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污染控制设备协同脱汞研究进展

来源 :洁净煤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燃煤电厂烟气汞的治理主要依靠常规污染物净化装置协同脱除.为了解我国超低排放电厂污染物净化设施的协同脱汞能力,对电厂汞排放现场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同类型的污染物净化设施对汞的脱除能力有很大差别,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汞氧化效率在13.2%~91.1%,平均氧化效率为52.7%;不同类型除尘器对汞的去除效果差异很大,其中低低温电除尘器(LLT-ESP)>电袋除尘器(ESP+FF)>普通电除尘器(ESP).湿式石灰石-石膏法(WFGD)脱硫系统脱汞平均脱汞效率为54.3%,大部分WFGD的脱汞效率主要由Hg2+的去除贡献得到.不同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中以低低温电除尘器为核心的技术路线的平均脱汞效率最高,为91.3%.超低排放改造后机组的平均脱汞效率为80.1%,相比改造前提高约10%.
其他文献
氢氟烯烃(HFO)因其具有零消耗臭氧层物质、极低的温室效应潜能值的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高压工作流体,所以在制冷和医用气雾剂等领域很有应用价值.HFC-134a在制冷、灭火、气溶胶、发泡和清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是较为理想的制冷剂替代品,但HFC-134a温室效应潜值较高(GWP=1300),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是《京都议定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受控温室气体之一.HFO-1234yf作为HFC-134a的替代物,其温室效应潜值很低(GWP<4),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HFO-1234yf的特性、制备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材料,无毒,具有生物惰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医药和食品包装等诸多领域.为了更好地发挥聚乳酸的应用效果,必须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确保其在相关领域的高效应用.介绍了聚乳酸的5种合成方法和聚乳酸的结构和性质,综述了PLA的改性研究,展望了聚乳酸在工农业、生物医学、包装领域的应用前景.
采用水热法制备26面体Cu2O微晶,并利用水合肼的强还原性在Cu2O表面生成Cu微粒,成功地制备了Cu2O/Cu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不同组成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材料的催化反应机理.结果 表明:性能最佳的Cu2O/Cu复合材料在60min内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99.7%,较纯Cu2O材料(34.7%)有极大提升,而且催化剂稳定性强,经过五次循环,仍可保持93.3%的降解率.
为了研究延长油田当前清防蜡剂现场使用情况,对预设原油物性分析、药剂配伍性分析、清蜡剂优选判定及用量实验评价展开系统论述.选用了D、A、Y、X、Z区域井组实验样,依靠实验室现有分析天平、清防蜡剂测试仪、恒温水浴和闭口闪点仪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为:测定井组析蜡温度综合>46C,个别井样超过55℃,与现场不同工况下生产简报吻合.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变换加药策略;研究区同一井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不排除注水开发过程影响,测定4#清蜡剂和防蜡剂在高光射灯照射下出现乳化现象,但均无结块现象发生.其余药剂配伍性实验良好;依
采用薄层色谱法结合ImageJ、Get Data Graph Digitizer及Origin软件分析技术,分析比较辽东楤木叶、根皮、根皮内部、茎皮、茎皮内部中皂苷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别,以进一步了解辽东楤木不同部位药用价值是否相近.结果 表明,辽东楤木叶中分离出15种成分,根皮、茎皮、根内质部、茎内质部都分离出种类相同的18种成分.与对照品对照,主要成分以皂苷为主.叶与其它部位之间成分种类及含量都有较大的差别,相似度小,相关系数均小于0.7;根皮、茎皮、根皮内质、茎皮内质之间除个别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外,在成分
选煤是煤炭洁净利用的源头技术.长期以来,湿法分选是煤炭分选的主流方法,但我国煤炭资源整体上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约2/3煤炭资源分布在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并且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一带一路”核心地区,如俄罗斯、蒙古等地大多干旱缺水或气候寒冷,难以采用湿法分选技术.干法选煤技术因其独有的不耗水、低成本、无污染等优势可为干旱缺水、高寒国家和地区的煤炭分选提供有效途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指出,亟需在煤炭精细化重介质分选、高效干法分选等洁净煤技术上进行创新.因此,进行煤炭清洁高效干
期刊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经减压蒸馏产生了约30%左右的煤液化残渣,煤直接液化残渣主要由未分离的重油、未转化的煤、催化剂等有机质与无机质构成,开发煤直接液化残渣的高效清洁利用方式,有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有利于提高煤液化工艺的完整性、降低液化成本.论述了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与结构,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残渣中有机沥青烯、前沥青烯、有机大分子残渣、无机灰渣、催化剂的化学组成,通过不同的萃取方式,可以实现煤液化残渣的高效萃取及应用.系统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残渣在气化制氢、气化制浆、共气化工艺及气体排放等方面研究,煤直接液
硅酮密封胶因其优异的粘结密封性、对基材无腐蚀性、优良的耐候性且使用方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电子电气、航天航空、汽车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但硅酮胶受影响的因素众多,主要研究了有无烘烤的气相白炭黑、不同添加量的气相白炭黑和不同含水量的纳米碳酸钙对单组分脱醇RTV-1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脱醇型硅酮密封胶配方中加入气相白炭黑含量为20%其力学性能能达到最佳;当纳米碳酸钙的水分含量在0.2%~0.5%时,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会更好.
水煤浆气化和燃烧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煤浆质量对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环境和经济价值,其中水煤浆分散剂是影响制备水煤浆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发新型高效的水煤浆分散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腐植酸磺酸盐和木质素磺酸盐为代表的常规分散剂具有明显的制浆成本优势,但水煤浆浆体的稳定性较差且表观黏度较高,不适合长时间存储或长距离运输;以萘型和聚羧酸型为代表的分散剂在上述两方面显著优于前2种,但吨浆成本较高,虽然通过几种分散剂的复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但利用化学改性提高分散剂性能的
2-甲基萘是煤衍生油、石油焦油、重质芳烃中含量较高、用途广泛、价值较大的重要化工原料.为了延伸2-甲基萘的加工产业链,提高其资源利用率,论述了2-甲基萘的各种合成化合物的特点、性质及用途,以及合成这些化合物的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2-甲基萘合成制2-甲基萘醌和萘基高聚物前驱体2种关键技术,并对主要合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甲基萘氧化合成制2-甲基萘醌可以分为气体氧化法、过氧化物氧化法和其他氧化物氧化法.气体氧化法以空气为原料,廉价易得,适用于连续操作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不过反应条件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