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苹果木生产香菇情况进行调研,从来源、成本、效益、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可行。但目前存在原料来源难于持续供应、修剪枝条产生的木屑有限、生产香菇缺乏后劲问题。建议通过工厂化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生产特色香菇,从而减轻食用菌快速发展和木屑资源紧张的矛盾,达到废物充分利用,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香菇;替代料;苹果木
中图分类号:S646.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4.0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 with apple woo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ource, cost, benefit and quality of the mushroom.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 with apple wood was feasible.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continuous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the limited sawdust produced by pruning branches, and the lack of stamina in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shortage of sawdust resources, to make full use of waste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t was suggested to produce other kinds of edible fungi and characteristic Lentinus edodes through factory.
Key words: Lentinus edodes; substitutes; apple word
香菇属于典型的木腐菌,人工栽培经历了砍花法、段木栽培、代料栽培3个阶段[1],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福建古田彭兆旺先生发明香菇菌棒代料袋栽,已经发展将近50年[2],代料栽培对树种有一定要求,多采用阔叶树木屑,香菇从出菇到出菇结束一般要持续6个月。一般来说,所选栽培树种材质越硬实,所生产的干香菇、鲜香菇品质越好[1]。如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木腐菌均找到替代物进行工厂化生产,而黄毅[3]指出我国暂时不适合进行香菇工厂化周年大面积栽培。盛进之[4]对香菇和金针菇等工厂化品种生产的成本进行比较和从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认为香菇工厂化生产目前还不具备可行性。计妍和赵利兵[5]分析2019年工厂化生产香菇比例仅在5%左右,香菇栽培具有周期长,出菇不定向等特点[4],目前依旧采用农法模式进行大规模栽培,栽培过程使用麻栎木等阔叶树种木屑进行栽培[1]。
我国食用菌品种众多,但以木腐菌为主,草腐菌生产比例较少[6],特别是木腐菌代表的香菇,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从2003年香菇产量从2.228×106 t增长至2018年1.043×107 t[7],像香菇、木耳等这些木腐菌必须依靠木质植物进行代料栽培,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必定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随着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战的开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近一半选择了香菇、黑木耳这两种木腐菌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8],新产区栽培规模增速明显,木屑资源的需求增加;加之受香菇菌棒免入关税政策的影响,香菇菌棒出口到国外也造成了木屑资源的消耗[1]。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木屑价格逐年增长,特别是以栎木为代表的硬杂木,供求更为紧张。
历经“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2014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香菇产量增幅91.1%,2018年鲜香菇产量达到1.043×107 t,成为生产范围最广,产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食用菌种类[7]。香菇夏菇主产区以河北、辽宁和新产区贵州为主的地域,冬菇主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域[7]。
1 全国范围内苹果木屑分布情况
1.1 苹果主产区分布
在我国,苹果树种植面积在所有果树种植产业中规模最大,其中果树种植面积排名前三位的为苹果、柑橘、梨[9]。苹果种植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分为6个主产区,分别为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西南产区、西北产区、东南产区和东北产区[10]。2018年栽培面积193.86万hm2,产量为3 923.34万t,产量超100万t的省主要有山东、河北、辽宁、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11]。在平泉周围苹果种植资源丰富,近有河北、辽宁,远有山东、陕西、河南。
通过分析,苹果产区和香菇生产产区具有重合部分,按夏菇主产区,辽宁和河北正是苹果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夏季香菇生产主要区域。
1.2 苹果木剪枝规模
苹果树作为一种落叶乔木,一般种植后会在3年左右结果,5年左右就会进入丰产期。每公顷苹果果园4~11年树龄平均产4 297.5 kg的苹果木屑[12],8~15年树龄的苹果园每年每公顷平均有7 500 kg的废弃老树和修剪枝条可粉碎成屑[13]。 2 苹果木生产香菇可行性分析
2.1 苹果木材料化学成分差别
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化直接影响木材的性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14],木质素强化植物组织,其含量越高,其密度和强度越大;半纤维素影响木材吸水性;纤维素含量高,抗压强度大[15]。香菇生长过程中,非木质纤维素营养成分主要降解于菌丝生长阶段,而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利用木质纤维素,在木质纤维素组分中先利用木质素[16],因此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差别会影响出菇。
苹果树属于落叶乔木,半常绿乔木或灌木,木材边材深黄褐色,宁黎黎等[15,17]和牟彬杉等[18]均对苹果木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可能因为取样点不同,不同研究机构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出入。牟彬杉等[18]测定苹果木的木质素的含量(23.67±0.18)%,综纤维素含量(77.05±0.28)%,半纤维素含量(33.21±1.27)%,α-纤维素含量(43.83±1.45)%,乙醇抽提物含量(5.41±0.19)%,灰分(1.08±0.09)%。苹果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较阔叶树类含量低,而木质素含量较阔叶树类中桉木低,比桦木高。苹果木中乙醇抽提物是阔叶树类2倍多,证明在苹果木中能溶解在乙醇中物质,如树脂、单宁、色素等含量较高[18]。而在北方常用做生产香菇的柞木中木质素含量为24.08%,综纤维素含量75.29%[19],也就是说苹果木在化學成分中与传统培养基质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与大多数树木一样,苹果木其树枝与主干化学成分存在差别,而且树皮与主干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别[14],不同木材取样点的高低也会影响其化学成分,边材与心材化学成分差异也很大[20],而且其营养成分还存在地域差异[14]。由此可见,苹果木虽然来源广泛,但因属于修剪苹果树而形成的废弃物,地域、修剪年限、修剪位置等不同,其化学成分亦存在差异,因此其作为培养料具有成分不可控风险,很难明确其营养成分,各个地域试验结果只能做参考,仅具有指导意义。
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苹果木在化学成分上差别不大,但其树枝、树干、边材、心材、树皮含量多少、地域等都会影响其化学成分,很难保证不同批次原材料化学成分均一。与此同时,即使我们常见的杂木屑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从化学成分来讲,苹果木可以作为原材料生产香菇。
2.2 已进行苹果木栽培香菇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苹果木生产香菇可行。曹建刚[21]以纯木屑52%、纯苹果枝26%、麸皮20%、石膏1%、生石灰1%配方,在菌丝生长阶段,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前2潮香菇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50%。豫西地区利用苹果修剪下的枝条来栽培香菇,以苹果枝木屑78%、麸皮20%、石膏1%、生石灰1%配方,生产转化率为107.38%,证明青冈栎木屑生物转化率优于苹果枝木屑[22]。灵宝地区因其苹果树资源丰富,大量使用苹果木栽培香菇,但随着香菇生产规模增大,苹果木也不能满足其需求[23]。陕西渭北亦利用丰富的苹果废弃枝生产香菇[24]。运城地区利用本地的苹果枝春栽生产香菇[25]。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4.3 万hm2[26],以苹果木木屑84%、麸皮14.7%、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发现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陕西‘939’品种表现最佳,还发现苹果木屑中混以少量的柞木屑,转化率明显提高[27]。三门峡市对果木屑栽培香菇技术进行示范,形成了春栽苹果木棚架栽培模式[28]。山西万荣县苹果年产700万t,全县耕地面积有一半用来种植苹果,建立利用废弃苹果木屑用于生产香菇模式[29]。天水市以丰富的果树资源,尝试利用果树修剪果树废枝生产香菇,并制定天水市日光温室香菇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30]。
2.3 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品质
张锁峰等[31]使用苹果木和枣木生产香菇的氮磷钾和养分利用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白腾飞[32]用75%苹果木栽培香菇,多糖、粗纤维、粗蛋白、铁与钾的含量均略高于常规基质,粗脂肪略低于常规基质。柞木作为培养基生产的香菇和果木培养基生产的的香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差较大,利用苹果木屑与柞木木屑生产香菇相比烃类物质含量相差无几,醇类是后者的3倍还多,而酮类物质明显偏低,不到后者的20%;苹果木生产的香菇中1-辛烯-3-醇的相对含量百分比是31.48%,而柞木木屑生产的香菇中1-辛烯-3-醇的含相对含量百分比是1.11%,1-辛烯-3-醇俗称蘑菇醇,带有强烈、别致的清香,有米糠油臭样气息,甜的药草样味道,这也许是造成苹果木生产香菇与柞木生产香菇风味不同的一方面原因[33]。
2.4 苹果木生产香菇成本
木材资源的紧张,激发人们一直再探索废弃苹果木各种用途。宁黎黎[15]研究利用苹果木制成密度板,且具有可行性,苹果木亦可以用来烧制果木炭。目前出售的苹果木价格每年都有一定的浮动,平均在500元·t-1左右,不同年份价格也有差异,灵宝2014年650元·t-1,而2018年则为400元·t-1[23]。硬杂木屑根据调研也有淡季旺季,一般在600~800元·t-1价格范围内浮动,含硬杂木越多,价格也偏高。按照每袋木屑使用1.25~1.5 kg木屑计算[31],那么与常规基质比较,每个菌棒可以节约0.2~0.6元。
3 苹果木生产香菇存在问题
3.1 修剪枝条产生的木屑有限
无论是栖霞还是灵宝[23]、渭北[24]、运城[25]等地,其发展苹果木生产香菇,每年都有丰富的苹果修剪枝条的废弃物,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完全可以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但是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按照每公顷生产4 200 kg剪枝[12],2018年苹果栽培面积193.86万hm2[11],换算成每年可以产814.2万t果树枝条,那么按照每袋用木屑1.25~1.5 kg[31]计算,可生产54~65亿袋香菇菌棒,全国果树剪枝量与2018年全国香菇生产规模(1 043.2万t)相比不足的,且香菇生产规模还有逐年增加趋势,而且这是在理想化状态下,修剪下的苹果木不做其他任何用途,不考虑剪枝季节,剪完枝无任何损耗,不需任何运输且完全能用于香菇生产的情况下。黄毅[3]指出用苹果木制成香菇菌棒可行,但属权宜之计,不能完全解决木屑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对于苹果主要种植区来讲,建立利用修建枝条废弃物生产香菇具有可行性。 3.2 生产香菇缺乏后劲
香菇生产周期长,大部分试验都是只采集前三潮的数据。柴美清等[34]以果木屑79%、麦麸20%、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无论是桑木、苹果木、枣木都是产量集中在前两潮香菇,而常规杂木屑在二、三潮香菇才开始发力,因为两者均未进行第四潮、第五潮、第六潮栽培试验,但从趋势看来明显后劲不足。张振宇等[35]以配方果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虽然个头大于 6 cm的比例多,但是产量明显集中在前两潮香菇,其生产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菌棒,是因为其有很大部分菌棒是用来出口,国外很多客户只生产一茬菇[36]。
3.3 原料来源难于持续供应
河南灵宝、山东栖霞地区均是苹果生产大省,利用苹果树修剪废弃物生产香菇的循环经济是有成功案例的,即使是区域化利用苹果木废弃枝条进行生产香菇,但剪枝一般在冬末春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香菇生产也具有季节性,因此当地域性与季节性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废弃苹果木用来生产香菇的数量又会遭到削减。即使是灵宝地区,以苹果生产为主,也需要从外地采购苹果木屑[23]。
4 未来发展方向
4.1 工厂化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
传统农法栽培为追求高品质干香菇的香味和口感,需选择适宜粗细的山毛榉科树种等硬质木屑。香菇与大部分工厂化品种不一样,例如金针菇、杏鲍菇这些工厂化品种因为只采一潮菇,因此可以选取多种替代料[30-31]。以香菇现在的销售价格来看工厂化生产香菇盈利空间有限,因此可以选择苹果树等木屑作为栽培基质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
4.2 特色香菇
灵宝地区将苹果木香菇做为特色香菇进行宣传[23],灵宝是苹果生产大市,2018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万hm2,目前苹果树即使每年剪枝,数量亦有限,那么生产特色香菇,则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因其添加了部分苹果木屑其挥发性成分也会和苹果木生产香菇挥发物质更为相似[33],大多数人会选择添加30%或者50%苹果木木屑代替常规硬杂木用来生产香菇。
4.3 建议混合果木屑生产香菇
苹果是全国栽培量最大的果木品种,苹果木对于生产香菇,尚且微薄,其他果木即使探索出来也很难满足香菇生产需求,那么将能生产香菇的果木屑进行混合,研究其品质与常规硬杂木木屑的区别,未来也许能替代一部分木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毅, 郑永德, 张长本. 菌林矛盾成为制约香菇、黑木耳产业发展的瓶颈[J]. 食药用菌, 2018, 26(6): 333-337.
[2] 何海龙. 从彭兆旺的菌菇种植展望我国食用菌产业前景[J]. 食药用菌, 2017, 25(5): 294-296, 302.
[3] 黄毅. 中国香菇工厂化栽培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食药用菌, 2014, 22(5): 255-259.
[4] 盛进之. 从比较成本看香菇工厂化生产难行[J]. 食药用菌, 2016, 24(1): 7-11.
[5] 计妍, 赵利兵. 香菇工厂化栽培中的成本控制及盈亏平衡问题[J]. 中国食用菌, 2020, 39(10): 220-223.
[6] 张俊飚, 李波.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13-21.
[7] 曹斌. “十四五”时期推进我国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实现路径[J]. 食用菌学报, 2020, 27(4): 25-34.
[8] 黄毅, 郑永德. 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区存在问题剖析[J]. 食药用菌, 2021, 29(1): 6-11.
[9] 翟衡, 史大川, 束怀瑞.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果树学报, 2007, 24(3): 355-360.
[10] 袁斌, 张燕媛, 陈超. 中国苹果产业格局演化及机制分析——基于农户决策的微观视角[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6): 32-37.
[11] 周江涛, 赵德英, 陈艳辉, 等. 中国苹果产区变动分析[J]. 果树学报, 2021, 38(3): 372-384.
[12] 梁连友. 渭北苹果枝条栽培袋料香菇技术研究与推广[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3] 张玉奇. 北方利用废弃桑果树枝生产香菇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 2006(8): 27-28.
[14] 成俊卿. 木材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
[15]宁黎黎. 苹果木中密度纤维板相关工艺技术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16] 潘迎捷, 倪新江, 李人圭. 香菇生长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J]. 食用菌学报, 1995, 2(2): 18-22.
[17] 宁黎黎, 陈桂华. 苹果木材的化学成分分析[J]. 山東林业科技, 2008, 38(2): 28-29.
[18] 牟彬杉, 郝笑龙, 王清文, 等. 多种木质原料化学成分对比[J]. 林产工业, 2018, 45(8): 28-32.
[19] 骆介禹, 郑焕能, 宋雪华. 柞木段生长木耳后化学组成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5): 102-105.
[20] 陈媛, 甘家兵, 李珊, 等. 我国栓皮栎和麻栎木材的主要化学组成分析[J]. 木材工业, 2019, 33(6): 54-58.
[21] 曹建刚. 香菇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J]. 食用菌, 2017, 39(6): 44-45. [22] 李伟霞, 靳爱花, 高九思, 等. 苹果剪枝栽培香菇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7): 75, 79.
[23] 许佳. 灵宝市香菇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D]. 邯郸: 河北工程大学, 2018.
[24] 李鸣雷, 李小平, 呼有贤, 等.苹果树枝杆栽培香菇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01, 8(3): 55-58.
[25] 薛变丽, 段超, 李波, 等. 苹果枝木屑春栽香菇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3): 290-292.
[26] 冯宝新, 胡国锋, 车英武. 苹果产业链富了栖霞人[J].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2011(7): 51.
[27] 王华, 李志勇, 陈敏, 等. 苹果枝木屑春栽袋料香菇菌株试验[J]. 食用菌, 2006, 28(1): 17-18.
[28] 周建方. 三门峡市苹果枝木屑栽培香菇技术[J]. 北方园艺, 2011(16): 190-191.
[29] 刘鑫焱, 乔栋. 山西万荣: 生态循环赋能乡村发展[J]. 农村百事通, 2020(22): 17.
[30] 魏志贞, 王俊弈, 孙洁, 等. 果树枝条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Z]. 天水市秦州区食用菌研究所. 2013.
[31] 张锁峰, 李青, 韩鹏远, 等. 不同果木栽培基质对香菇产量及主要养分转化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18, 37(1): 25-28, 33.
[32] 白腾飞. 枣树木质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D]. 延安: 延安大学, 2017.
[33] 梁怡, 刘改霞, 李朋泰, 等. 不同培养基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41(24): 17-23.
[34] 柴美清. 不同基质及栽培模式对香菇菌丝及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D]. 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16.
[35] 张振宇, 蘇建昌, 杜兴程, 等. 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香菇培养料基质配方筛选试验[J]. 中国食用菌, 2015, 34(3): 22-24.
[36] 曹斌. 我国食用菌菌棒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方园艺, 2017(14): 185-190.
关键词:香菇;替代料;苹果木
中图分类号:S646.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4.0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 with apple woo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ource, cost, benefit and quality of the mushroom.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 with apple wood was feasible.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continuous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the limited sawdust produced by pruning branches, and the lack of stamina in the production of Lentinus edodes.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shortage of sawdust resources, to make full use of waste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t was suggested to produce other kinds of edible fungi and characteristic Lentinus edodes through factory.
Key words: Lentinus edodes; substitutes; apple word
香菇属于典型的木腐菌,人工栽培经历了砍花法、段木栽培、代料栽培3个阶段[1],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福建古田彭兆旺先生发明香菇菌棒代料袋栽,已经发展将近50年[2],代料栽培对树种有一定要求,多采用阔叶树木屑,香菇从出菇到出菇结束一般要持续6个月。一般来说,所选栽培树种材质越硬实,所生产的干香菇、鲜香菇品质越好[1]。如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木腐菌均找到替代物进行工厂化生产,而黄毅[3]指出我国暂时不适合进行香菇工厂化周年大面积栽培。盛进之[4]对香菇和金针菇等工厂化品种生产的成本进行比较和从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认为香菇工厂化生产目前还不具备可行性。计妍和赵利兵[5]分析2019年工厂化生产香菇比例仅在5%左右,香菇栽培具有周期长,出菇不定向等特点[4],目前依旧采用农法模式进行大规模栽培,栽培过程使用麻栎木等阔叶树种木屑进行栽培[1]。
我国食用菌品种众多,但以木腐菌为主,草腐菌生产比例较少[6],特别是木腐菌代表的香菇,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从2003年香菇产量从2.228×106 t增长至2018年1.043×107 t[7],像香菇、木耳等这些木腐菌必须依靠木质植物进行代料栽培,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必定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随着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战的开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近一半选择了香菇、黑木耳这两种木腐菌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8],新产区栽培规模增速明显,木屑资源的需求增加;加之受香菇菌棒免入关税政策的影响,香菇菌棒出口到国外也造成了木屑资源的消耗[1]。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木屑价格逐年增长,特别是以栎木为代表的硬杂木,供求更为紧张。
历经“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2014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香菇产量增幅91.1%,2018年鲜香菇产量达到1.043×107 t,成为生产范围最广,产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食用菌种类[7]。香菇夏菇主产区以河北、辽宁和新产区贵州为主的地域,冬菇主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域[7]。
1 全国范围内苹果木屑分布情况
1.1 苹果主产区分布
在我国,苹果树种植面积在所有果树种植产业中规模最大,其中果树种植面积排名前三位的为苹果、柑橘、梨[9]。苹果种植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分为6个主产区,分别为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西南产区、西北产区、东南产区和东北产区[10]。2018年栽培面积193.86万hm2,产量为3 923.34万t,产量超100万t的省主要有山东、河北、辽宁、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11]。在平泉周围苹果种植资源丰富,近有河北、辽宁,远有山东、陕西、河南。
通过分析,苹果产区和香菇生产产区具有重合部分,按夏菇主产区,辽宁和河北正是苹果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夏季香菇生产主要区域。
1.2 苹果木剪枝规模
苹果树作为一种落叶乔木,一般种植后会在3年左右结果,5年左右就会进入丰产期。每公顷苹果果园4~11年树龄平均产4 297.5 kg的苹果木屑[12],8~15年树龄的苹果园每年每公顷平均有7 500 kg的废弃老树和修剪枝条可粉碎成屑[13]。 2 苹果木生产香菇可行性分析
2.1 苹果木材料化学成分差别
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化直接影响木材的性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14],木质素强化植物组织,其含量越高,其密度和强度越大;半纤维素影响木材吸水性;纤维素含量高,抗压强度大[15]。香菇生长过程中,非木质纤维素营养成分主要降解于菌丝生长阶段,而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利用木质纤维素,在木质纤维素组分中先利用木质素[16],因此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差别会影响出菇。
苹果树属于落叶乔木,半常绿乔木或灌木,木材边材深黄褐色,宁黎黎等[15,17]和牟彬杉等[18]均对苹果木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可能因为取样点不同,不同研究机构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出入。牟彬杉等[18]测定苹果木的木质素的含量(23.67±0.18)%,综纤维素含量(77.05±0.28)%,半纤维素含量(33.21±1.27)%,α-纤维素含量(43.83±1.45)%,乙醇抽提物含量(5.41±0.19)%,灰分(1.08±0.09)%。苹果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较阔叶树类含量低,而木质素含量较阔叶树类中桉木低,比桦木高。苹果木中乙醇抽提物是阔叶树类2倍多,证明在苹果木中能溶解在乙醇中物质,如树脂、单宁、色素等含量较高[18]。而在北方常用做生产香菇的柞木中木质素含量为24.08%,综纤维素含量75.29%[19],也就是说苹果木在化學成分中与传统培养基质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与大多数树木一样,苹果木其树枝与主干化学成分存在差别,而且树皮与主干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别[14],不同木材取样点的高低也会影响其化学成分,边材与心材化学成分差异也很大[20],而且其营养成分还存在地域差异[14]。由此可见,苹果木虽然来源广泛,但因属于修剪苹果树而形成的废弃物,地域、修剪年限、修剪位置等不同,其化学成分亦存在差异,因此其作为培养料具有成分不可控风险,很难明确其营养成分,各个地域试验结果只能做参考,仅具有指导意义。
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苹果木在化学成分上差别不大,但其树枝、树干、边材、心材、树皮含量多少、地域等都会影响其化学成分,很难保证不同批次原材料化学成分均一。与此同时,即使我们常见的杂木屑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从化学成分来讲,苹果木可以作为原材料生产香菇。
2.2 已进行苹果木栽培香菇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苹果木生产香菇可行。曹建刚[21]以纯木屑52%、纯苹果枝26%、麸皮20%、石膏1%、生石灰1%配方,在菌丝生长阶段,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前2潮香菇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50%。豫西地区利用苹果修剪下的枝条来栽培香菇,以苹果枝木屑78%、麸皮20%、石膏1%、生石灰1%配方,生产转化率为107.38%,证明青冈栎木屑生物转化率优于苹果枝木屑[22]。灵宝地区因其苹果树资源丰富,大量使用苹果木栽培香菇,但随着香菇生产规模增大,苹果木也不能满足其需求[23]。陕西渭北亦利用丰富的苹果废弃枝生产香菇[24]。运城地区利用本地的苹果枝春栽生产香菇[25]。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4.3 万hm2[26],以苹果木木屑84%、麸皮14.7%、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发现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陕西‘939’品种表现最佳,还发现苹果木屑中混以少量的柞木屑,转化率明显提高[27]。三门峡市对果木屑栽培香菇技术进行示范,形成了春栽苹果木棚架栽培模式[28]。山西万荣县苹果年产700万t,全县耕地面积有一半用来种植苹果,建立利用废弃苹果木屑用于生产香菇模式[29]。天水市以丰富的果树资源,尝试利用果树修剪果树废枝生产香菇,并制定天水市日光温室香菇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30]。
2.3 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品质
张锁峰等[31]使用苹果木和枣木生产香菇的氮磷钾和养分利用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白腾飞[32]用75%苹果木栽培香菇,多糖、粗纤维、粗蛋白、铁与钾的含量均略高于常规基质,粗脂肪略低于常规基质。柞木作为培养基生产的香菇和果木培养基生产的的香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差较大,利用苹果木屑与柞木木屑生产香菇相比烃类物质含量相差无几,醇类是后者的3倍还多,而酮类物质明显偏低,不到后者的20%;苹果木生产的香菇中1-辛烯-3-醇的相对含量百分比是31.48%,而柞木木屑生产的香菇中1-辛烯-3-醇的含相对含量百分比是1.11%,1-辛烯-3-醇俗称蘑菇醇,带有强烈、别致的清香,有米糠油臭样气息,甜的药草样味道,这也许是造成苹果木生产香菇与柞木生产香菇风味不同的一方面原因[33]。
2.4 苹果木生产香菇成本
木材资源的紧张,激发人们一直再探索废弃苹果木各种用途。宁黎黎[15]研究利用苹果木制成密度板,且具有可行性,苹果木亦可以用来烧制果木炭。目前出售的苹果木价格每年都有一定的浮动,平均在500元·t-1左右,不同年份价格也有差异,灵宝2014年650元·t-1,而2018年则为400元·t-1[23]。硬杂木屑根据调研也有淡季旺季,一般在600~800元·t-1价格范围内浮动,含硬杂木越多,价格也偏高。按照每袋木屑使用1.25~1.5 kg木屑计算[31],那么与常规基质比较,每个菌棒可以节约0.2~0.6元。
3 苹果木生产香菇存在问题
3.1 修剪枝条产生的木屑有限
无论是栖霞还是灵宝[23]、渭北[24]、运城[25]等地,其发展苹果木生产香菇,每年都有丰富的苹果修剪枝条的废弃物,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完全可以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但是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按照每公顷生产4 200 kg剪枝[12],2018年苹果栽培面积193.86万hm2[11],换算成每年可以产814.2万t果树枝条,那么按照每袋用木屑1.25~1.5 kg[31]计算,可生产54~65亿袋香菇菌棒,全国果树剪枝量与2018年全国香菇生产规模(1 043.2万t)相比不足的,且香菇生产规模还有逐年增加趋势,而且这是在理想化状态下,修剪下的苹果木不做其他任何用途,不考虑剪枝季节,剪完枝无任何损耗,不需任何运输且完全能用于香菇生产的情况下。黄毅[3]指出用苹果木制成香菇菌棒可行,但属权宜之计,不能完全解决木屑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对于苹果主要种植区来讲,建立利用修建枝条废弃物生产香菇具有可行性。 3.2 生产香菇缺乏后劲
香菇生产周期长,大部分试验都是只采集前三潮的数据。柴美清等[34]以果木屑79%、麦麸20%、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无论是桑木、苹果木、枣木都是产量集中在前两潮香菇,而常规杂木屑在二、三潮香菇才开始发力,因为两者均未进行第四潮、第五潮、第六潮栽培试验,但从趋势看来明显后劲不足。张振宇等[35]以配方果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配方生产香菇,虽然个头大于 6 cm的比例多,但是产量明显集中在前两潮香菇,其生产利用苹果木生产香菇菌棒,是因为其有很大部分菌棒是用来出口,国外很多客户只生产一茬菇[36]。
3.3 原料来源难于持续供应
河南灵宝、山东栖霞地区均是苹果生产大省,利用苹果树修剪废弃物生产香菇的循环经济是有成功案例的,即使是区域化利用苹果木废弃枝条进行生产香菇,但剪枝一般在冬末春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香菇生产也具有季节性,因此当地域性与季节性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废弃苹果木用来生产香菇的数量又会遭到削减。即使是灵宝地区,以苹果生产为主,也需要从外地采购苹果木屑[23]。
4 未来发展方向
4.1 工厂化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
传统农法栽培为追求高品质干香菇的香味和口感,需选择适宜粗细的山毛榉科树种等硬质木屑。香菇与大部分工厂化品种不一样,例如金针菇、杏鲍菇这些工厂化品种因为只采一潮菇,因此可以选取多种替代料[30-31]。以香菇现在的销售价格来看工厂化生产香菇盈利空间有限,因此可以选择苹果树等木屑作为栽培基质生产其他品种食用菌。
4.2 特色香菇
灵宝地区将苹果木香菇做为特色香菇进行宣传[23],灵宝是苹果生产大市,2018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万hm2,目前苹果树即使每年剪枝,数量亦有限,那么生产特色香菇,则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因其添加了部分苹果木屑其挥发性成分也会和苹果木生产香菇挥发物质更为相似[33],大多数人会选择添加30%或者50%苹果木木屑代替常规硬杂木用来生产香菇。
4.3 建议混合果木屑生产香菇
苹果是全国栽培量最大的果木品种,苹果木对于生产香菇,尚且微薄,其他果木即使探索出来也很难满足香菇生产需求,那么将能生产香菇的果木屑进行混合,研究其品质与常规硬杂木木屑的区别,未来也许能替代一部分木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毅, 郑永德, 张长本. 菌林矛盾成为制约香菇、黑木耳产业发展的瓶颈[J]. 食药用菌, 2018, 26(6): 333-337.
[2] 何海龙. 从彭兆旺的菌菇种植展望我国食用菌产业前景[J]. 食药用菌, 2017, 25(5): 294-296, 302.
[3] 黄毅. 中国香菇工厂化栽培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食药用菌, 2014, 22(5): 255-259.
[4] 盛进之. 从比较成本看香菇工厂化生产难行[J]. 食药用菌, 2016, 24(1): 7-11.
[5] 计妍, 赵利兵. 香菇工厂化栽培中的成本控制及盈亏平衡问题[J]. 中国食用菌, 2020, 39(10): 220-223.
[6] 张俊飚, 李波.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13-21.
[7] 曹斌. “十四五”时期推进我国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实现路径[J]. 食用菌学报, 2020, 27(4): 25-34.
[8] 黄毅, 郑永德. 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区存在问题剖析[J]. 食药用菌, 2021, 29(1): 6-11.
[9] 翟衡, 史大川, 束怀瑞.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果树学报, 2007, 24(3): 355-360.
[10] 袁斌, 张燕媛, 陈超. 中国苹果产业格局演化及机制分析——基于农户决策的微观视角[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6): 32-37.
[11] 周江涛, 赵德英, 陈艳辉, 等. 中国苹果产区变动分析[J]. 果树学报, 2021, 38(3): 372-384.
[12] 梁连友. 渭北苹果枝条栽培袋料香菇技术研究与推广[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3] 张玉奇. 北方利用废弃桑果树枝生产香菇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 2006(8): 27-28.
[14] 成俊卿. 木材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5.
[15]宁黎黎. 苹果木中密度纤维板相关工艺技术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16] 潘迎捷, 倪新江, 李人圭. 香菇生长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J]. 食用菌学报, 1995, 2(2): 18-22.
[17] 宁黎黎, 陈桂华. 苹果木材的化学成分分析[J]. 山東林业科技, 2008, 38(2): 28-29.
[18] 牟彬杉, 郝笑龙, 王清文, 等. 多种木质原料化学成分对比[J]. 林产工业, 2018, 45(8): 28-32.
[19] 骆介禹, 郑焕能, 宋雪华. 柞木段生长木耳后化学组成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5): 102-105.
[20] 陈媛, 甘家兵, 李珊, 等. 我国栓皮栎和麻栎木材的主要化学组成分析[J]. 木材工业, 2019, 33(6): 54-58.
[21] 曹建刚. 香菇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J]. 食用菌, 2017, 39(6): 44-45. [22] 李伟霞, 靳爱花, 高九思, 等. 苹果剪枝栽培香菇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7): 75, 79.
[23] 许佳. 灵宝市香菇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D]. 邯郸: 河北工程大学, 2018.
[24] 李鸣雷, 李小平, 呼有贤, 等.苹果树枝杆栽培香菇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01, 8(3): 55-58.
[25] 薛变丽, 段超, 李波, 等. 苹果枝木屑春栽香菇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3): 290-292.
[26] 冯宝新, 胡国锋, 车英武. 苹果产业链富了栖霞人[J].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2011(7): 51.
[27] 王华, 李志勇, 陈敏, 等. 苹果枝木屑春栽袋料香菇菌株试验[J]. 食用菌, 2006, 28(1): 17-18.
[28] 周建方. 三门峡市苹果枝木屑栽培香菇技术[J]. 北方园艺, 2011(16): 190-191.
[29] 刘鑫焱, 乔栋. 山西万荣: 生态循环赋能乡村发展[J]. 农村百事通, 2020(22): 17.
[30] 魏志贞, 王俊弈, 孙洁, 等. 果树枝条香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Z]. 天水市秦州区食用菌研究所. 2013.
[31] 张锁峰, 李青, 韩鹏远, 等. 不同果木栽培基质对香菇产量及主要养分转化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18, 37(1): 25-28, 33.
[32] 白腾飞. 枣树木质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D]. 延安: 延安大学, 2017.
[33] 梁怡, 刘改霞, 李朋泰, 等. 不同培养基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41(24): 17-23.
[34] 柴美清. 不同基质及栽培模式对香菇菌丝及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D]. 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16.
[35] 张振宇, 蘇建昌, 杜兴程, 等. 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香菇培养料基质配方筛选试验[J]. 中国食用菌, 2015, 34(3): 22-24.
[36] 曹斌. 我国食用菌菌棒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方园艺, 2017(14): 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