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国道242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交通节能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国道242项目上对到场沥青进行宏观性能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软化点预测时,应先采用S-G导数对沥青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留一法建立模型样品库,对于入库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立软化点预测模型;当进行针入度和延度预测时,不进行预处理,直接采用留一法建库、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模.对于国道242线工程现场单一来源样品,10个样品即可建模,软化点预测结果全部满足要求,针入度和延度仅有一个预测结果不满足要求.该技术在国道242线上的成功应用,缩短了沥青到场入库时间,减少人为干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原材料和无机稳定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文章分析了再生材料的不均匀性、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CBR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级配良好,同时吸水率较高,可以配合其他材料改善路基干湿状态;水泥和石灰均可有效提高再生砖混料的CBR值,且水泥稳定时对击实功变化较为敏感;再生转混料的整体性能完全满足规范对路基填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绿色交通理论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提出的交通领域的全新理念.本文在总结绿色交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整理绿色交通理论体系的内涵.借鉴国内外绿色交通既有发展实践,提出我国绿色交通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和预防性养护自身的特点,建立了预防性养护后评价体系,提出了预防性养护过程后评价、社会后评价、环境后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的研究能更加科学地对整个路网进行预防性养护及维修规划,更加合理地使用资金,有效地实现资金费用管理的优化.
在我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备受瞩目,其中,一般工业固废在公路行业的应用是一个具有显著效益的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工业固废在国内外公路行业的应用现状、我国相关政策的制订情况以及现行的相关标准,提出了该领域下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决策建议,为一般工业固废在公路行业应用的发展和标准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