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考向解读与分析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对免疫知识的考查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结合实例,对免疫调节常考点进行归纳分析,供学习参考.
  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
  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概念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建立的,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
  特点无特异性,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作用饿.出现快,作用广,但强度弱有特异性,出生后产生,通常只能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结构基础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建立的;
  吞噬细胞既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参加特异性免疫(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特别提醒】①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②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