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表面化学预处理对界面区组分梯度分布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Ⅱ:骨料化学预处理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

来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uy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化学预处理的方法对骨料表面进行活化和粗糙化处理 ,研究了处理后的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骨料经不同的酸处理后,混凝土的强度、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线性变形区的范围和弹性模量等均明显提高或扩大,说明用酸处理骨料表面是有效的.但用 NaOH处理无效,甚至对混凝土的界面结构和力学行为产生负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教职工糖尿病(DM)患病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和有关危险因素,为今后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线索,我们对该校教职工1992~2000年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为了加强对高校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于2001年10~11月对广州地区16所高校进行了监督监测.
针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对强度要求较低,对抗渗要求较高的情况,用低成本的含石粉机制砂,配制出了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P8的泵送混凝土。试验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2%-14%时,配
通过对轨枕生产过程中实行低温蒸汽养护时遇到问题的研究,作出改进轨枕养护的设想,并经过试验对设想进行验证,提出了轨枕养护的新方法.
混凝土浇筑宜连续不间断进行,以避免出现削弱结构受力性能及变形特征的施工缝。传统的施工缝位置一般留于"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之部位,此法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针对这种情况,
为研究钢丝网RPC的增强效果,分析了钢丝网RPC的组分特点和作用机理,指出了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是影响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钢丝网RPC界面粘结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