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以自然选择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出伦理选择理论,并建构以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自由意志、理性意志等术语为核心的批评话语体系,为这一批评方法的运用奠定基础.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以大脑为载体的脑文本、书写材料为载体的书写文本和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文本,构成文学的三大文本形式;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以脑文本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本理论.在文学起源上,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源于人类伦理表达之需,将文学视为道德的产物,坚持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文学的审美是非功能化的,它主要是通向和实现教诲功能的途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体现中国学者提出原创性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努力,对于扩大中国文学理论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治书之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典文献学,是以“治书”方法与技术为核心的工具学科。古典文献学在为其他学科提供可靠文本与资料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本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学术追求。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献本身,而不仅仅是整理文献的方法与技术。文本性、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是文献最重要的四个性质,古典文献学应该是对文献四方面性质的整体研究。纵向分析文献的历史性,横向揭示文献的社会性,将文献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或可尝试建立一种整体的“活的”文献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采用MPS的国民收入。改革开放以后,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变为产生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SNA),相应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从MPS的国民收入转变为SNA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归纳中国MPS的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内容,阐述从MPS的国民收入核算向SNA的GDP核算的转变过程、转变方法和国际可比性的不断提升,这不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