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技能型人才成长开山铺路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日前表示,我国将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并行的高考模式。对制造业和众多行业而言,该表态是一大利好。这意味着,长期受困于技能人才匮乏、后续动力不足的制造业等,有可能迎来素质更高、数量更多的生力军,产业活力和潜力将得到更大发挥。
  高考模式的改变,还需要社会观念的改变。倘若社会对技术技能教育、人才、职位的偏见不改变,两种高考模式有可能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如何破除这种偏见,为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涌现开山铺路呢?恐怕,还是要真正认可技能型人才的价值,给予其应有的物质、精神待遇,并为其自由流动、向上流动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份应得的薪资待遇,是消除对技术技能者偏见的基本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形成了“白领高薪,蓝领低价”的薪酬认知,以致部分有着较高水平和熟练技能的劳动者,无法得到与之匹配的收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或许可成为技术技能者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重要契机。
  一个必要的社会认可,也是技术技能劳动者应得的荣誉。
  曾经,蓝领工作是环境差、强度高、技术含量低的同义词。但随着制造业自身水平提升和技术改造,其从业者也朝着精细、精密水准的方向转变。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劳动者不仅要掌握基本数码编程,还需要熟知新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其专业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由此,社会也要与时俱进地刷新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认可程度。
  一个可期的上升渠道,更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的根本保障。
  技术技能型岗位,本质上讲是熟练工种。这使得大部分的劳动者往往“从一而终”。但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职业观和价值观的变迁,一成不变的工作并非他们的最佳选择。由此,为较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可期的上升通道,也显得尤为迫切。比如,随着高考模式的改变,部分在岗位上表现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完全可以放下“扳手”,拿起教鞭。再比如,进一步完善全国通行的技术工种的级别认定制度,为更高级别的技能拥有者提供更多空间、更大舞台,等等。
  总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高考模式进行改革,是朝对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下一步,便是要充分创造条件,让这一改革有落点,有抓手,有依托,最终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随着英语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师的热门话题。  一、树立学生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学英语的同学,对英语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英语教学法专家Mwest说:“
摘 要:学徒制是我国最早培养人才的模式,但是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已经不符合现在市场的需要。高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现代学徒制正是在这样的需求发展下自然而产生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必要性;创新;人才   中职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实践与理论并存的合格人才?这是一个不能逃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大了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提高了对人才的
摘 要: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探究小学古诗的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诗;教学;画诗;唱诗;演诗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好教材。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古典诗词,有的立意高远,哲理深刻,有的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这些千古名篇,脍炙人口,堪称经典。古诗词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与现代语
摘 要:主要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提出教师要学会俯下身段、会从学生和教材的小易处着手、一切从学生出发,以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   关键词:教师;教材;学生;课堂效果   时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尽管经历了高效课堂和先学后教等学习方式的洗礼,但教学效果仍不是很理想。教师在刻意进行课堂变革的过程中,有捡个小芝麻丢个大西瓜之嫌。课堂教学,百变不离其宗,主要就是教师、教材、学生这三个要素。如何从这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