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倾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倾听获取教师教授的知识,优良的倾听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倾听态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展现个人素养的良好形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倾听力;培养策略
  学生和老师应通过良好的合作共同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掌握倾听这一重要的学习认知能力,可以准确获取外界的关键信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倾听获取教师教授的知识,优良的倾听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倾听态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展现个人素养的良好形式。另外,学生通过良好的倾听,能够集思广益,及时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尊重他人,提高个人素养。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吸收老师讲解的要点和困难,并可以启发学生的想法,展现出学习的效果。
  一、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倾听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是学习阶段的最初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制力较弱,随意性较强,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听到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能够集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把握好课程的方向和切入点,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情境,从而将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建立联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视频、课堂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科书使用了许多上下文相关的材料,比如学生去捉鸡鸭、上课送书、蚂蚁做操、学生投掷飞镖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些为主题将逼真的故事导入课堂教学中,或者让学生看图片讲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使他们能够高度专注地自然学习。再比如,在学习“小数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更专注地听讲。老师可以举例:小明的母亲去超市买了菠菜,菠菜的价格是4.6元,但小明的母亲给了老板5元,老板没有找钱。学生们很困惑,纷纷议论:为什么不找钱?学生1:将小数点四舍五入,如果小明的母亲给了5元钱而老板却没找余钱,那么4.6元就四舍五入为5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并在模拟语言描述和补充方面总结其他学生的经验,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二、善于激励学生,培养倾听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习是学习阶段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学生能听懂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并感兴趣,则可以集中精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弄清楚课程的方向和切入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创建更高效的学习环境,在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并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重点内容多次复述,让学生注重倾听复述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对做出精彩回答的同学进行表扬或者进行点评,通过恰当的评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高其注意力,使其专注于课堂。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这一课时,通过练习“20×15”这一题进行举例,教师可能会提示:“20×15等于20×(10+5),这一计算非常简单。”这时候马上有学生表示:“将20×15视为20×5×3难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吗?”这时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了演示,并以此举例说:“如果你们互相沟通,倾听他人的意见,那么就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这一教育契机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积极地拨动了他们的小耳朵,并专心地听着。
  三、制定方法技巧,锻炼倾听能力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些方法技巧。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倾听的方法技巧,在长期的课堂锻炼中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有同学进行发言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保持端正的坐姿,聚精会神,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打断别人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干扰。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加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十以内的计算,用手指数量表示计算结果,所出题目可以为1+3、2+5、4+4,并用左右手表达。教师通过口述题目,再用手势进行表达,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时,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听讲,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胜负欲比较强烈的这个心理特征,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为主题,在班级内进行比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6组,每组8名学生,并要求他们制作矩形和正方形模型,教师随堂巡视。随着学生越来越沉迷于游戏中并彼此交流,他们会认真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并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得以培养。
  四、联系具象实例,培养倾听感觉
  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较好的倾听感,让其学会在倾听中使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发现具象化情境和数学抽象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建立起数学模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年龄段中能够接触到的具象实例,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以及经历过的具体生活现象向抽象的数学模型转换,并且使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倾听问题的过程中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各类数字,进而产生相应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学生将具体的生活现象自然地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思想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其逐渐形成完整的倾听感。
  例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课程一开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手中的糖果,问学生有几个,学生听到老师的提问后会说4个,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往其中添加3颗糖果,让学生清晰具体地听到了添加3的过程,然后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马上就可以算出4+3=7。紧接着,教师重置手中糖果的数量,告诉学生放了8颗在手中,然后再告诉学生已拿走了其中2颗糖果,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刚刚加法的计算过程,得出“8-2=5”的算式。通过把学生感兴趣以及在生活中接触得到的物品作为例子,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数字变化的过程,能够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数感,从而对数学的直观世界有进一步的理解。例如,教学《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指示特定的情况或更复杂的图形,并教学生使用他们手中的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卡片来收集和思考教师描述的形状,在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图形能力的同时,使其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和性能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争议的问题不符的话题,并请学生分析“稳定三角形或稳定正方形”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的感知中,立方体的凳子坐起来比较稳定且舒适,而三角形凳子容易掉下来,并且在每个小学生介绍完自己的意見之后,其他学生也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可以积极提高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
  五、及时引导点拨,提高倾听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点时,对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易混点等知识不容易突破。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使用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倾听教师的点拨,同时能够提升其倾听能力。提高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只是有效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并积极进行相关教育。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现实情况,教师可以将日常教育中使用的知识用于听力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学习并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教科书,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技能。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指导:假设当前的方向是学生们闭上眼睛的地方,那么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的方向是什么。在小组讨论后,每个人都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有意识听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倾听技能。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因此教师要花费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逐步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发动脑筋思考,突破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重难点知识,发展学生的良好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厚英.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629(09):47-48.
  [2]倪银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1):244.
其他文献
西[林口]敦自名为“钲■”,其器形和称谓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认为其自名中的“■”是“器盖”之意,而“钲”是借用青铜豆的器名来代称自身。该器可以为传世文献中“会”字表示“敦盖”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实物证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戏剧小品作为文艺百花园中的艺术门 类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戏剧小品因其风趣幽默、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寓教于乐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广泛的喜爱,但随着时代 的发展,人们对戏剧小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创作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服 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本文将从群众戏剧小品创作的现状出发,探讨就如何提升和突破戏剧小品创作的具体措施提出自己的 一些看法。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赞成。?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的原因,就在于有 人文精神,这是动物或植物所没有的独特的精神文化。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处于半成人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清晰的 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这一阶段是我们塑造良好品格的最佳时期。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具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它可以促 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人文精神。就像陶行知说过的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培养人文精神是一个人这一生的必修课程,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班主任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优化,在先进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采用功能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在创造性的课堂上时刻注意着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环境中感受到实际问题,引起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激烈碰撞。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发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心里健康教育。
IN recent months,patriotic TV dramas that feature elemen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CPC)history have been a big hit with young audiences.The Awakening Age is among the most popular revolution-themed TV series,rated 9.3 out of 10 on China’s social
当前社会正是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娱乐活动的种类也逐渐增 加,比如网络直播成为中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方式,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将一些课堂或者课外学习的平台放在网络直播上,这促使网 络直播平台成为网络人际交流的新平台、新空间,也随之影响其价值观。现代互联网上常见的网络直播产品对中学生价值观带来 了挑战,因此教师团队应当不断思考如何培养网络时代下学生价值观,并灵活运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本文 对此展开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智能制造学院是我校办学实力最强的分院之一,现有国家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等5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学院先后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陕西省工人先锋号、陕西省青年文明号、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陕西省标杆院系、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等荣誉,其中,数控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机电教师党支部获批陕西省首批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
通过以19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羞怯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羞怯感与交往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在羞怯感与交往焦虑的关系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教材分析:《心声》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选取的课文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理解主题,分析人物,品味语言。《心声》的作者黄蓓佳通过对主人公李京京从想读课文而不敢,偷读课文明心意,听读课文想纠正最后到大胆举手尽情读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特别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探寻属于自己的心声。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6节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课时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本课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平方差公式和初步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与训练。对简化运算,公式推导变形,以及后期学习逆运算因式分解,求解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等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