式的顺序将“我”的爱情和不同时问的家庭生活混合到了一起,在错乱的时空结构中赋予了故事以极大的表达张力,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蕴。
  针对这样的艺术方法,王小波说:“我认为这篇小说(指《情人》)的每一个段落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叙述没有按时空的顺序展开,但有另一种逻辑作为线索,这种逻辑我把它叫作艺术——这种写法本身就是种无与伦比的创造。”②王小波将这种艺术应用到了他的《黄金时代》当中并且趋于成熟。在《黄金时代》里,王二和陈清扬上山前的生活、两次上山的经历、下山后写交代材料、出斗争差以及很多年后二人在北京的相遇是故事的最主要的阶段。叙述的焦点在这几个阶段来回游走,叙述者利用补叙、预叙和重复叙述打破顺叙,又在这一部分的叙述完成后回归顺序的主流,比如王二在讲要具体地交代犯案细节后笔锋一转回到了上山之前的时候,接下来又预叙陈清扬和他在宾馆的对话,最后才回归到所要交代的细节中。在这种跳跃性的叙述方法中,王小波重复叙事的写作方法达到了成熟,在混乱的叙述中不停重复着二人在山上做爱的场景,将叙述推向了高潮。总之,这两个作品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中用跳跃的叙述洞穿了故事时间,构造了一处立体且开放的叙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在破解和重组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了故事的内涵。
  三、他(她)说
  在《情人》和《黄金时代》中南“他说”和“陈清扬说”引领的话语段落在文本的叙述内容中占了相当的篇幅;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个作品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的视野局限,其他人物的内在感觉很难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者表达出来,所以通过“他说”这种形式将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要参与者的感受袒露出来,在人物视野的交汇中弥合了这种矛盾,在丰富故事内涵的同时也深化了艺术表现的张力。
  在《情人》中为了深入发掘被叙述者的感受,采用了让叙事者复述的方式,用“他说”来引领叙事者所转述的话语内容。例如《情人》中的一段:
  他说从渡河开始他就明白了,他说我爱的是爱情,他说他早就知道,至于他,他说我把他骗了,所以像我这种人,随便遇到怎样一个男人都是要骗的。他说,他本人就是这种不幸的证明。
  杜拉斯正是以这种“他说”的形式来弥补“我”的视角的盲区,达到了两个内视角的交合。
  如果说《情人》当中的“他说”是起到了适当的补充,完善了中罔情人的形象的话,那么在《黄金时代》里“陈清扬说”就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方面,“陈清扬说”不断地在丰富细节的过程中深化了故事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在重返往复的言说中将浸透着情感的诗意不断升华,带给读者以极富感染力的审美体验。
  忽然间我心里一动,在她红彤彤的身体上俯身下去。我都忘了自己干了些什么了。我把这事说了出来,以为陈清扬一定不记得。可是她说:“记得记得!那会儿我醒了。你在我肚脐上亲了一下吧?好危险,差一点爱上你。”
  陈清扬说,当时她刚好醒来,看见“我”那颗乱蓬蓬的头正在她肚子上,然后在肚脐上轻柔地一触。那一刻她也不能自持。但是她还是假装睡着,看“我”还要干什么。可是“我”什么都没干,抬起头来往四下看看,就走开了。对于同一件事,前者采用叙事者的视角引用陈清扬的语言进行叙事,而后者则以“陈清扬说”的形式透彻地表达了陈清扬视角中的情感体验,是叙事的张力的深化和表达的诗意的升华。
  从《情人》到《黄金时代》,王小波传承了杜拉斯的叙事策略。通过小说的技巧构筑了双重的时空结构,思维在二者之问跳跃,诉说着真实的生命体验,并借由“他说”的形式牵引出被叙述者的感受,将二人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达到浑融的境界,生成出诗意的气质。
  ① 袁韩红:《王小波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② 王小波:《王小波文集》(第4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参考文献
  [1]张懿红.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2]殷欣.杜拉斯文本的“空间叙述”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刘成富.杜拉斯:寻求绝对爱情的人[J].当代外国文学.2003(2).
其他文献
摘要:《美籍华人》是华裔漫画家杨瑾伦的最新作品,采用三条不同的线索讲述美籍华裔青少年在白人社会所经历的艰难成长过程。该文以《美籍华人》为研究文本,分析作品中图像与文本两者的叙事关系,探讨作家如何结合图像叙事理论,建构出美籍华人在白人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关键词:杨瑾伦 《美籍华人》 图像叙事 美籍华裔 身份追寻  《美籍华人》(Amen’canBornCh/nese)是美籍华裔漫画作家杨瑾伦
摘 要: 月这个意象广泛分布于张炎的各类型词作之中,其词作中的月意象具有色彩明丽、富于动感、画面感强、象与情合的特点。张炎描绘月意象的方式非常独特,其描写源于前人又有所发展,并且经常在尾句写月,余韵悠长。月意象的出现则使其词作更加清空骚雅且促使情感更加深沉蕴藉。  关键词:张炎词 月 意象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一直是诗人、词人笔下重要的书写对象,
摘 要:瞿秋白汉语现代化探索意义下的文字改革是他第二次赴俄期间正式启动的。他的中国字拉丁化方案是对“赵氏方案”做“相当的修改”,约花“一年的时间”完成的。“瞿氏方案”吸纳了瞿秋白“字眼”(“词儿”)研究的成果,对声调做大刀阔斧的“模糊处理”,简明便利,是后来“新文字运动”的理论基础。所以,从本质上说,“瞿氏方案”并非一个精确的现存汉语的实录描述方案,而是一个未来汉语规划建设方案。瞿秋白在民国汉语规
摘 要: 刘呐鸥以都市题材而在文学界占有一席,贴合着他成长的背景,其文字当中流淌的是对于现代主义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男男女女的开放式描摹。联系时代探索,我们无法准确判断玲玉究竟是哪国女性,但是她是具有打破传统的成长背景的,这是一次西式的现代的,个人本位化了的意识注入东方式的传统思维,原本的理性被激情而来的“爱情”部分隐蔽,由是无法步入情感的正规。本文主要从《热情之骨》一文中分析都市题材文学的创作以及生
摘 要:BBC热播剧《波达克》(Poldark)是一部典型的唯美励志型英剧。该剧以男主人公罗斯·波达克从抗美战场幸存下来后返回家乡康沃尔郡为线索,展现了以康沃尔郡为代表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伦风情。剧作所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英伦史画,让观众从不同层面感受美、欣赏美、接受美,并与之共鸣;可谓风情之美与目谋,音乐之美与耳谋,人性之美与心谋,励志之美与神谋,其美感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走向了“悦志悦
摘要:豫剧艺术曾经拥有极强生命力,但在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遇到了挤压。只有争取更多的关注,焕发出新的活力,摆脱旧有规范的束缚,适应时代,不断创新,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途径。《风雨故园》在叙事方面的创新上取得了较大成功,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豫剧叙事 《风雨故园》 人文关怀 文学修辞  中国戏剧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多的剧种有五大类: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作为中国戏剧五大类之一的豫
摘 要:《鸿门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司马迁通过对刘邦、项羽二人的刻画使得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通过纵横内外的历史刻画将二人写活,在横向、外部的博弈中,通过“三问”和“两默然”凸显二人性格的不同,在纵向、内部的斗争中,通过“有序”与“无序”的集团指挥彰显刘邦的过人与谋略,通过这样的历史刻画,让我们对《鸿门宴》的解读有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鸿门宴》 刘邦 项羽 历史刻画  一
摘要:南粤特有的地理环境影响了苏轼,触发了他的生命意识,使苏轼写出独特的作品,增益了苏轼的诗库,同时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擘,亦增广了南粤文化的内涵,促进南粤文化的发展。本文试图探寻苏轼贬粤时所作诗词的文学地理价值。  关键词:苏轼 南粤诗 文学地理  “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便于时用,文化者宜于咏歌”。地域环境的差异
摘 要: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每个作家都有着不同的表达。身为母女的蒋韵和笛安,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将以《告别天堂》和《隐秘盛开》为例,从爱情追求、人物气质、成长体验等方面论述书中不同的爱情观。  关键词:笛安 蒋韵 爱情观  一、爱情追求与人物气质  笛安作为“80后”作家,拥有当代年轻人的先锋与勇敢。在《告别天堂》中,这种先锋与勇敢就变成了激烈轰动、敢爱敢恨、奋不顾身的爱情故事。书中无论是作者
摘 要:鲁迅的名作《雪》蕴含着的充盈而深邃的思想,充分地融入富有意趣的象征性形象之中。它以空间比喻时间,暖国象征着已土崩瓦解的繁盛帝国时期,而朔方则象征着蓬勃发展的民国革命热潮;以“南国风光”象征“帝国陨落”,以“北国之雪”象征未来革命形势之下“理想现实”的重构。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话语蕴藉,以含蓄深刻的思想发人深省,以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感动读者,成为穿越时空隧道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