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燃烧与灭火”是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从知识上看非常简单,因为燃烧、灭火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即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通过现象看本质。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生活,教师要教会学生预防火灾的发生、学会逃生技巧,即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价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燃烧与灭火”是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从知识上看非常简单,因为燃烧、灭火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即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通过现象看本质。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生活,教师要教会学生预防火灾的发生、学会逃生技巧,即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研究了试剂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生锈铁钉与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氧化铁与稀酸反应速率的差异主要源自不同来源氧化铁之间的晶体缺陷浓度差异,试剂氧化铁具有较低的晶体缺陷浓度是其反应缓慢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生锈铁钉与盐酸的反应中,盐酸浓度为6 mol/L,盐酸用量仅淹没生锈铁钉2/3长度。
<正>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要个性化,不能唯教材而教,因而出现了一个课程标准、多元化的教材现状。教师要把课上好,首先得研究课程标准,知道要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使用的教材对这些是如何呈现的,其次教学要有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观摩的“氯气的性质”一节课的教学谈点看法,认为学科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正>1972年10月,面对中学化学教育缺乏教学资源的状况,《中化参》应运而生。50年来,《中化参》始终坚守“为中学化学教学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初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拓宽服务方式,形成了“一刊引领、专业开发、融合发展、多元服务”的经营格局,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及教师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创刊50年之际,回望来时路,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处回顾的是50年来,《中化参》多样化的
基于2017年版化学课程标准,2021年浙江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对“教学情境与内容的选择,思路与活动的确立,策略与方法的运用,目标与评价的衔接”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学设计渗透了抛锚式教学等理念,课堂组织体现了基于大单元、大概念学习的时代要求;以“锚式情境”为素材,体验式、互动式探究为方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为特征,有效落实了知识构建、心智发展、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混合生成黑色CuS沉淀,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二者混合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呢?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增大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接触面积,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混合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红色固体铜单质。
<正>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碳基小分子,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沼气等的主要成分。迄今为止,甲烷的使用仍以燃烧为主,导致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甲醇及其衍生物,但其用量仅占天然气消耗量的5%~7%。如何将储量巨大的甲烷资源转化为具有更高经济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工产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太阳能作为最为丰富和清洁的能源,可通过光催化方式在温和条件下
<正>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课文插图,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风景、建筑等;形式多样,有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等,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资料。这些插图对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深化阅读效果以及在启发其探究学习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对课文中的插图视而不见,弃之不用,没能让插图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显然是教学的遗憾,应该把这些精美的插图看作教学内
<正>初中阶段既承接了高中化学教育,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点,教学系统较为复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但多数教师因为中考的压力,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怕讲解的知识点不全或者点拨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实际上,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难度不大,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少,且多数化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规律,体现出了启蒙教育特点。因此,教师应当认真把握教材,
类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环境为碱性,葡萄糖的银镜反应通过加大碱性可以实现室温下振荡生成银镜,用超声波清洗器振荡可以持续动态观察反应现象。该实验具有试剂使用微小量、操作简便化、密封可控、环保安全、易推广等优点,适合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正>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不少教育工作者把立德树人与德育课程等同起来,将德育课程狭隘化,认为只有通过主题班会、年级大会、励志活动才能开展德育。当然,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确实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仅凭几次德育活动并不能取得持续的效果。如何在立德树人指引下将高中化学教学与德育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化学课程德育,本文做了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