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廣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协作基地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培育路径和测评设计的研究子项目——《周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研究测评》成果
摘要:初中思品课教学要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重视课堂活动,提升学科能力,克服死教书本,机械训练的倾向,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思品课的学科素养势在必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运用周记资源,更好的针对学生实际,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相关德育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周记;语言表达能力;学科素养
一、周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在思品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品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社会上还是用成绩这杆标尺来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通常以来班级成绩的优良来衡量思品教师教学成果的成败,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由于思品课课时安排的现实局限性,思品教师面对巨大的社会、考试压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对学生应试技巧的训练,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实现。久而久之,思品教师的教学工作与思品课通过时事点评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初衷逐渐背离甚至无法长久的坚持下去。“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思品课程目标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2 年 5 月 29 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要求“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为进一步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广州市思品科中考试题除了选拔性考试中必有的基础性和学科特有的思想性与时代性之外,考查的方向越来越注重生活性和开放性。这向思品老师传递一条重要信息:初中思品课教学要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重视课堂活动,提升学科能力,克服死教书本,机械训练的倾向,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思品课的学科素养势在必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特别是七、八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与人交往,而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最困惑和最实际的问题。
周记是学生生活实际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从中可以窥探出学生关注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的问题在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并涉及与人交往问题(与父母、老师、异性的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的压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等),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如诚信、理想、自我保护、公平与正义等);而这些都在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所涉及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思想品德课的宗旨之一。学生周记中的疑问和具体的事例,是学生真真实实存在的客观问题,用这些来进行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在思品课上运用周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在中学阶段实施交流与表达能力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但是,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是否深刻,表达是否有效,是否传递正能量,这是教师必须正面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表达能力的评价”的课题,以更好地引导学会学会说话,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在第一年做班主任期间,有一次见到一篇周记刚好跟接下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有联系,在经过学生的允许后,我把这篇周记用到了我的思想品德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此我对于如何把学生周记运用到思想品德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并且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九年和作为科任教师的三年时间里里,坚持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积累了大量素材。本文通过周记在思想品德中运用的依据、原则和效用来反思与总结笔者的十多年探索。希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更好的针对学生实际,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相关德育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广义周记的类型
随笔。文体不限。散文、杂感、书信、评论、诗歌,无一不可,篇幅可长可短。周记关键在于了解学生,让学生愿意去写,如果限制字数,有太多规定的话学生会有抵触情绪。没什么规定反倒学生写起来没什么压力,会写多而真实。班主任应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周记保密,未征得本人同意,不得随便传阅;周记不评分,也不作为衡量品德表现的依据,用于教学时,均不出现学生的真实姓名,用***代替。这样,学生就消除了顾虑,轻装上阵,乐意在周记中敞开心扉,剖露心迹。
时事点评。学生就时事进行评论,分为四部分:新闻回顾、表明观点、说明理由、阐述做法,可以作为作业;做PPT,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点评展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主题作业展示。老师根据所上的课本知识,选出思想品德的一些核心词,如“珍爱生命”“诚信”等(老师规定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围绕这些核心词做一份主题展示作业,在班里进行展示,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随笔周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导入新课 如刚进入初中时,学生在第一篇周记中提到:“到了五中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我对新校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希望可以尽快熟悉,开始我的初中生活”。我就用这篇周记中的这句话导入了初中思想品德的第一课第一框内容——新学校,新同学。学生都带着这份对新学校的好奇和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开始了初中第一节思想品德课。学生对这篇周记很感兴趣,后面的讨论也能围绕这篇周记,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创设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周记虽说文体不限,但大部分学生会以记叙的方式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可以为思想品德的教学创设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探讨时更有话可说,讨论的更加积极:
如有个学生的周记中写道:“老师,我想跟你说一些事情,我喜欢我的奶奶,但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父母,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只有奶奶爱我,我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奶奶说,而和父母却没什么说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早上是奶奶帮我煮早餐,我去上学了,而爸爸妈妈还在睡觉,我晚上已经睡了,他们很多时候还没回来,其实即便他们回来,我和他们也没什么交流,就是大家一起吃饭,很少说话,说话也是在教育我,批评我,上星期五的家长会我妈妈迟到了10分钟,我很生气,我觉得他们很不关心我,家长会也迟到,我回去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我讨厌他们。”
见到这篇周记,我把这篇周记做了适当的修改,创设了一个“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这样的情境,然后提了两个问题:第一,出现沟通问题是什么原因?第二,如何解决?让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各自的看法,在他们发表意见时,我让他们换一个角度,扮演这个学生的母亲,针对目前这种状况说一说母亲的想法和期望。在学生的讨论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与父母交往的技巧和沟通的方法。课上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应该也可以解决了。
3.作为探究主题 用作教学过程中的讨论话题,结合课程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辩论探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有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爸妈、老师好像你们全部的人都说早恋影响学习,不应该早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我好像很喜欢我们班的***,这个男生很出色,成绩也很好,是一个很上进的男生,我见到他脸就会红,但是有会偷偷的关注他,想见到他,我有点害怕这种感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我想我不应该告诉他,但是这种感觉怪怪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我该告诉他吗?”我把“喜欢异性同学现象”作为探究主题,让学生们从“现象”“原因”“做法”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很好的对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三课的第二框题“男生?女生”的知识进行了落实并拓展。
无论是把周记作为导入、创设情境还是探究主题,学生在写周记,讨论周记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写的多了,文笔得到了锻炼;说的多了,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做了调查,大部分写过周记的同学认为写周记最大的收获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实验对比 通过两个实验班的对比,一直写周记的班的学生在思品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学生比较积极,更勇于和善于表现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小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阐述问题时更有条理和逻辑性;在问答题答题时,语言表达更有条理,在月考和其他思品测验中问答题的得分高于不写周记的对比班2-3分。
事实证明,周记的写作和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3]郭元祥《教師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 (6), 33-37
[4]林顺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5]范兆雄主编《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
[6]张焕庭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8]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
[9]郭月《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08, 12.
[10]吴勇《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探索2007 (1) .
[11]于云荣《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摆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
[12]闫承友《周记教学——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教育论坛2009.4
[13]魏剑飞《论学生周记在教育教学中的功用》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9
[14]辛治国《周记的魅力》思想品德课教学2009.3
[15]张明国《用主题周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8
[16]徐厚权《巧用周记促交流——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资源的开发》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09.(52)
[17]任传凤、孙传宝《用心理周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8]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1-4.
[19] 赖志奎 方善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P6-7.
[20]韩德梅.《运用周记与学生谈心》[Z]. 四川:绵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510000)
摘要:初中思品课教学要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重视课堂活动,提升学科能力,克服死教书本,机械训练的倾向,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思品课的学科素养势在必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运用周记资源,更好的针对学生实际,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相关德育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周记;语言表达能力;学科素养
一、周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在思品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品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社会上还是用成绩这杆标尺来判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通常以来班级成绩的优良来衡量思品教师教学成果的成败,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由于思品课课时安排的现实局限性,思品教师面对巨大的社会、考试压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对学生应试技巧的训练,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实现。久而久之,思品教师的教学工作与思品课通过时事点评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初衷逐渐背离甚至无法长久的坚持下去。“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思品课程目标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2 年 5 月 29 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要求“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为进一步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广州市思品科中考试题除了选拔性考试中必有的基础性和学科特有的思想性与时代性之外,考查的方向越来越注重生活性和开放性。这向思品老师传递一条重要信息:初中思品课教学要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重视课堂活动,提升学科能力,克服死教书本,机械训练的倾向,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思品课的学科素养势在必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特别是七、八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与人交往,而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最困惑和最实际的问题。
周记是学生生活实际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从中可以窥探出学生关注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的问题在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并涉及与人交往问题(与父母、老师、异性的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的压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等),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如诚信、理想、自我保护、公平与正义等);而这些都在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所涉及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思想品德课的宗旨之一。学生周记中的疑问和具体的事例,是学生真真实实存在的客观问题,用这些来进行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在思品课上运用周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在中学阶段实施交流与表达能力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但是,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是否深刻,表达是否有效,是否传递正能量,这是教师必须正面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表达能力的评价”的课题,以更好地引导学会学会说话,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在第一年做班主任期间,有一次见到一篇周记刚好跟接下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有联系,在经过学生的允许后,我把这篇周记用到了我的思想品德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此我对于如何把学生周记运用到思想品德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并且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九年和作为科任教师的三年时间里里,坚持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积累了大量素材。本文通过周记在思想品德中运用的依据、原则和效用来反思与总结笔者的十多年探索。希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更好的针对学生实际,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相关德育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广义周记的类型
随笔。文体不限。散文、杂感、书信、评论、诗歌,无一不可,篇幅可长可短。周记关键在于了解学生,让学生愿意去写,如果限制字数,有太多规定的话学生会有抵触情绪。没什么规定反倒学生写起来没什么压力,会写多而真实。班主任应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周记保密,未征得本人同意,不得随便传阅;周记不评分,也不作为衡量品德表现的依据,用于教学时,均不出现学生的真实姓名,用***代替。这样,学生就消除了顾虑,轻装上阵,乐意在周记中敞开心扉,剖露心迹。
时事点评。学生就时事进行评论,分为四部分:新闻回顾、表明观点、说明理由、阐述做法,可以作为作业;做PPT,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点评展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主题作业展示。老师根据所上的课本知识,选出思想品德的一些核心词,如“珍爱生命”“诚信”等(老师规定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围绕这些核心词做一份主题展示作业,在班里进行展示,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随笔周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导入新课 如刚进入初中时,学生在第一篇周记中提到:“到了五中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我对新校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希望可以尽快熟悉,开始我的初中生活”。我就用这篇周记中的这句话导入了初中思想品德的第一课第一框内容——新学校,新同学。学生都带着这份对新学校的好奇和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开始了初中第一节思想品德课。学生对这篇周记很感兴趣,后面的讨论也能围绕这篇周记,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创设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周记虽说文体不限,但大部分学生会以记叙的方式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可以为思想品德的教学创设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探讨时更有话可说,讨论的更加积极:
如有个学生的周记中写道:“老师,我想跟你说一些事情,我喜欢我的奶奶,但我一点都不喜欢我的父母,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关心我,只有奶奶爱我,我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奶奶说,而和父母却没什么说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早上是奶奶帮我煮早餐,我去上学了,而爸爸妈妈还在睡觉,我晚上已经睡了,他们很多时候还没回来,其实即便他们回来,我和他们也没什么交流,就是大家一起吃饭,很少说话,说话也是在教育我,批评我,上星期五的家长会我妈妈迟到了10分钟,我很生气,我觉得他们很不关心我,家长会也迟到,我回去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我讨厌他们。”
见到这篇周记,我把这篇周记做了适当的修改,创设了一个“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这样的情境,然后提了两个问题:第一,出现沟通问题是什么原因?第二,如何解决?让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各自的看法,在他们发表意见时,我让他们换一个角度,扮演这个学生的母亲,针对目前这种状况说一说母亲的想法和期望。在学生的讨论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与父母交往的技巧和沟通的方法。课上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应该也可以解决了。
3.作为探究主题 用作教学过程中的讨论话题,结合课程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辩论探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有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爸妈、老师好像你们全部的人都说早恋影响学习,不应该早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我好像很喜欢我们班的***,这个男生很出色,成绩也很好,是一个很上进的男生,我见到他脸就会红,但是有会偷偷的关注他,想见到他,我有点害怕这种感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我想我不应该告诉他,但是这种感觉怪怪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我该告诉他吗?”我把“喜欢异性同学现象”作为探究主题,让学生们从“现象”“原因”“做法”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很好的对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三课的第二框题“男生?女生”的知识进行了落实并拓展。
无论是把周记作为导入、创设情境还是探究主题,学生在写周记,讨论周记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写的多了,文笔得到了锻炼;说的多了,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做了调查,大部分写过周记的同学认为写周记最大的收获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实验对比 通过两个实验班的对比,一直写周记的班的学生在思品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学生比较积极,更勇于和善于表现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小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阐述问题时更有条理和逻辑性;在问答题答题时,语言表达更有条理,在月考和其他思品测验中问答题的得分高于不写周记的对比班2-3分。
事实证明,周记的写作和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3]郭元祥《教師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 (6), 33-37
[4]林顺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5]范兆雄主编《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
[6]张焕庭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8]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
[9]郭月《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08, 12.
[10]吴勇《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探索2007 (1) .
[11]于云荣《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摆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
[12]闫承友《周记教学——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教育论坛2009.4
[13]魏剑飞《论学生周记在教育教学中的功用》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9
[14]辛治国《周记的魅力》思想品德课教学2009.3
[15]张明国《用主题周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8
[16]徐厚权《巧用周记促交流——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资源的开发》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09.(52)
[17]任传凤、孙传宝《用心理周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8]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1-4.
[19] 赖志奎 方善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P6-7.
[20]韩德梅.《运用周记与学生谈心》[Z]. 四川:绵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