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whwa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拟观察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36只均分为假手术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和SAH+辛伐他汀组(n=12).假注血组动物行枕大池假穿刺假注血,其他2组受试动物行枕大池穿刺2次注血的方法,制作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于0~6 d,经口给予SAH+辛伐他汀组家兔辛伐他汀5 mg/kg体重,其他动物给予等量的淀粉.所有受试动物在第1次穿刺后的第7天被处死,比较不同组间基底动脉内径、内径与血管壁厚度之比(D/T)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家兔基底动脉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表达进行评价.结果与SAH组比较,SAH+辛伐他汀组动物血管痉挛明显缓解(P<0.05)、其血管壁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经口给予一定量的辛伐他汀(5 mg/kg体重)能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膝置换术中股骨假体的轴向旋转对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指导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提供实验依据,以减少术后髌股关节的并发症.方法 取9具正常国人新鲜冷冻尸体的9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膝关节自站立位屈膝下蹲的动作,设计制作膝关节实验架,与Instron 8501生物力学测试仪共同搭建实验平台.人工膝关节采用Nexgen LPS全膝系统,手术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实施以控制实验误差
目的 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T1a)表达,观察其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其心肌肥厚重构的影响.方法构建两肾一夹(two-kidney, one-clip: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用携带U6启动子和AT1a特异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pAT1a-shRNA1, pAT1a-shRNA2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以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无关质粒pGenesil-C
目的 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GPIb α 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检测90例TIA患者和80名对照组的GPIb α 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的表达与 TIA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