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管线独立技术,通过分析变电站建筑管线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埋墙铺设”的管线布设方式进行了论证,探讨了更加适合变电站模块化建设和全生命周期维护的管线布置方式.将管线与围护墙体在物理空间上完全独立开,避免了两者之间的不利干扰,简化了各自的设计工作,施工安装工作更易于开展,并且将管线系统内部进行归类,将动力照明、火灾报警和智能辅助三类管线设置于各自独立的母线槽内,并对于线槽排布走向进行了规划与整合,由此实现了变电站建筑设备管线系统的综合效能的提升.
【机 构】
:
扬州浩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210096;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江苏仪征 211400;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管线独立技术,通过分析变电站建筑管线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埋墙铺设”的管线布设方式进行了论证,探讨了更加适合变电站模块化建设和全生命周期维护的管线布置方式.将管线与围护墙体在物理空间上完全独立开,避免了两者之间的不利干扰,简化了各自的设计工作,施工安装工作更易于开展,并且将管线系统内部进行归类,将动力照明、火灾报警和智能辅助三类管线设置于各自独立的母线槽内,并对于线槽排布走向进行了规划与整合,由此实现了变电站建筑设备管线系统的综合效能的提升.
其他文献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难把控,为确保周边环境及基坑工程的安全进行,以广佛环线大源站明挖基坑为依托展开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理论设计+预先监测+动态加固”的施工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深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应将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列为工作重点;(2)在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及开挖顺序的设计过程中,“理论设计”往往与现场情况有区别,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既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还要擅于在设计基础上寻找异常问题;(3)做好监控量测,才能做到对风险的把控,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4)采用“
将轻质材料(能浮于水)制成多孔蜂窝状,蜂窝状孔除了有助于植物根系的附着外,同时有利于微生物的挂膜,植物、植物根系和微生物膜团形成一个综合生态场.先在轻质材料上钻孔(往往不钻穿),植物栽种前,在轻质材料浸水面上培养驯化微生物菌膜,后在其背水面栽培湘南典型的水生植物,通过微生物菌膜与栽种植物所形成的综合生态场的综合作用,净化污染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在该人工生态场上中湘南典型的水生植物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水芹、狐尾藻6种植物的成活率在80% 以上,70 d的生长量均超过10 kg鲜重/m2,对污染水体具
近年来,各城市应急水源地工程建设较多,为改善水源地水动力情况,以某市拟建设的应急水源地为例,以二维水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水体流速和换水周期两个比选条件准确、快速地优化出较为合理的引调水方案.结果表明:四种方案下,水源地流速情况和平均换水周期差别不大,整体换水周期有所不同,其主要取决于死水区处水体的置换情况;当两个进水口设置在盛行风向的垂直风向上同时进水,并开启上风向处的出水口时,应急水源地水体置换的效果较好.
分析了无锡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现状,结果表明:无锡市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整体较好,但还存在部门区域缺乏协同参与、共享信息平台不完善、水质监测频率偏低、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建立健全多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水源地信息共享平台,增加水质全分析监测频率,加强评估结果应用与反馈等建议,以确保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工作有效开展.
市政道路井盖周边病害问题比较普遍,深入分析得出病害并非单纯因施工质量不佳所致.对竣工道路进行回访,针对井周病害归纳诱因,将重点从施工因素以外的角度探寻综合治理对策,即从规划设计、推广新材料研究,监督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提出综合具体建议提供参考.
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安顺市6个县(区)开展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分析判定水环境承载状态,识别水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和时段,采取了加大重点领域节水力度、强化城镇生活污染减排、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注重水环境承载力与寻找“和谐平衡”的结合等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提供服务和指导,以期对安顺市生态资源平衡发展有积极作用.
依据2004~2013年漕河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T值图解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该水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漕河常州段水质整体上变化不明显,27组分析结果中,15组无明显升降趋势(55.56%),但漕河常州段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均下降;从空间上看,漕河常州段溧阳区域有机污染较金坛区域严重.
黑臭水体反弹是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研究如何彻底消除黑臭水体,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在原位治理前提下,采用磁絮凝技术去除污染物,降低水体黑臭程度;然后通过新型碳纤维生态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持续改善水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底泥改良后可以有效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磁絮凝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物削减具有显著效果,对黑臭水体的SS、COD、氨氮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8%、52.4%、20.5% 和66.2%;碳纤维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修复黑臭水体效果最佳,水体透明度由15 cm上升至48 cm,对COD、
针对贵州岩溶山区水资源存在“二元三维”的特点,降水丰富;山高水低、人居分散,供水工程技术难度大、建设费用高而收益小.且随着岩溶山区农村供水保障条件的变化,工程性缺水问题趋缓,但岩溶干旱问题仍不容忽视,为此,提出了应加强对农村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服务,加强耕地土壤持水能力和经济蓄水设施的建设,注重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大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生产效益保障农村用水需求,以适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对实际工程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中的室外埋地综合管沟内部进行施工图前数值模拟研究,旨在对综合管沟内温度场进行仿真还原,以研究其内各管路管线敷设方式及条件.并进一步利用数值技术对综合管沟内各种敷设情况进行模拟,以拓展研究室外综合管沟敷设方式与其内通风量的关系.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综合管沟内发热电缆电功率升高,为了保证检修人员正常操作,需按一定规律增加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