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秋季以来。滞销已久的苹果苗突然紧俏起来,且“身价”一路走高,原因何在呢?主要是苹果价格看好,果农栽果树热情高涨所致。据粗略统计,2007年的苹果价格较2006年上涨了1/3以上:直径75毫米以上的红富士每千克收购价3.0-5.0元,就连榨果汁用的残次果也涨至1.4-2.0元/千克。果价高引发了栽果树热,苗价也就见涨了。这热里面大体有3种:一是政府,趁热打铁,借栽果树调整产业结构;二是果农,市场好就扩大种植面积;三是眼热苹果卖钱的人,也栽点发财的摇钱树。笔者亲身参与了这次栽果树热,但觉得里面有些问题还需要大家慎重对待,不能盲目发展。下面就当前发展苹果问题谈几点意见:
1、瞅准大市场。作好长远规划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果树定植后见效还需几年时间。而几年后的市场怎样变化却很难预测,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火呢?这就是个未知数了。所以发展不能盲目,要作长远考虑。
1.1因势利导,搞好服务
有些地区政府为了搞政绩,一看群众有热情就大上,统一规划,统一栽植,上规模、上面积。下达硬性任务,强赶鸭子上架,结果面积有了,政绩也暂时有了,群众却不管理,过个3、5年一挖了之,劳民伤财没效益。发展苹果要从实际出发,政府引导性的搞好服务,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苹果发展提供宽松环境,激发农民的栽果树热情,诱导其自觉发展苹果产业,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因为“强扭的瓜毕竟是不甜的”。
1.2选准品种。搞好早中晚热配套
就目前来看,栽植富士的还是占到多数,且偏重矮化,基本符合市场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有少量栽植秦冠的。据说主要是看好今年果汁厂的收购价。加之秦冠作务容易、产量高,就算卖给果汁厂也很划得来。不过等到你的秦冠挂果时果汁厂是否还有今年的价格就很难说了,这种做法风险较大。笔者并不反对果农栽植秦冠,但建议秦冠最好作授粉树栽植,不宜作主栽品种,尽管秦冠现在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毕竟品质各方面都较差,长远看来最终还是淘汰品种。从成熟期看,我省目前的整体情况是晚熟比重偏大,早中熟不足。后期市场压力大,前期空缺。建议主栽晚熟品种,以2001富士、岩富10号、粉红女士为主,适当增加中熟品种凉香、嘎拉,早熟以美国8号、藤牧1号为主。早中晚熟比例以10:20:70为宜。
1.3立地条件,必须是苹果优生区
实践证明,非适生区的苹果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现在发展苹果不能再像前些年一样一哄而上,必须考虑立地条件是否适宜苹果生长,是否能产出优质果,这是先决条件。渭北地区是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但也不是全部的渭北都是,离河床较近的川道就不适宜苹果生长,所以河川地不宜栽植苹果。
2、苗木调运要慎重
苗木最好是自育自栽,可靠性好、成活率高,没有条件的可就近或外地调运,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严格质量要求,谨防上当
笔者在调苗过程中发现好多育苗户用果汁厂退下来的苹果实生种子作基砧育苗,而且这类苗子占相当大的比例,据说最近果汁厂的苹果种子已经供不应求,育苗户都在排队购买。大家在调运苗木时千万要小心,坚决杜绝基砧为苹果实生子的苗木,防患于未然。另外苗子一定要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要求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矮化苗中间砧长度应在25至30厘米之间,最好选用无病毒苗。
调苗要有技术人员把关,苗木必须逐个验收合格。并要签订好售苗协议书。为保险起见,一定要和售苗单位签订好苗木质量保证合同,一旦有问题可依据合同条款解决。
2.2规范包装,及时运输
远距离调运苗木必须有恰当的包装运输办法,以确保苗木质量和栽植成活率。
苗木起挖后剪掉约2/3叶片以减少水分蒸腾,装车前用泥浆蘸根,并对所有苗子挂上标签,注明品种、产地、规格等,分类存放,并用编织袋将根部全部包严。
苗木每捆最多50株,用草绳扎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损伤。车底应以草袋片铺垫,防止磨损干皮,每车运苗量不宜过多,装好后用草帘包苫,防止风吹日晒。长途运输时,应洒水淋湿苗木,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运输速度要快,避免途中周转,防止苗木风干。
2.3适时假植
运到后未能及时栽植或未栽完的苗木,必须进行假植。①覆盖法:短期假植时,可用苫布或草帘盖严,并在其上洒水。也可挖浅沟,用土将苗根埋严;②沟槽法:长时间假植时,可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挖出深0.8-1.0米、宽1.5-2.0米,长度视需要而定的沟槽,将苗木分类排码,树梢偏向顺风方向,苗木斜排于沟中,然后用细土掩盖根部,依次层层码放。不得露根。若土壤干燥时,应浇水保持树根潮湿。越冬假植时最好将苗干全部埋入土中,或用草帘全部覆盖。
2.4注意事项
调苗前应先去苗圃实地考察,并提前预定。苗木不能早挖。以运输前起挖最好。跨省调运时必须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后方可调运,并做好苗木检疫,严禁在疫区调苗,防止将果树检疫对象带入。
3、栽植要规范
3.1连时栽植
苹果栽植时期以苗木根系最后1次生长高峰期(9-11月)最为合宜。此时雨水充足,温度适宜,避开了冬春的低温干旱,伤根恢复快且易发新根。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3.2选择适宜的株行距
矮化或短枝型果园667平方米栽55-66株,适宜株行距为2,5-3米×4米:乔化园667平方米栽27-44株,适宜株行距为3-4米x5-6米。注意南北行栽植。
3.3合理配置授粉树
富士系授粉树选用秦冠、粉红女士、嘎拉等,按主栽品种的20%配置。小型果园采用中心式配置授粉树,大果园按行列式整行或整列配置。
3.4挖好定植沟
按行株距挖深宽各0.8-1.0米的栽植沟穴,底层填上厚30厘米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腐熟有机肥(每坑填入25-50千克)、磷肥或二铵(1.5-2.5千克)混匀后回填沟中,待填至距离地面20厘米时,灌透水,沉实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3.5规范栽植
在栽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各30厘米的栽植穴,将苗木扶正放入穴中央(注意纵横成行),舒展根系,边填土边提苗并踏实(注意:矮化苗中间砧入土深度以1/3为宜)。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浇水,渗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4、管理要科学
栽植后要尽快制定管理目标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特别是树形的培养,必须从栽植定干起选定正确的目标树形,避免挂果后又再次大改形。
4.1合理选配目标树形
早期正确选择树形可使以后的果园管理少走弯路,增加效益。就目前来看,较为适宜的树形方案如下(以富士为例):短枝富士/M26中间砧双矮树,667平方米111株,宜采用主干形;红富士/M26中间砧中庸树,667平方米95-111株,宜细长纺锤形;红富士/M26中间砧偏旺树,667平方米80-95株,宜自由纺锤形;红富士/乔化砧:667平方米56株的用二主枝高干开心形,667平方米27株的用三主枝中高于开心形;短枝富士/乔化砧,667平方米66株,采用四主枝低干开心形。
4.2注重深翻扩穴
新栽幼树必须重视深翻扩穴,可结合施基肥,自栽植坑外缘逐年向外深翻,深度0.8-1米,直至全园翻完。
4.3注重早期拉枝
有的果园早期不注重拉枝,树形紊乱,多年不挂果,效益低下。幼树一定要抓好早期拉枝,通过拉枝尽早把骨干枝的角度拉开,把辅养枝拉平;对背上枝、竞争枝实行摘心和扭梢,或者用拿枝法使其变成斜向生长,并通过对辅养枝环剥、环割促使短枝成花,早日进入结果期。
4.4合理间作,留足树盘
笔者在好多果区看到幼园间套小麦、玉米且未留营养带,导致幼树生长缓慢、推迟挂果甚至死亡。幼树合理间作,必须留出足够营养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新栽树最少要留出l米见方的树盘,并随树冠扩大每年向外扩展,行间不种高秸秆玉米及对树体生长影响大的小麦等作物。
1、瞅准大市场。作好长远规划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果树定植后见效还需几年时间。而几年后的市场怎样变化却很难预测,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火呢?这就是个未知数了。所以发展不能盲目,要作长远考虑。
1.1因势利导,搞好服务
有些地区政府为了搞政绩,一看群众有热情就大上,统一规划,统一栽植,上规模、上面积。下达硬性任务,强赶鸭子上架,结果面积有了,政绩也暂时有了,群众却不管理,过个3、5年一挖了之,劳民伤财没效益。发展苹果要从实际出发,政府引导性的搞好服务,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苹果发展提供宽松环境,激发农民的栽果树热情,诱导其自觉发展苹果产业,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因为“强扭的瓜毕竟是不甜的”。
1.2选准品种。搞好早中晚热配套
就目前来看,栽植富士的还是占到多数,且偏重矮化,基本符合市场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有少量栽植秦冠的。据说主要是看好今年果汁厂的收购价。加之秦冠作务容易、产量高,就算卖给果汁厂也很划得来。不过等到你的秦冠挂果时果汁厂是否还有今年的价格就很难说了,这种做法风险较大。笔者并不反对果农栽植秦冠,但建议秦冠最好作授粉树栽植,不宜作主栽品种,尽管秦冠现在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毕竟品质各方面都较差,长远看来最终还是淘汰品种。从成熟期看,我省目前的整体情况是晚熟比重偏大,早中熟不足。后期市场压力大,前期空缺。建议主栽晚熟品种,以2001富士、岩富10号、粉红女士为主,适当增加中熟品种凉香、嘎拉,早熟以美国8号、藤牧1号为主。早中晚熟比例以10:20:70为宜。
1.3立地条件,必须是苹果优生区
实践证明,非适生区的苹果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现在发展苹果不能再像前些年一样一哄而上,必须考虑立地条件是否适宜苹果生长,是否能产出优质果,这是先决条件。渭北地区是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但也不是全部的渭北都是,离河床较近的川道就不适宜苹果生长,所以河川地不宜栽植苹果。
2、苗木调运要慎重
苗木最好是自育自栽,可靠性好、成活率高,没有条件的可就近或外地调运,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严格质量要求,谨防上当
笔者在调苗过程中发现好多育苗户用果汁厂退下来的苹果实生种子作基砧育苗,而且这类苗子占相当大的比例,据说最近果汁厂的苹果种子已经供不应求,育苗户都在排队购买。大家在调运苗木时千万要小心,坚决杜绝基砧为苹果实生子的苗木,防患于未然。另外苗子一定要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要求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芽子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矮化苗中间砧长度应在25至30厘米之间,最好选用无病毒苗。
调苗要有技术人员把关,苗木必须逐个验收合格。并要签订好售苗协议书。为保险起见,一定要和售苗单位签订好苗木质量保证合同,一旦有问题可依据合同条款解决。
2.2规范包装,及时运输
远距离调运苗木必须有恰当的包装运输办法,以确保苗木质量和栽植成活率。
苗木起挖后剪掉约2/3叶片以减少水分蒸腾,装车前用泥浆蘸根,并对所有苗子挂上标签,注明品种、产地、规格等,分类存放,并用编织袋将根部全部包严。
苗木每捆最多50株,用草绳扎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损伤。车底应以草袋片铺垫,防止磨损干皮,每车运苗量不宜过多,装好后用草帘包苫,防止风吹日晒。长途运输时,应洒水淋湿苗木,选择荫凉处停车休息。运输速度要快,避免途中周转,防止苗木风干。
2.3适时假植
运到后未能及时栽植或未栽完的苗木,必须进行假植。①覆盖法:短期假植时,可用苫布或草帘盖严,并在其上洒水。也可挖浅沟,用土将苗根埋严;②沟槽法:长时间假植时,可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挖出深0.8-1.0米、宽1.5-2.0米,长度视需要而定的沟槽,将苗木分类排码,树梢偏向顺风方向,苗木斜排于沟中,然后用细土掩盖根部,依次层层码放。不得露根。若土壤干燥时,应浇水保持树根潮湿。越冬假植时最好将苗干全部埋入土中,或用草帘全部覆盖。
2.4注意事项
调苗前应先去苗圃实地考察,并提前预定。苗木不能早挖。以运输前起挖最好。跨省调运时必须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后方可调运,并做好苗木检疫,严禁在疫区调苗,防止将果树检疫对象带入。
3、栽植要规范
3.1连时栽植
苹果栽植时期以苗木根系最后1次生长高峰期(9-11月)最为合宜。此时雨水充足,温度适宜,避开了冬春的低温干旱,伤根恢复快且易发新根。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3.2选择适宜的株行距
矮化或短枝型果园667平方米栽55-66株,适宜株行距为2,5-3米×4米:乔化园667平方米栽27-44株,适宜株行距为3-4米x5-6米。注意南北行栽植。
3.3合理配置授粉树
富士系授粉树选用秦冠、粉红女士、嘎拉等,按主栽品种的20%配置。小型果园采用中心式配置授粉树,大果园按行列式整行或整列配置。
3.4挖好定植沟
按行株距挖深宽各0.8-1.0米的栽植沟穴,底层填上厚30厘米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腐熟有机肥(每坑填入25-50千克)、磷肥或二铵(1.5-2.5千克)混匀后回填沟中,待填至距离地面20厘米时,灌透水,沉实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3.5规范栽植
在栽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各30厘米的栽植穴,将苗木扶正放入穴中央(注意纵横成行),舒展根系,边填土边提苗并踏实(注意:矮化苗中间砧入土深度以1/3为宜)。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浇水,渗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4、管理要科学
栽植后要尽快制定管理目标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特别是树形的培养,必须从栽植定干起选定正确的目标树形,避免挂果后又再次大改形。
4.1合理选配目标树形
早期正确选择树形可使以后的果园管理少走弯路,增加效益。就目前来看,较为适宜的树形方案如下(以富士为例):短枝富士/M26中间砧双矮树,667平方米111株,宜采用主干形;红富士/M26中间砧中庸树,667平方米95-111株,宜细长纺锤形;红富士/M26中间砧偏旺树,667平方米80-95株,宜自由纺锤形;红富士/乔化砧:667平方米56株的用二主枝高干开心形,667平方米27株的用三主枝中高于开心形;短枝富士/乔化砧,667平方米66株,采用四主枝低干开心形。
4.2注重深翻扩穴
新栽幼树必须重视深翻扩穴,可结合施基肥,自栽植坑外缘逐年向外深翻,深度0.8-1米,直至全园翻完。
4.3注重早期拉枝
有的果园早期不注重拉枝,树形紊乱,多年不挂果,效益低下。幼树一定要抓好早期拉枝,通过拉枝尽早把骨干枝的角度拉开,把辅养枝拉平;对背上枝、竞争枝实行摘心和扭梢,或者用拿枝法使其变成斜向生长,并通过对辅养枝环剥、环割促使短枝成花,早日进入结果期。
4.4合理间作,留足树盘
笔者在好多果区看到幼园间套小麦、玉米且未留营养带,导致幼树生长缓慢、推迟挂果甚至死亡。幼树合理间作,必须留出足够营养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新栽树最少要留出l米见方的树盘,并随树冠扩大每年向外扩展,行间不种高秸秆玉米及对树体生长影响大的小麦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