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利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研究课,示范课,竞赛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是一件好事,使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灵活,然而在新课改实验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中存在许多利与弊。
  一、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但会“华而不实”
  创设教学情境的主旨是:通过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激活课堂。通常的“一堂课引入得好,就成功了一半”就说明了情境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看了令人有“华而不实”之感。
  案例:某教师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创设的情境如下
  首先,让学生欣赏动画模拟宇宙的地球与太阳;接着,屏幕显示:光的速度约为3×105 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秒;最后,提出:由以上信息,你能计算地球与太阳大约有多远吗?
  从案例看,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没有什么意义。原因至少有二:其一,是光速如此之快,我们肉眼是无法感受到的;其二,计算地球与太阳大约有多远,可直接应用“速度、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式”。
  为了情境而“情境”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数学教学要简洁明了,切忌“华而不实”。
  二、有利于展示、提出教学任务,但会“削弱思维”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问题教学”,“活动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的师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问题有很多优势:可使数学问题的产生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可使数学问题的发展有完整的过程;可使抽象的问题形象生动;可使平淡的问题内涵丰富等等。但是如果把握不当,就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案例:某教师在教学“角平分线的性质(2)”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要在公路与铁路交叉的某区域内建一个集贸市场,使集贸市场到公路与铁路的距离相等,且和公路交叉处相距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
  问题刚一出示,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在角平分线上闪动一些点。像这样展示问题,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利用多媒体给予明确的启发,无疑减少了思维发展难度,缩小了思维时空,削弱了思维价值。而还有的老师在教学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时,将题中的关键词或句子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的教师用不同的声调或不停地闪动,吸引学生注意,结果减少了学生搜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时间,缩短了学生将问题提供的数学信息经过大脑过滤分析的过程,削弱了数学问题中蕴涵的思维价值。
  三、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但谨防“容量过大”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又一个显著标志是:能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其优势有三方面:其一,能丰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观察、猜想和论证等,都可以通过它创设一定的教学背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其二,能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进行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学习。其三,能将数学问题进行适度的横向变式或纵向变式。要将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稍作变化,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快速地得到一个新的命题,如图形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整合进行内容既要适量又要适度。一节课输出的信息量,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学生的转化运用能力。而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整合教学内容时,往往知识容量过大,致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囫囵吞枣,就是边学边丢;不是“雾里看花”,就是超时拖堂。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数学学习软件日趋丰富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数学教学优势有利于得到体现。同时,“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所以,数学中借助计算机开展,正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为了适应新课改,青年教师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和课件的制作,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教师们一致认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课堂教学优化,产生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应用不当会有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谨防“华而不实”、“削弱思维”、“设限过多”、“容量过大”、“缺失活力”“只为看点”。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之后新知识的掌握,练习课无疑是一种好的措施,  那么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呢?根据教学经验,笔者以为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掌握几点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二是练习要体现趣味性,三是由易到难,四是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五是要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趣味生活实际创造  一节新课后,就需要适当的练习来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对所学知识得以加深记忆,深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军训期间,得知我们班9月8日即为我们班刘浩东的生日,想到李校长在会上的话,我想应该为孩子过生日,时间很紧,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但是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亦是主人,请主人们来办会怎么样呢?我这样想。  9月6日是我们班选班干部的日子,选举完毕,我提出了根据实际需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生日筹建会,同学们热情很高,有的推荐,有的自荐,哇,人数还真不少,这么多热心同学,经过举手表决,生日籌建会成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任务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型的老师”成了幼儿教师即将面临的现实要求。我园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引领下,于2007年10月申报了甘肃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石化城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这不仅是幼儿园新一轮的工作重点,也对教师提出了个体努力的发展方向。  然而,课题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发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痛并快乐着。说它痛
【摘要】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的广泛性、主动性 灵活性、敏捷性、新颖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
现在孩子们渴望着师生平等,不希望老师高高在上。有了平等的观念,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形成。  1 学生口语能力低的根源  ⑴ 自身因素:由于少不经学,故许多学生总认为自己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很少,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在想表达某个意思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语法上,生怕语法错了便不成为英语而闹笑话.,因此没有勇气没有胆量开口说。在大多数情况下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需要重点培养。本文针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于分享一些教师教学、学生写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是让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有所大幅度的提高。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
【摘要】通过体育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来提高学生们和体育教师的亲和力,可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不良态度,应用文献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育教师的亲和力对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体育教师的服饰,言语,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师亲和力小学生学习态度    体育学科教育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创新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数学课创新精神学生    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性,它能为
政治选择题以试题的灵活性,知识的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已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在全国及各省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选择题的解答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政治成绩。本文就近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选择题类型及解法进行如下探讨。  一、引言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近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的创新,才能摸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在课改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就如何实现语文教学转变,提出以下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创新   一.改变观念。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似乎老师只有高高在上,才算符合身份和地位.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双方是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特别是在语文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