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松鼠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松鼠,大家族


  一般情况下,“松鼠”是对一类动物的统称,我们常说的松鼠指的是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几个属的若干成员。松鼠科一共有21 属235种松鼠,中国有其中的10 属34种1。



  松鼠长得都差不多,该如何区分它们呢?有一种十分简便的分类方法:根据尾长是否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松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尾巴较长的一类在生活习性上偏树栖,尾巴较短的一类多为地栖。人们日常所说的松鼠,多指松鼠科中的中小型树栖松鼠。
  依据体背是否有花纹,树栖松鼠又可分为两大类——常见的无背纹的松鼠一般来自松鼠属、岩松鼠属、丽松鼠属、长吻松鼠属等;背上有花纹的松鼠,主要为花松鼠属的明纹花松鼠和隐纹花松鼠等。
  松鼠是常见的啮齿动物,“啮齿”源自拉丁语,是“咬东西”的意思,这个词准确地描述出松鼠的特征和习性。
  松鼠与老鼠同为啮齿动物,若要描述二者在外形上的区别,那么松鼠就是长了一条大长尾巴的老鼠。相比“人人喊打”的老鼠,松鼠是人人喜欢的小精灵。



  知识链接·松鼠为什么一直在吃东西?
  原因有两个:第一,啮齿动物普遍喜欢啃咬坚硬物体,它们的门齿终生在生长,不得不常常磨牙;第二,啃咬带来的牙齿磨损可以让它们的牙齿始终保持锐利的凿子状。
  1. 资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离人类最近的是哪种松鼠?


  红松鼠是中国最常见的松鼠之一,在很多地区都可以见到它们。红松鼠还有好几个别称:普通松鼠、北松鼠、灰松鼠、欧亚红松鼠等。北京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天坛公园等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红松鼠体长18—28厘米,尾长13.5—24厘米,头部较圆,眼睛大而黑。到了冬季,红松鼠耳郭顶端的黑灰色毛簇会更加显眼。
  红松鼠有40多个亚种,我国有其中的5种。常见的是华北亚种、东北亚种和褐黑亚种;较少见的是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地区以及天山地区的阿尔泰亚种和鄂毕亚种。
  红松鼠离人类的生活很近,它们在许多国家的城市公园里繁衍生息。





  红松鼠的冬毛通常呈灰色、暗灰色、淡灰色或淡褐色,毛基为灰黑色;夏毛颜色较深,呈赤褐色或褐色;四肢及尾呈黑色或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知识链接·松鼠冬眠吗?
  不一定。有些松鼠不冬眠,比如红松鼠;但五道眉花鼠冬眠,它们要在洞穴中度过四五个月的时间。几乎所有松鼠都有入冬前大量储存食物的习性,有的是为了冬天吃,有的是为了在第二年春天睡醒后吃。


动画片的主角—岩松鼠


  岩松鼠是另一种我国常见的松鼠,别名扫毛子、石老鼠。岩松鼠体长20—25 厘米,眼周有一小圈白毛,尾毛蓬松、稀疏,背毛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毛为黄灰色,下颌(hé)白色。岩松鼠主要栖息在山地、丘陵地区,半树栖、半地栖,白天能见到它们在林缘、灌木丛、农业耕作区及居民点附近活动。河北、山西、河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贵州、安徽、湖北等地都有岩松鼠分布。
  岩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很多动画片中出现的“小松鼠”形象都与岩松鼠较接近,也许那些创作者的灵感正来自于岩松鼠吧!


五道眉花鼠—森林播种机


  五道眉花鼠又叫斑纹松鼠、花栗鼠、金花鼠、花鼠,是最常见的背部有条纹的松鼠之一。
  五道眉花鼠栖息于平原、丘陵、阔叶林、针叶林及多灌木丛的地区,常在倒木、树根下或石洞中居住,以松子、坚果、浆果、豆类、农作物、鸟卵、昆虫等为食。和大多数松鼠一样,它们也有贮藏食物的习性,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较为常见。
  五道眉花鼠生性活泼,同伴之间经常追逐打闹,有时是为了抢食,有时是为了抢地盘。它们还很爱干净,经常清理自己的身体。和许多松鼠一样,五道眉花鼠在采集和食用果实的时候会使得这些植物的种子散落在各处,因此,它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着“播种机”的角色,对森林生态颇有意义。
  五道眉花鼠最容易辨认的地方,便是它们后背上那5 条特有的纵纹。它们的另一个特征是,尾长几乎和体长相等。
  松鼠在森林生態系统的自然更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城市的快速扩张,松鼠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逃跑的松鼠还会回来吗?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阐述模型构建的策略,按模型分类的三种类别,着重介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模型(形象模型)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形象模型认知能力和构建能力,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形象模型构建;电离平衡;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100-0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
摘要:新课改下,学科的核心素养备受教育学家的重视,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其提出的对学生的物理思维以及动手实践力培养,则是依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展的,经过动手实践的过程,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掌握,从而确保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物理实验对促成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针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将氯气与氯水的制备实验、氯水的性质实验、尾气吸收装置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一体化微型创新实验.该微型实验,耗样量少、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明显、安全性强且绿色环保,不仅可以进行教师演示实验还可以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新知.  关键词
摘要: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其不仅能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自身学习思维开放化,而且还能夯实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追求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笔者依托高中化学课堂,联系教学内容,应用适宜的策略,如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思考问题等引导学生们探究化学,使他们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化学探究能力,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具体阐述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为其他化学教师和提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化学的借鉴.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项目式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方式,项目式教学以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思想,以实际问题为教学任务,以真实情景为教学载体,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案例,剖析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流程,思考其背后的意义,期望为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合成教学;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
摘要:数学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有着自身的历史,教师除讲授理论知识、训练解题技能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渗透数学史,带领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与技能,一边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培养他们数学的综合素质,使其在今后学习中表现的更为积极.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史;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34-02  广义的数学史研究范围相当广泛
近来, 天气变得越来越干燥,我们在脱毛衣时,在碰到门把手时,甚至在与他人接触时,常会冷不丁地被电一下。这些都是静电现象。实验材料  塑料带子、PVC管、毛巾。实验步骤  1. 剪下一段塑料带子,末端打结,再把塑料带子撕开,做成章鱼的造型。  2. 把“章鱼”平放在桌子上,用毛巾朝一个方向摩擦“章鱼”。  3. 用毛巾来回摩擦PVC 管,听到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后停止摩擦。  4. 将“章鱼”往上抛
1.6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的山丘上生长着茂密的亚热带森林。森林是许多古生物的家。夜深了,恐龙们已经进入梦乡,安静的森林中偶尔传来几声昆虫的鸣叫声。  一棵大树的树叶突然发出阵阵响声,一个小黑影钻了出来。它的模样就像一只松鼠,在树上敏捷地爬上爬下。这个小家伙抬起脑袋,用自己那双闪亮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似乎发现了什么,只见它跃入空中,四肢伸直,张开皮质的翼膜,在空中滑翔起来
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称《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新调整的《名录》中,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 种和40 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 种和4 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 种和36 类。  我们在湿地边常见的野大豆也在《名录》中,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之一。当然了,野大豆并不是新调整进《名录》中的,1999 年发布的《名录》中就有它的名字了。野大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