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膳食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膳食模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食物频率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淮南市4所大学2 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 928份。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大学生的4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分别是T1型(摄入较多面及面制品、粗粮、牛羊肉、动物肝脏、鱼虾类、海带/海鱼/紫菜等海制品、汉堡包及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坚果类、咖啡、糖类)、T2型(摄入较多猪肉、牛羊肉、禽肉、动物肝脏、蛋类、鱼虾类、海带/海鱼/紫菜等海制品),T3型(摄入较多米及米制品、面及面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猪肉、蛋类)、T4型(摄入较多蛋类、盐腌制品、汉堡包及油炸食品、零食、可乐,雪碧、糖类)。调整混杂因素后,高摄入T4型膳食模式的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偏执的风险性较高(OR=1.62,95%CI:1.28~2.04;OR=2.92,95%CI:1.03~7.68;OR=1.57,95%CI:1.28~1.96;均P<0.05);与T4型膳食模式相比,摄入较多的T1型有较高的危险出现焦虑、抑郁、偏执(OR=1.32,95%CI:1.09~1.67;OR=1.35,95%CI:1.09~1.68;OR=1.32,95%CI:1.13~1.76;均P<0.05),而高摄入T2型膳食模式只会增加焦虑和偏执发生的危险性(OR=1.34,95%CI:1.08~1.64;OR=1.28,95%CI:1.02~1.63;均P<0.05)。T3型饮食可以降低大学生患焦虑、抑郁、偏执的风险性(OR=55,95%CI:0.43~0.69;OR=0.44,95%CI:0.32~0.63;OR=0.58,95%CI:0.44~0.80;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不同的膳食模式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下丘脑等脑区5-羟色胺及微管蛋白的水平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音乐治疗应激组(n=8)、应激组(n=8)和正常对照组(n=8)。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模型连续刺激大鼠21 d,音乐治疗应激组在应激的同时给予音乐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每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然后处死大鼠,检测下丘脑、海马和前
患者男,12岁。因头向右侧偏11年余,发现右眼上斜视9年余而就诊。以“右眼下直肌不全麻痹?”于2001年3月8日收治。入院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1.2;戴镜右眼+1.50DS+3.00DC×90
目的了解杭州市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压力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中抽取510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一般情况、压力知觉水平评估、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冠心病内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调查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状况、认知状况,分析失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样调查接受社区及机构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813名,使用自制问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测定量表(ADL)和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SPMSQ)进行调查。结果接受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32.01±11.59)分,认知能力得分为(3.77±3.24)分;其中自理能力重度障碍的失能老年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Ro 20-1724对氯胺酮导致幼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1日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30 min后再注射生理盐水2 ml;氯胺酮组(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70 mg·kg-1,30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眼盐水2 ml;氯胺酮+R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