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81激动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来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乳酸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81(GPR81)激动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AFLD组、GPR81激动剂组,每组10只。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GPR81激动剂组: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基础上腹腔注射GPR81特异性乳酸激动剂(50 nmol/L),每周1次,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12周。测定肝生化指标、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和肝匀浆中炎症因子的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氟烷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麻醉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地氟烷不同预处理方式分组,A组42例为地氟烷预处理一次,吸入6%地氟烷15 min;B组42例为地氟烷预处理两次,吸入6%地氟烷15 min两次,对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应激反应指标与心肌损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麻醉诱导后(T1)心肌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观察永存三叉动脉(PTA)的3D-TOF-MRA表现及其各类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例经MRA诊断为PTA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观察分析PTA在MRA图像的表现,按Saltzman标准分型分为Ⅰ、Ⅱ、Ⅲ型,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PTA发生率0.35%,平均年龄(69.5±12.1)岁;SaltzmanⅠ型5例(33.33%),SaltzmanⅡ型4例(26.67%),SaltzmanⅢ型6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膜片钳技术标记脑片神经元形态的方法。方法:利用振动切片机切好实验目标部位的脑片,用含有Neurobiotin TM Tracer的电极内液灌注玻璃微电极,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实验结束后将脑片先用4%多聚甲醛固定、漂洗,再用含有Streptavidin-Texas Red和Triton X-100的PB染色,2 h后即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着色的神经元。结果:将细胞膜电压钳制在-70 mV,阶跃刺激后神经元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膜电流。电流钳模式记录时,阶跃刺激使神经元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后爆发动
目的评价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防控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50例100度以内的低度近视儿童,共247只眼被确诊为近视,一方面实施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另一方面做好正确用眼的健康宣教,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学习坐姿,平常坚持做眼保健操,6个月后观察视力和眼位变化情况。结果训练前平均裸眼视力为(0.62±0.05),训练后为(0.84±0.07),训练后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前后对比,患眼的视力提升率为82
目的:以人胃癌MCG-803细胞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桦木酸(BA)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人胃癌MGC-803细胞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为未加入桦木酸的MGC-803细胞,3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30μg/ml桦木酸处理细胞48 h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检测桦木酸对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
目的探究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肌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法分为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指标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用药2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4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心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0.31%,差异有
目的观察分析白细胞滤器用于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择期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术中需输血的患者120例,根据输血方法不同分为异体血输血组(A组)、自体血回输组(B组)、自体血通过白细胞滤器回输组(C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细胞因子水平、体温,输血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NEU%在术后1 d及术后3 d时,B组最高;LYM%在术后1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报道硫酸羟氯喹不良反应的一次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3月18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文献归属地、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硫酸羟氯喹累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及转归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9篇文献,总计126例患者,患者男女比为8︰55,40-59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37.30%),原发疾病主要为自身免疫疾病(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