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敏敏,过来,我教你弹《茉莉花》。”
又是一年暑假,老家門口的龙眼树又长高了,一颗颗龙眼从茂密的绿叶中探出头来,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归来。它是小时候爷爷和我一起种下的,它和我一样,都听着爷爷的扬琴声长大。
房内的铁架上,挂着爷爷的“宝贝疙瘩”:葫芦丝、二胡、板胡、箫……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
爷爷是一位民乐爱好者,他常常和弦友们一起拉弦弹唱、谱曲作词,时不时还去镇上表演。家里的门通常是敞开的,当他们又聚在一起开“音乐会”的时候,门前总会有人忍不住驻足观望。
爷爷最喜欢弹扬琴。他手里拿着琴竹,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敲击着各个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虽然上了年纪,这个爱好却一直保持着,在他演奏音乐的时候,透过厚厚的镜片,能够看到他眼里闪烁的光。有时候,爷爷也会教我弹扬琴,教得第一首曲子就是《茉莉花》。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我认不出琴弦的位置,他还专门写了标有数字的纸条放在琴上。但是学扬琴太难了,想要弹好一首作品,更是需要多次枯燥反复的练习。每当我练得不耐烦的时候,爷爷总是会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惹人夸”,当我终于能够没有差错地弹出《茉莉花》,听到扬琴发出悠扬动听的声音,我也感受到了发自心底的快乐,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力量。然而,当爷爷向镇上的琴行提出要开民乐班时,一切都没那么和谐了。
“现在谁还学那玩意?早过时了。”“也就给你们老人家玩玩吧。”“不会有人报名的。”纷纷攘攘都是反对的声音。
透过落地玻璃,琴行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西洋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很多小孩在一起穿着西装,上着西洋乐课,谈论着hi-pop和爵士。爷爷看着这一切,笑着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爷爷总是跟我们提起自己和弦友们上台表演的场景。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红凳子上,各自演奏着自己的乐器。此起彼应、一唱一和,没有声色犬马、没有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山水有情、岁月无尘。扬琴、二胡、笛子的声音汇合在一起、穿街过巷,构建出一个美丽洁净的音乐世界——云海开始翻腾,江潮开始澎湃,春风拂过遍地花开……那是民族音乐的高光时刻,只是,台上的人都越来越老了。
“我很担心民族音乐的未来,”爷爷说,“但只要我还在,扬琴声就会一直响下去。”
那,以后呢?
又是一年暑假,老家門口的龙眼树又长高了,一颗颗龙眼从茂密的绿叶中探出头来,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归来。它是小时候爷爷和我一起种下的,它和我一样,都听着爷爷的扬琴声长大。
房内的铁架上,挂着爷爷的“宝贝疙瘩”:葫芦丝、二胡、板胡、箫……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
爷爷是一位民乐爱好者,他常常和弦友们一起拉弦弹唱、谱曲作词,时不时还去镇上表演。家里的门通常是敞开的,当他们又聚在一起开“音乐会”的时候,门前总会有人忍不住驻足观望。
爷爷最喜欢弹扬琴。他手里拿着琴竹,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敲击着各个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虽然上了年纪,这个爱好却一直保持着,在他演奏音乐的时候,透过厚厚的镜片,能够看到他眼里闪烁的光。有时候,爷爷也会教我弹扬琴,教得第一首曲子就是《茉莉花》。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我认不出琴弦的位置,他还专门写了标有数字的纸条放在琴上。但是学扬琴太难了,想要弹好一首作品,更是需要多次枯燥反复的练习。每当我练得不耐烦的时候,爷爷总是会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惹人夸”,当我终于能够没有差错地弹出《茉莉花》,听到扬琴发出悠扬动听的声音,我也感受到了发自心底的快乐,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力量。然而,当爷爷向镇上的琴行提出要开民乐班时,一切都没那么和谐了。
“现在谁还学那玩意?早过时了。”“也就给你们老人家玩玩吧。”“不会有人报名的。”纷纷攘攘都是反对的声音。
透过落地玻璃,琴行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西洋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很多小孩在一起穿着西装,上着西洋乐课,谈论着hi-pop和爵士。爷爷看着这一切,笑着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爷爷总是跟我们提起自己和弦友们上台表演的场景。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红凳子上,各自演奏着自己的乐器。此起彼应、一唱一和,没有声色犬马、没有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山水有情、岁月无尘。扬琴、二胡、笛子的声音汇合在一起、穿街过巷,构建出一个美丽洁净的音乐世界——云海开始翻腾,江潮开始澎湃,春风拂过遍地花开……那是民族音乐的高光时刻,只是,台上的人都越来越老了。
“我很担心民族音乐的未来,”爷爷说,“但只要我还在,扬琴声就会一直响下去。”
那,以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