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科素养关注社会热点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卷基本情况
  1.总体评价
  2018年烟台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坚持了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原则,体现了育人为本、普及历史常识、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等新课程基本理念。
  该试卷反映了课程的时代性,突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既强化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了课程理念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一份整体质量高、难易适中、图文并茂、素材多样的试卷。
  2.内容比例
  3.题型结构与分值
  全卷分为选择题(单选题)与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型,共28小题。1—25小题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26、27、28小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亮点特色
  (一)立足主干知识,全面考查基础
  试卷注重考查教材重点内容和主体知识,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初中历史学科的主要知识,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板块,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领域的内容。
  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主要有:
  (1)中国古代史:北京人、青铜器、老子和孔子等的思想、秦朝的政治制度、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科举制、唐朝的对外交往、宋代的科技成就、“闭关锁国”政策等。
  (2)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国革命道路、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海南岛经济特区等。
  (3)世界史:雅典民主制度、奴隶贸易、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新航路开辟、英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共产党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马歇尔计划、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等。
  试卷中试题选材多样,图文并茂。试卷既有图片、曲(折)线图、示意图这种直观的资料,又有诗歌、名著摘录等形式的文字资料;既有课内教材资料,又有课外文献资料。试卷也由此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態度与价值观。
  (二)突出学科素养,加强能力培养
  1.运用有效史料,培养获取信息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烟台中考历史试卷通过多个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加强了对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能力的考查。
  例如选择题第12题“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考查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解答此题,要注意提取材料信息,由“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表明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类似的还有第25、27题等,这些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2.多种方式叙述,培养正确时空观念。
  2018年烟台历史中考试卷中大部分试题都有明确的时间提示,或为直接的数字提示,或为历史概念呈现,以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以选择题为例,第8题“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考查了有关北伐战争的知识;第11题“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考查了有关重庆谈判的知识;第14题“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考查了有关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这些试题,学生只要根据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抓住时代特征,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另外,第17、19、22、23、25题也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学科素养。
  3.以知识为载体,侧重学习方法培养。
  例如选择题第5题: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①B.②C.③D.④
  此题在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意在指导学生要注重学习历史的方法——制作学习卡片(列表归纳法)。对重要的知识设计表格进行归纳,简明扼要,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识。
  4.考查学习主题,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初中历史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学习主题,能够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学习主题学习历史,能够整体把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2018年烟台中考历史试卷注重了对学习主题的考查,
  例如选择题第13题: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注重思想教育,体现立德树人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18年烟台中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如选择题第2题“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第11题“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这些试题的命制,使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特别是第27题,通过考查百家争鸣、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往、新航路开辟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让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些试题的命制都体现了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和功能。
  (四)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学的任务是判断过去,并且为了将来的世代利益而教导现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这说明历史学科要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以便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2018年烟台中考历史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方面做得比较突出。
  政治制度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问题、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大国崛起、对外交往等诸多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内容,成为2018年烟台中考历史试题的重要考点。其中第6、14、16、26题,涉及戊戌变法、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罗斯福新政等中外改革知识;第17题以“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切口,考查“海南岛经济特区”知识;第27题结合时政热点,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试题注重考查2018年周年大事。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第6题以“120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为题干,考查戊戌变法的影响。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第21题以“它发表于170年前,是第一部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26题以“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突破口,考查改革问题,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等知识。第28题以“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为主题,考查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了时代性,充分展示了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和魅力所在。
  三、复习策略
  (一)强化课标意识,突出主干知识
  中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因此,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解读课程标准是做好日常教学和复习的基础,是减负增效、提升效率的必由之路。研读课程标准不要停留在浅层次上,要细化解读,整合教材,注意挖掘隐性知识。历史教与学的内容必须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主要包括:
  (1)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2)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
  (3)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
  (4)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相近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原因的对比联系。
  (5)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
  (6)各个时期(时段)的阶段特征。
  我们要重视基础主干知识,明确知识概念间相互的联系、主干知识的结构体系,以此夯实基础。熟练记忆,吃透历史基础主干知识是有效备考的关键。有效复习主干知识,一是多看书,储备一定量的史实,使基础得以升华;二是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系统。
  (二)加强方法指导,构建知识框架
  在复习备考时,我们要做到:
  (1)抓“点”:概念准确到位,史实陈述清楚,阶段特征牢记,重要节点突出。
  (2)串“线”:找出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
  (3)铺“面”:掌握某一时期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4)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
  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历史时,我们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主要讲中国近代史,包括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史大事。学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我们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主要讲中国现代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进行的四次调整,中国共产党发展工业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等。同样,对于九年级的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也应该宏观掌握其主要知识脉络。
  我们要明确每一册书、每个单元、每一课的主要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初步形成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也只有这样,在遇到考查相关知识点的试题时,才能迅速快捷地定位,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三)增强史论意识,培养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中史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增强“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没有史料支撑知识点,是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补充典型、图文并茂的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原因、作用、意义、影响时,要改变只重结论(或观点)而忽视史实、过程的现象,要引导学生“论从史出”。教师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究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并通过对不同史实的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教师的讲解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剂。教师应着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材料论证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多以材料形式呈现,而材料解析类试题考查得最多的是分析原因(结果)的能力、材料论证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关注时事热点,科学制订计划
  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古知今,为现实服务。平时教与学中,我们要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命运、关注国家前途和世界的发展进步,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近年中考试题的特点。因此,备考时要注意时政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试卷命制前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反映国内外重大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容。关注2019年周年大事,要求师生在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树立“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的观念。另外,也要关注具有长效价值的重大社会热点,如政治民主化、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民生问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问题等。
  同时,我们也要科学制订阶段性复习计划和总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要以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为顺序,落实重要考点;第二轮复习要以考试说明中专题的顺序为主,加强专题复习,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视角,得出新的结论。
  总之,我们要通过整合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拓展思维,增强复习的实效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时间:2015年3月6日  场合: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  观点:一定要把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放在心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摘 要】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观察 感悟 分析 挖掘 心态 评价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给老师下了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三者中,他把“传道”放在了首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
案例: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去了一趟高静园。面对灿烂的春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精彩的话语。我甚为激动,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用美的语言描述着。之后,写话水到渠成。读着一段段精彩的语段,我沾沾自喜。  放学时,有位家长来接孩子,她看到讲台上的写话本,顺手拿了一本看看:“哟,这孩子真会写!”她又拿了一本:“写得差不多。”接着她连续翻了四五本,便不以为然地说:“哎呀,都写得一样嘛!”
【摘 要】“新课标”呼唤新型教师角色的出现。新课标下的师生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新课标下的教师应该随之调整角色,转变教法,转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本文就以上这几方面谈自己一些想法。  【关键词】新课标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行为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在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凡响,欢欣鼓舞者有之,茫然失措者有之,感到压力者有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多的是应该
【热点点击】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
如果说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抗争见证了一部分中国人处在半醒状态,那么,100年前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则让整个中华民族彻底觉醒了,并从此走上追求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道路。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从半醒到觉醒的奋斗历程,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题要点】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一、二、三单元讲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主要线索是国际关系的演变。这条线索贯穿教材始终,是本册教材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另外一条线索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史,主要涉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及它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查本部分知识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在复习时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挖掘。 
【摘要】笔者在探究求证的过程中,获得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许多启示,在与广大教师分享的同时,也向我们的教师提出建议:让“阅读”课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成为真正的,有效的阅读课。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目标放在对文字信息的解读上,最终实现以文字信息结合思维活动来理解和运用文字信息,这样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 阅读的回
深度贫困乡镇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产业发展的滞后是最大的短板,也是之所以成为深度贫困乡镇的主要原因。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产业都是核心的内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深度贫困乡镇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产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障碍。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将规划与计划、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以体制机制作保障,用工业发展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循序渐进,才能
【摘要】本文从中职技工学校班集体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对技工学生在校适应期、分化期、毕业前夕的紧张期三个阶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学校的管理目标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任务管理,说明中职技工学校班级及班级中的个体应进行阶段性的管理。  【关键词】中职技工学校 班级 工作 阶段性管理    班级工作琐碎而繁杂,但它不是无章可循,在长时间的班级工作中,我发现,一个班集体,从其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