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方乐土,我无悔的选择

来源 :青年时代·千校万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梦想,父亲的引导,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小小的三尺讲台,是我挥洒汗水的舞台,辛勤耕耘,默默插栽。弹指一挥间,十多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在这一万多日子里,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更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从教以来无论有多辛苦,我都无怨无悔!教师这一职业,说穿了干的是良心活,它无利可图:没有高官厚禄、显赫名声;没有鲜亮的光环笼罩,没有声势浩大的排场可炫耀——有的只是平淡、简单。教师是一个寂寞的职业,每天都要不断地重复着做同样的事情:备课,上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这让别人看来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但我不这样认为。十多年来我始终坚信:只要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学生,你就一定是快乐和幸福的,也就一定不会感到清贫和寂寞。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人们的已经被商业化的尘埃蒙蔽了眼睛,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被扭曲,作为教师的我们,仍然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因为我深知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责任。正是教师,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纵横五千年神游八万里,正是教师,让学生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雄壮,也正是教师,让学生领略了茫茫宇宙璀璨星空中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因此,我始终不渝地热爱着这份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了爱,教育就荡然无存。一位教育前辈曾经说过,“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优秀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倾注着自己的心血,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数献身教育一生的教师,告诉了我什么叫执着追求,什么叫大爱无疆,正是他们,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座信念的丰碑,奏响一首首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成为我们立足本职甘于奉献的指南针!在我的家乡就有一个被称为“当代愚公”的刘恩和,他为了让学生能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的读书,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家乡——茨坝小学,在公路不通的情况下,他带领当地群众肩挑背驮,把钢材、水泥等翻山越岭从镇上背进山里,来回一趟需要两个半小时,神话般地建起了一座在我县都堪称“豪华”的小学校舍,被媒体誉为“背来的学校”。
  的确,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意味着放弃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意味着蜡烛般的毁灭和粉笔般的磨损。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老师啊是热心教学生,心越教越冷;冷眼看世界,眼越看越热。但是,我们更多的老师则是另外一种心态,那便是:既然选择了老师,那就应该忘掉功名利禄,既然选择育人,就应该勇敢地锤炼自己。每当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每当听到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我们有什么理由有丝毫的懈怠?有什么理由随波逐流误人子弟?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的欢乐!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已工作了十几年。十多年来,我时刻不敢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心只想教书育人。为了学生能全面发展,费尽心机;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改正错误;心力交瘁!这期间,有着太多的压力,太多的焦虑,太多的困惑,甚至太多的无奈和委屈,所有这一切,甘苦自知,但我依然无怨无悔。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杨柳枯了又青了,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我却还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乐土,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始终不变的是我一如既往的教师情怀!追求无止境,奋斗无穷期。我将会在新的起点,为了那无悔的承诺,谱写出无愧的奉献之歌!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一件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不断地进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是鹰总会搏击长空,是爱总会让人感动。师爱,吞吐着遥远的过去,呼吸着灿烂的未来;师魂在爱心和敬业这一神圣的洗礼中升腾呼啸,那是对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咏叹。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回想起来我一点也不后悔我的选择。一灯如豆,四壁青辉。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铸我无悔的教育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我的选择!我愿意带着这份爱与热情,把知识的火把传递下去,在贫瘠、落后的贵州高原上,用自己的一生的努力,去培育出最灿烂的花朵。(作者系铜仁市黄土乡中心完小教师,“千校万师”105期学员)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家装市场随之发展,中央空调市场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次实训根据主流机型在各大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应用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七大主流机型发展情况并找出重点,找出中央空调在不同区域发展情况并进行预测。  关键词:中央空调;多联机;K-Means聚类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  (一)变量  X1为离心机市场占有率,X2为风冷螺杆市场占有率,X3为水冷螺杆市场占有率,X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1世纪以来我国英语写作任务类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文献研究。此次研究以2000年-2018年间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英语写作任务类型研究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004年以后, 我国英语写作任务类型研究呈现上升的趋势;2)从研究方法上看,非实证研究数量多, 但实证研究数量也有增长 ;3)从研究内容上看, 主要涉及4大类, 包括影响读写结合写作行为的因素、写作任
期刊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男孩“娘娘腔”,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行为举止都缺乏男子汉气概。 近日,有媒体对“男孩像女孩”的这种“男孩危机”现象进行报道,并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和专家各抒己见。有人觉得,男孩就该从小培养男子气,以后才能有所担当,一旦偏离要及时纠正;但也有人表示,社会是多元的,没有规定男孩必须阳刚,要对这些人多些理解。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男孩危机”,究竟该如何破解?扬子晚报记
期刊
3月26日,独山县第二幼儿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本次活动由独山县县级德师吴昌红主讲,独山县教育局宣讲团六位成员及第二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参加活动。  活动在嘹亮的《公民道德歌》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弟子规之师德与礼仪》,吴老师从弟子规之礼仪典故、师德与礼仪的联系与重要性、教师礼仪的特征、教师的个人礼仪、教师的日常社交礼仪五个方面进行宣讲,在宣讲的过程中,她还请教师进行礼仪示范,让大家在互动式的
期刊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这句名言无疑道出了宽容的本质。宽容是一个人胸襟广阔的表现,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宽容与心胸豁达、自信乐观相近,与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不容。宽容是待人处世的一种原则,它是建立在充分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的基础之上,是以爱和真诚为前提的。宽容是成就大业者的表现,小器之徒则与之无缘。  有一位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小
期刊
3月16日下午,桐梓县娄山关镇第四小学2015年春季学期道德讲堂正式开讲。百名学生及其教师齐聚在此,聆听自己身边的人讲感人的身边故事。  本次活动由“唱歌曲, 看短片,学模范,谈感受,诵经典,做承诺,送吉祥”七个环节组成。少先队员们在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响亮、振奋人心的歌声中开始活动;接着队员们认真观看了影片《雷锋》,在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边看边做笔记,有些队员被雷锋的感人事迹打动得流下了眼泪;
期刊
给别人以宽容,给自己以信心,将来就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多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可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项工作。  老总沉默了一户一会儿,平静地说:“就这样走了,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你真的甘心?”年轻人沉默不语。“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
期刊
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群众观点的科学论述,认真阅读了习近平同志在新时期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学科理论,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党员,要走实群众路线,必须立足三尺讲台,激发学生潜能,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努力为学生实现梦想而奋斗。为此,我立志在教学
期刊
【话题】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您如何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  因为“爱” 所以“爱”  曹飞(安顺市平坝县白云镇龙场中心小学)  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期刊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文学家。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  杨振声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得文学博士学位,后又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30年6月任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