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积极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d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学校对学生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候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小學生在成长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班主任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德育方法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德育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能够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以六年级学生为例,通过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积极的人格教育,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人格教育;班级管理;德育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重视德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班主任在小学德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人格教育,能够使学生乐观、自信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开始逐渐进入青春期,在此阶段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成长问题,如不及时得到排解,会严重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当今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判断力,容易走偏。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格教育的意义
  在教育界对人格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出发角度不同,因此,对人格教育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从行为角度、心理发展角度还是成长角度出发,人格教育都应基于健康、积极的德育之上。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应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出发,通过针对不同学龄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人格教育。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在进行德育时,更加偏向于成长、道德、爱国和礼仪,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在进行德育时,主要倾向于对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矫正,帮助这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对人格基本健全的学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积极的引导。其中,健全的人格主要包括正确的评价自我、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三、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在开展人格教育时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途径单一
  目前,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由于管理事务较为繁重,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人格教育、德育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标准,导致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受到一定限制,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仅通过问卷调查、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人格教育,不利于班主任发现学生的问题,导致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过程中困难重重。另外,教师在开展人格教育时,主要采取的方式为说教的形式,过于理论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德育中。
  (二)对人格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由于小学高年级在日常学习中受到小升初压力的影响,很多文化课程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多接受一些文化知识,在教学期间任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德育课以及班会课等,导致班主任在开展人格教育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存在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学校、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较低,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忽略了学生人格形成、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成长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人格教育。
  四、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策略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人格教育中,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以身作则,通过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班主任身上的良好品质,从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动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以学校的教风为基础“敬业爱生,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从一而终,以学校校训“积极人格,出彩人生”为目标,健康成长。例如,班主任在开展人格教育时,在对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时,首先要以《规范》中的相关内容约束自己,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学习中。
  (二)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视程度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从小养成的性格、秉性不同,不同成长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人格教育过程中,因针对不同学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班主任应加强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从实际行动做到“敬业爱生”。例如,在开展人格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重点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并对内向、自闭的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健康、自信成长。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教育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为避免单一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在开展人格教育时,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对行为、思想、性格存在异常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防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良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还可以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播放青少年成长视频等,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学生成为笔友,使学生通过给教师写信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困惑等,班主任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表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德育。
  (四)利用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进行人格教育时,班主任可以利用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实践教学中,为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相关的教学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一训三风”,使学生真正理解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例如,通过以学校“一训三风”为主题,举办作文大赛,开展演讲比赛和绘画比赛等方式,使学生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方式,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另外,通过开展班会课,设立 “爱国主义教育”月、“学雷锋”月等主题,使学生歌唱国歌和《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分享身边助人为乐的小故事等,使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五、总结
  综上所示,在小学人格教育中,班主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近人格教育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但是,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德育工作时,由于教师教学途径单一、对学生人格培养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不顺利。为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班主任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利用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魏周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4.
  [2]黎飞玉.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8-89.
  [3]张爱萍.德育应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J].名师在线,2019(17):74-75.
  [4]张邦清.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07-409.
其他文献
【摘要】家校共育,让教育更有温度更高效,而家校矛盾若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更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本文利用“三段六步”法处理,可以妥善处理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冲突而引发的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家校矛盾;三段六步  学校的矛盾非常多,有校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更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今天暂不讨论校长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我们来看看老师
本报综合消息 6月14日,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捐助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帮扶当地村民及留守儿童系列公益活动在乐昌坪石举行,学校董事长莫道明教授出席。  当天上午,省实天河学校师生自发捐款共10万元设立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怀旧基金”捐赠仪式在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举行。该基金主要用于反馈曾哺育过当时坪石师生、以及支持研学基地建设的当地村民及其后代。在捐赠活动现场,此基金由10位领导嘉宾正式交接到
笔者常常把写作比喻成“带刺的玫瑰”。因为学生们特别害怕写作,就像带刺的玫瑰一样,虽然美丽,但是它扎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好作文,就要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知识。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我尽我的全力每天写作15个小时,太阳东升就起床,一直到午饭的时刻为止,除了喝咖啡以外,不吃任何东西。”的确,好的作品来之不易。写作难,学生怕。在学生中不是还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作文、作文,作死人”。可见学生
【摘要】开放办学,打破校门的壁垒,汲取社会德育资源,旨在提升教育发展空间和人才综合素养。立足于国内外教育变革的新趋势和我国目前阶段教育存在相对封闭的弊端,与之相对的是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开放办学。德育与人格塑造不可单依靠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熏陶也相辅相成。所以,学校要把育人的阵地向外延伸,充分借助学校以外的社会力量,共同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放性的德育途径是有机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各
本报综合消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重温党的历史,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红棉小学党支部在7月22日开展了“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一、重温历史,增强自信  九湖教育基地,即王氏大宗祠,是花县农民运动陈列馆。花县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就成立了“九湖自治会”“九湖自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绘本的运用应该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汲取营养,了解学生的智能潜能,注重学生间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小学阶段的儿童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更能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师、学生和课堂共同提升,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立足我国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有效运用绘本进行创意教学,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满足时代对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关键词】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多元
2020年注定是载入历史的一年,我们在经历整个过程,每天都在见证历史与演变。2020年的新冠病毒如祸从天降,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打乱了经济活动,也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侵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按照教育管理部门统一部署:远程授课,在线听课,居家学习成为教学的常态。   在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延期开学期间,面向全体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借助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语文阅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突破传统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入新的辅助阅读工具是必要的。本文就在语文阅读中引入思维导图进行探索,对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还从把握全文、掌握阅读技巧、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方面来辅助说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班主任是幼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幼儿日常所有琐碎事务,班主任在工作上要做到“亲”“严”“勤”“细”“带”。  【关键词】班主任;幼儿教育;工作;管理  幼儿园班主任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础,做好班主工作就是做好班级的管理和育人,管理和育人要讲究科学,讲教育规律。在三十年的教学教育工作中,笔者不断循环担任小班、中班、大班的班主任,即使幼儿的个性、行为、习惯不同,心理状态各异,作
一直关注“人民教育”公众号,前两天,欣喜看到相关讯息: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在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大会发言中提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深以为然。姚明同时非常朴素地表达出他作为一名家长的质朴心声:本身我就是家长,我对孩子是有一定体育运动要求的,要求她至少参加学校的一个体育社团。我的出发点很简单,一是锻炼身体;二是让她融入一个新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