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常态叙事与“轻长篇”

来源 :文学自由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有好几部学者创作的长篇小说相继问世,如王尧的《民谣》、止庵的《受命》,以及评论家、作家邢小利的《午后》,真是叫人意外而又惊喜.rn《午后》一书的腰封介绍说,这是一部“最普通的男女”所演绎的“最浪漫的恋曲”,同时也是“继《春尽江南》《应物兄》之后,又一部书写当代知识分子真实生存困境与灵魂裂变的剖心之作”,其所聚焦的,是“人到中年之后”“应当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的问题.读完小说,我们会承认,除了“最浪漫的恋曲”或有夸张,其他都还是切实可信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n 131I治疗的效果。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n 131I治疗的164例[男性32例、女性132例,年龄(45.47±13.44)岁]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贫血将患者分为贫血组(77例)和普通组(87例)。分析贫血组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和细胞学分类,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经n 131I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HGB)的
面对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和智能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分子生物学所存在的不足,探究了在新工科背景下“任务驱动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明确了“任务驱动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意义、设计和实施策略,完善了教学任务的评价体系,创新性的提出“任务驱动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内容.
目前学界流行“学报体”“学位体”还有“项目体”写作.所谓学报体,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化”或曰“匠气化”,只能正襟危坐论述严肃的理论问题,不容许插科打诨.学位体是指研究生写论文所使用的文体,讲究规范化和格式化,如第一章少不了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老师做的则是学报体和学位体的孪生姐妹——项目体,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在《为什么要不断地书写文学史?》中说:项目体是这几年出现的,它“往往先确定一个题目,申请项目,再收集材料.这种研究,从选题到研究方法,都带有先入为主的特点.……
期刊
文学批评须保持应有的锐利,这就或轻或重地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暴力”,以至于许多批评家与被批评者之间会产生怨尤.大凡让被批评者不太受用的文学批评有三种:一是有事实依据,出于一片公心,只是话说得不留情面的“酷评”;二是捏造证据、断章取义、无端抹黑的“恶评”;三是尽管有事实依据,却把作家作品的瑕疵充分放大,甚至扭曲变形,以至于丑化、妖化批评对象——姑且称之为“美人痣”式的批评吧.这里就单谈一谈“美人痣”式的文学批评.
期刊
近年来长篇小说形式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迄未引起注意.rn小说形式的变化,多源自作家自觉的文体意识,故而可视为内在的、审美意义上的实验或实践.然而,检视一些小说文本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则全部表现于外在技巧和技术层面,与内部结构、内在逻辑无关.这种求变现象或许反映了作家对真实性的焦虑,亦即为证明自己的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便在外部形式上作醒目、显眼的变动.
期刊
忽然,很想借用一下在网上很火、还上了热搜的“躺平”这个词.rn制造一些舒适的话语,然后在自己的话语床上“躺平”——这是在读上海《思南文学选刊》里的一些诗歌后,感到很不舒适的感受,虽然我很喜欢这本杂志.这是上海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由几位青年批评家操持的一本文学选刊,据说是在新媒体文化环境下,强势回归文学初心,探索社会化办刊思路的一次尝试,希望可以起到推广品质阅读,营造都市文化氛围的作用.由一批青年批评家遴选的这样一本刊物,我相信能指示未来.
期刊
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中,新入职辅导员作为新生力量,其职业融入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笔者根据社会系统理论对新入职辅导员职业融入的五个维度进行分析,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对新入职辅导员的职业融入给予指导与介入.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工作中要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地把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2015年曾晓文的中短篇小说集《爱不动了》出版,赵稀方教授在序中说:“曾晓文是一个很有文学禀赋的作家,在对象把握、文字叙述、视角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老练,很有潜力……日后会引起文坛更大的关注.”几年过去了,可以说,这种预期变成了现实.曾晓文以其丰厚的文学创作,在世界华文文学界更是令人耳熟能详.在我看来,曾晓文是海外华文文坛上的实力作家,这从她谈到的自我文学追求、写作历程及创作成果,就看得出来.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传授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针对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究与分析,认识到了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有所帮助.
目的 探讨PBL联合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8级、2019级护理本科生分为对照组(114名)和实验组(10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情境融合思政元素的模式进行教学.授课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共情能力.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共情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情境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共情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