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炎症性肠病2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00233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小儿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特点,以提高对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0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23例炎症性肠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炎症性肠病以男童发病为多,腹痛、腹泻、便血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思病(Crohn’s disease,CD)的共同表现,而血便以溃疡性结肠炎多见,腹痛多见于Crohn’s病,肠
其他文献
论文展开对变电站GIS组合电器五防闭锁的完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当前GIS组合电器在变电站的应用情况,及五防闭锁现状。以变电站为例,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变电站利用先进技
语言点的讲解课不同于其他课型,它没有会话表演那样有趣的场景,也没有阅读分析那样明确的任务设置,它的内容是对一个又一个零碎的词、短语及句型的掌握和运用。在使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前,我感觉讲知识点就是把自己的笔记本复制到学生的笔记本,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虽然上课用笔记,课后用脑记,时间花的不少,但普遍掌握不牢,遗忘快,题目稍加变形,就会出错。  现在,我校师生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学习,这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胎龄和体重早产儿心脏、肝、肾等生化指标与各脏器成熟度的关系,了解和分析早产儿的脏器成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5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探讨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45~64岁,孕、产次为(2.85±1.03)次、(2.32士
感情与理智
患者女,24岁,因咳嗽10多天而就医.胸部平片见双侧肺门影浓重,增宽,双上纵隔影增宽(图1),建议CT除外纵隔病变.CT扫描两肺未见主质性病变,双侧脊柱影增宽,纵隔窗见双侧诸肋骨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