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E选择素与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f2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选择素、P选择素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健康的雄性(Sprague Dawkey,SD)大鼠65只,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53)。空白对照组不处理,于实验组中随机选取12只SD大鼠进行预实验,筛选最合适剂量的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造模剂构建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剩余大鼠进行正式造模,按不同的解剖时间将其分为A、B、C组,各12只。通过每天观察体重及一般情况(精神状态,粪便形状、颜色等)的改变,依据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记录实验大鼠状态,初步判断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分别于第3、7、14天处死大鼠,使用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对结肠评分,判断溃疡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肠黏膜中E选择素、P选择素的含量指标,同时评估结肠病理改变,综合得出E选择素与P选择素的含量与溃疡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大鼠的DAI、CMDI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结肠组织的病理情况镜下溃疡改变显著。空白对照组、A、B、C组间的E选择素、P选择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由逐渐严重至恢复的过程中,各实验组肠黏膜组织中的E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均先逐渐升高随后下降,但C组含量仍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随着结肠溃疡程度加重,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升高。随着结肠溃疡程度减轻,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降低。E选择素与P选择素可能起到了促进UC病情发展的作用,可作为UC诊断的动态参考指标,以及为临床研究UC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从全球化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供应链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供应链网络SCGfid体系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对SCGfid体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问题SCGfid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了阐
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和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黑龙江省实施以来,项目监测、干预工作覆盖面逐渐增加,宣传资料覆盖人群和地区更加广泛。在政策开发、机构能力建设
阐述国网技术学院泰山校区的多媒体教室概况,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提出班级管理员制度,形成多媒体设备的开放式统一管理方法,减少人力的付出,提高工作效率,为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摘 要 高校实验室设备是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分析设备管理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实验设备管理的措  施:高校要健全实验队伍建设,强化设备过程管理,搭建好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实验设备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  关键词 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64-02  Discussion on Man
1引言宁波深水良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港口资源,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集装箱运输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工业发展所需能源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积极响应实用英语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建设一体化教育为目的,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