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特殊优惠 养成文明习惯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赛”观后感征文赛中,20名中学生脱颖而出。暑假期间,他们有幸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组织的“周秦汉唐访遗踪”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带队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充满了“能识大理,却不懂小节”的矛盾:他们纵论国际大事,口若悬河,会后却不去收拾吃剩的瓜皮;他们一路参观勤学好问,却不知向导游说声谢谢 …… 《新民晚报》特约撰稿人吴玫感慨万千,写下了《上海小囡留下一桌雪白的馍皮》一文。该文在《新民晚报》发表后,引起不小的反响,人们不禁在问: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能识大理,却不懂小节”?我们的学校到底该怎么教他们?
  上海有位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美国同龄人,惊讶地发现美国学生的举止是那么的“绅士”,她写道:“我校有和国外学校互访交流的传统,这次拿到了个名额,我高兴,父母想像着可能会出现的奇异风俗。男生人高马大,理一个寸头,中文名字叫顺利……晚饭时,顺利双手扶膝端坐着。我举筷对他说:‘吃吧。’他摇头道:‘我们家都要等妈妈上座才吃饭。’弄得我也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席中,他说:‘这次住在你们家非常荣幸,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要特别考虑我,我是来体验中国生活的。’……饭毕,他站起来表示:‘谢谢妈妈做的丰盛晚餐!’他的绅士举止仿佛来自英国私立公学。”(俞晓晴:《美国男生住我家》,《新民晚报》,2004年4月27日)
  读完这篇短文,也有人发问:美国孩子这么懂规矩,学校到底是怎么教的?
  两篇短文,引出我们对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问题的一堆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在德育上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教不会学生礼貌待人?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管理规范,却难以养成学生文明的习惯?
  的确,学校要养成学生文明的习惯并不比教会学生纵论国际大事来得轻松。美国的学生之所以比我们的学生更“懂小节”,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学校一以贯之的行为要求和渗透于学校生活方方面面的小节教育。美国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并不以灌输为主,而是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有时候,他们在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上,还很讲究艺术。比如,“送去特殊优惠,养成文明习惯”就是他们常爱运用的艺术。美国的《校车乘坐行为规范》,就是美国学校管理运用“送去特殊优惠,养成文明习惯”艺术的实例。
  【案例】美国校车乘坐行为规范
  乘坐校车是一种特惠,不是一项权利。乘坐者的越轨行为将导致这项特惠被取消,学区有权暂停破坏纪律的学生乘车。暂停乘车不能成为学生不去学校的借口,被暂停乘车资格的学生必须自己解决交通问题。
  乘车学生不遵守以下规定的,将被视为对安全的威胁,该生将受到纪律处罚:
  1.任何时候学生都必须与驾驶员合作并听从驾驶员的命令。
  2.学生不得往车上或向车外扔纸、倒水、抛物。
  3.学生不能在车上讲下流话、吸烟、使用火柴、吃食物和喝饮料。
  4.学生上车后到下车前必须坐在坐位上,任何时候头、手、脚都不得伸出车窗。
  5.不得在车上打架、推搡、使绊或大声喧哗。
  6.不得有意损坏他人物品和校车设备。
  7.不得在车上攻击或招惹其他同学。
  8.不得携带武器或其他会被误解为武器的危险器物上车。
  学生违反规定的,将受到如下处理:
  美国地广人稀,学生居住地距离学校二三十分钟车程是很普遍的情况。同时,美国的不少地方仅有公路通达,没有专设的人行便道。从时间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让美国的学生步行上学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于是,美国的学生上下学就由校车来接送。美国的校车由学区统一管理,向学生免费提供。学区制定统一的校车乘坐行为规范,由学校和校车司机共同执行。通常供养校车的开支并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拨款,而是来自于学校所在社区居民的教育税捐。也就是说,校车的供养费既取自学生的家庭,也取自当地无适龄儿童的家庭。所以上述《校车乘坐行为规范》就特别提醒学生和家长,乘坐校车是一种特惠,而不是学生理所当然可以享有的权利。
  《校车乘坐行为规范》是学生乘坐校车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其基本目的,不仅是为了保证驾驶员不受干扰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此,这份《校车乘坐行为规范》把校车环境定性为“课堂环境的延伸”,要求学生乘车时要像在课堂里一样检点自己的行为。《校车乘坐行为规范》还专门列出了学生违规的七档处罚。学生一旦违规,处罚的执行将毫不含糊,当事学生将亲身体验到不守规则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因为在公交系统不发达而步行又不方便的美国,停坐校车将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麻烦。
  美国的学校将学生在校车上的行为规定得如此细致而严格,对违规者的处罚又那么严厉,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细细想来,它还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免费乘坐校车是学校、学区乃至整个社区的居民为减轻你的劳顿、节省你家庭的开支而送给你的一份特殊优惠。享受这份特惠,你虽无须做什么特别的回报,但你至少应当尊重这份特惠,体验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关怀与期待,并能正确地解读规则的内涵:与驾驶员合作是你与社会合作的一环,不扔纸、不倒水、不抛物是你对环境的爱护,不讲下流话是你坚守文明的表现,不吸烟、不使用火柴是你明白成人与儿童的区别,不吃食物、不喝饮料是你对车厢卫生的维护和对清洁工劳动的尊重,不把头、手、脚伸出车窗是你对自我生命的珍视,不推搡、不使绊、不攻击、不招惹他人是你对安全的贡献,不大声喧哗是你注意到了他人的存在,不损坏物品、设备是你懂得纪律的底线,不带武器、不带危险物是你对法律的了解。假如你现在暂时还不能体会这份特惠的分量及其所包含的期待,那你不妨先交还这份特惠,在失去中慢慢感悟获得与付出的关联。 《校车乘坐行为规范》每个学生人手一册,以上道理在入学教育和新生家长会上都有事先的说明。
  笔者曾询问过好几位美国校长,执行《校车乘坐行为规范》是否会产生什么争议。他们说,哪里会有争议!这已是多少年来的规则,谁都能理解它对孩子成长的好处,谁都能认识到它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是的。或许人们对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一幕依然记忆犹新:当摩天大楼被袭后,电梯失效,大量美国人从楼梯逃生时,没有人争先恐后,秩序和礼让依然存在。当我们赞叹这种公民修养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这并非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美国中小学规则教育和小节养成的功劳。当然,若要使这种长期的、无处不在的、注重细节的行为教育与管理为人接受并产生效果,管理的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层意义上说,“送去特殊优惠,养成文明习惯”是美国人的艺术,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熬夜对健康的危害众多,如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经常熬夜也容易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经常熬夜,该怎么吃才能降低对健康的危害?  熬夜易致多种维生素缺乏  2019年发表在《Nutri-ent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与每天睡够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够7小时的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镁的摄入量更低,而且两者之间存在
部委连线    教育部、财政部  2010年,市县教师  工资涨到3600元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不久前宣布,国家决定从2007年开始,用3年时间将市县义务教育教职工的理想工资从每人每月1800元提高到3600元。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指出,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所需经费给予补助,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能够按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九月是开学季,又有一批寒窗苦读十二年的学子们步入大学的校园。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这也是孩子迈向“大社会”的重要一步。在之前的十几年里,他们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就算是上了大学,也依然是个孩子。面对孩子们第一次出“远门”,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家长们会有很多担心,很多家长也很犹豫:一直紧抓的孩子的手,到底该不该放开?  家长的“分离焦虑”  开学在即,很多新生家长从
成长的期待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挑战,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研究部门,还是一线干部、教师,都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了空前的重视。  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市有98.5% 的中学教师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其中有17.6%的教师参加过正式立项的课题研究。“做科研、写论文”真实地走进了普通教师的生活。调查还表明,有75.5% 的中学教师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其中有近1/3的教师已经形成
前几天开会,我遇到了以前的同事小刘。小刘四十出头,平时挺注意保养的,可这回见她却脸色发白、无精打采,说话都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问她“怎么了”,她叹了口气说,“孩子最近上了初中,可能是青春期逆反吧,说他什么也不听,本来学习压力就重,他还不自觉,我这天天跟他连喊带叫的,感觉现在身体越来越差,有时觉得连气都上不来”,我看她狀态实在不好,就给她介绍了一位中医师,看完病,她打来电话说:“医生说我气虚、肝郁,
为了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特点,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部分又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介绍海南中学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经验,供大家参考。    课程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为了使学校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我校成立了学校课程编排研究项目组,在国家和省课改专家
一位著名企业家做报告。当听众询问他最成功的经验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但是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问大家:“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说。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圆,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学校管理不也应如此吗?
这一期,本刊集中反映了北京市大兴区通过做好“名校办分校”这篇大文章,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和做法。相信您读后会得到一些启发。  除了“名校办分校”外,各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一定范围内的支教、轮岗,两所或多所学校间的拉手、捆绑、共建、联合等。这些创造性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同时,也促使我们将关注的目光由“做了什么”转向“做得怎样”。近来,某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开始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因为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从手走向头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的循行有前额、两侧、巅顶等不同部位,说明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如果沐浴后,在睡前不将头发擦干,使大量水分滞留于头皮,一方面会使头皮温度变低,影响大脑的血液循環;另一方面,入夜温度低,风、寒、湿等邪气侵入身体,长此以往导致气滞血瘀,清阳不升,脉络气血不畅而郁积成患。特别是在
湖北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差别都很大。地区间的差异造成了师资流动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城区和环境较优越的乡镇师资优裕,贫困而偏远的山村师资匮乏。如较偏远贫困的梅铺镇中学现有学生1840名,27个教学班,在编教师77人,按1∶16.8的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该校至少缺编32人。全县像这样大小的学校有上百所,如何解决这些学校缺编的问题并促进其持续发展?为此,郧县教育局从改变支教思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