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享有所有权的问题,是一个既无名又无实的问题。建立职务发明专利共有制的同时,法律应赋予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来约定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权利。
  关键词 国家计划许可 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 职务发明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废除国家计划许可制的问题
   我国《专利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计划,有权决定本系统内或者所管辖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持有的重要发明创造专利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持有专利权的单位支付使用费。”我国《专利法》这一规定通常被称为“国家计划许可制”。从我国《专利法》关于国家计划许可制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许可制的基础。我国《专利法》是1984年颁布,1985年实施的。在制定这部专利法时,我国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在1984年10月20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在这种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就决定了在我国专利法律制度中必然要建立国家计划许可制,就决定了国家计划许可制必然要以国家计划作为实施的根据。相反,那种不是为完成国家计划而使用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则不能适用国家计划许可制。第二,国家计划许可的授权完全取民于法定的行政主管机关。这就是说,只需经法定行政主管机关的决定,不需征得享有专利权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同意,其他全民所有制单位就可以实施其专利,享有专利权的单位不得拒绝。第三,实施国家计划许可的单位只按国家规定的使用费标准向享有专利权的单位支付使用费。这表明国家计划许可涉及的使用费,实行国家牌价,享有专利权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对使用费的高低无任何决定权。从上可见,我国《专利法》中的国家计划许可制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征。
  二、关于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的归属问题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持有;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或者个人所有。”从这一规定我们看到了两个问题:第一,在专利归属问题上,全民所有制单位所享有的权利不同于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所享有的权利。第二,全民所有制单位对其被批准的专利只享有持有权。
   我国《专利法》这一规定学术界曾经认为,它体现了科技领域的改革精神,赋予了全民所有制单位对专利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仔细分析,这一规定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我国《专利法》中有关全民所有制单位所享有的持有权的含义不清。从传统的法学理论来看,对于权利归属问题只有所有、占有之类的概念,而没有持有的概念。我国《专利法》中所指的“持有”,其性质是什么?其内容又是什么?在我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均未予以规定或解释。我国《专利法》实施十几年来,从法定解释而言,“持有”是一个既无立法解释,又无司法解释的概念。第二,我国《专利法》对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权归谁所有的问题也未明确予以规定。理论界根据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性质,往往作出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权应归国家所有的解释。但是,这一解释毕竟是学理解释,没有法律效力。第三,在《专利法》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作出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权归国家所有的推断,紧接着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国家对这类专利如何来行使所有权的问题。但是,在我国《专利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都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可见,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享有所有权的问题,是一个既无名又无实的问题。
  三、关于建立职务发明专利共有制的问题
   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问题是各国在专利立法时都很重视的问题。为了维护单位的利益,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该单位所有或持有。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专利法》采取了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单位的作法。 关于职务发明专利的归属问题,世界各国立法体例不尽相同。一是规定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单位(或雇主)所有,如法国。二是规定归发明人所有,但发明人可以与所属企业(或雇主)通过合同,约定职务发明专利的 归属,美国即是如此。三是规定由发明人所在单位(或雇主)选择,德国的雇员发明法即是如此。四是规定 发明人和单位双方共有,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即是如此。笔者认为,我国关于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应以共有为主允许协商的制度,取代专利归单位的制度,即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在一般情况下,归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单 位共有,但双方可以通过自由约定来解决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属问题。
   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共有制是调动发明人积极性的助推器。然而,职务发明专利共有制这一原则,如果不与协商约定原则相结合,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各民事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 烈的市场,要求在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这一要求反映在法律上,就希望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更多的约定权利义务的自由。法律确定原则与约定原则相结合是今后民事立法的趋势。因此,在建立职务发明专利共有制的同时,法律应赋予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来约定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权利。发明人与其所在单位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者约定归单位,或者约定在共有中各自所享有的份额。通过约定使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市创天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文希凯主编.专利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其他文献
在社会、宏观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的背景下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结构性调整 ,目标、性质、功能、内容有待重新定位 ,“社区福利”、“混合福利”已经显现。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社
作为一名在辽宁长大的80后,我从小就被家庭灌输了一种观念——“给国家干活儿才能安稳一辈子”。这里说的“给国家干活儿”不包含工厂、企业,特别是我爸妈在1998年见证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国企优化改革后,工厂和企业彻底从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中被剔除了。在我幼小的思想里,机关、事业单位才是我未来可以选择的一条路。回顾我读书时的经历,和我有同样“认知”的孩子,遍布了辽宁的大城小镇。  我步入工作很晚,28岁才正式参
期刊
摘 要 浮动抵押是一种追求效率的担保方式,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该制度也蕴含着风险。在我国物权法确立这一制度以后,银行业在运用这一担保方式时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就作为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本文就我国银行业该如何对浮动抵押进行风险防范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浮动抵押 风险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浮动抵押(floating charge)是指企业以其财产的一部或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也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但是相对于行业需求,目前的常规教学模式
从上海乘飞机两个多小时就到了韩国。踏上韩国的土地,心中并没有那种在异国他乡的感觉,在汉城的大街上见到的人群与在国内城市看到的人群差不多,若不是街上那些韩语招贴和人
一、地铁反恐的必要性rn地铁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是我们平常交通出行的重要选择.地铁轨道深入地下,密闭性高,人流密集,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难以疏散与解救.地铁
期刊
在交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相关方式和措施,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使职工能够充分适应交通行业的特点,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促进行业的稳定进步.在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从严治党将成为党要管党的新常态
在党的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进而将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认以彰显其根本地位之后,为什么又要提把“依法治国”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行业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变革,必须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交通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职工的思想工作进行全面掌握,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