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科研促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社区卫生中心管理体系的完善、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特色服务的形成。文章总结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科研促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阐述科研在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相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结局等,为预防病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住院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败血症52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相同时间内住院的无败血症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李氏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了李氏非生物型人工肝、李氏生物型人工肝和李氏混合型人工肝。李氏非生物人工肝模块化集成了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及血液滤过等各种净化手段,提供了肝衰竭标准化治疗方案,李氏混合型人工肝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同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新进展。
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临床肝衰竭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多见,肝衰竭所致的腹水易发展为顽固性腹水,大大增加了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就肝衰竭顽固性腹水诊治的进展作一阐述。
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衰竭常见,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最主要的类型,其病死率高,发病过程复杂,临床诊治难度大。近年来,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疗有较大的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诊疗的新策略与新进展,内容涵盖定义、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
分析28例伴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行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为(8.5±3.2) μg/L,血清睾酮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正常,二甲双胍剂量为500 mg/次、2次/d,连续3个月。治疗后AMH水平为(8.4±3.2) 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治疗后BMI、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IR指数(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