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尾导结合处的转弯半径研究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799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流洞作为尾水洞使用可减少围岩开挖量,节省工期和成本,但尾导结合的布置方式会导致在下游尾水位较低时出现明满流交替现象,尾导结合处的转弯半径也会影响该处的流速和水深.采用基于特征线法和虚拟狭缝法的一维计算与基于VOF模型的三维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过渡过程中尾导结合处的转弯半径对流态和水深的影响.结果 表明,转弯半径越小,尾导结合处速度越大,甩负荷初始阶段流出调压室流量越大,调压室最低涌浪出现的时间越快,最低涌浪数值越小;有压流工况下的一维计算与三维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明满流工况下有一定的误差;尾导结合处转弯半径对明满流的波动范围及尾导结合处水深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目的 将广金钱草饮片的外在性状质量指标和内在限量质量指标相结合,建立饮片等级评价模型,为广金钱草饮片的等级标准及企业饮片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广金钱草饮片的外在性状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编码,以2020版《中国药典》中检查项的测定值与标准值(或标准值与测定值)的差值作为内在限量质量指标,将外在性状质量指标和内在限量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并划分等级;并以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所划分的等级进行判别分析验证;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三峡工程自2003年建库以来,通过科学调度,防洪调度水平不断优化,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根据三峡水库多年实际调度经验及科研成果,2019年对三峡枢纽调度规程进行修编,防洪调度细则得到进一步优化.依据1881~2015年宜昌站还原流量数据,对比分析了新旧调度规程下三峡水库防洪、发电、航运效益.结果 表明,根据新调度规程开展防洪调度,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水库多年平均拦洪量增加16.36×108m3,其中因中小洪水调度增加7.0×108 m3,因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增加9.36×108 m3;汛期时新调度规
基于2016~2020年仙女湖5个主要监测点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水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评价了仙女湖水质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仙女湖部分水质指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丰水期水体水质最差,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但均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TP、TN是仙女湖的主要污染因子.仙女湖水体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近年来呈逐年好转变化.
利用再生水可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但目前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仍偏低,不同地区城市的发展差异较大,如何推动再生水进一步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全国119个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探究目前制约我国城市再生水推广利用的关键因素,并对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再生水的利用主要取决于再生水管网建设和城市经济水平,二者是造成区域间再生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再生水对新水的实际替代量较少,致使水资源禀赋条件、城市用水水平、产业结构和价格因素与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性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针对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中注重培育全体教师的四大院花精神:塑强如“丁香”般勤劳奉献的品质,弘扬如“七叶一枝花”般团结奋斗的作风,发扬如“红景天”般坚韧顽强的精神,点亮如“百合”般圣洁高雅的形象,积极构建融合中医药文化的“四位一体”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
目的 探索《中医诊断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 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本课程“大医之德、大医之体、大医之术”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检测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结果 学生的中医自信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对知识的掌握更广更深.结论 结论《中医诊断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更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弊端,且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既能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也能为“德术一体”中医毕业生的培养模式提
针对极限学习机(ELM)沉降预测模型中随机权值和阈值导致部分节点无效的问题,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参数,构建基于改进粒子群-极限学习机算法的面板堆石坝运行期沉降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完建的面板堆石坝运行期沉降预测中.结果 表明,与未优化的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和统计回归预测模型的拟合预测结果相比,经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在测点上的拟合精度更高,且由于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后,极限学习机在满足精度条件下所需顸设的隐含层神经元数更少,这可极大地降低模型网络的复杂度,避免模型
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普遍存在“教”“学”两难的窘迫现状,使得如何培养中医药学习兴趣,掌握中医药学习方法,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力,形成中医药诊疗思维,成为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因此,针对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养生与防病等教学模块及内容,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训练系统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等多元化中医思维方式,活用中和思维、顺势思维、变易思维、求同思维及求异思维等中医思维方法,促使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体系特点,领悟中医哲学原理内涵,明辨中医基本概念逻辑关系,
针对超服役期渡槽结构运行的安全性问题,基于东村超服役期U形薄壳渡槽工程实例,提出考虑局部破损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原型充水试验成果和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超服役期U形薄壳渡槽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分析原型充水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可知,渡槽结构应力分布规律近似符合简支梁受弯规律,考虑局部破损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本规律一致,数值接近,考虑局部破损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行且结果较准确;现场试验成果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中,渡槽在不同水位下产生的应力与变形均较小,小于规范及设
从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目标与表现性评价的一致性角度阐释了表现性评价在《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评价中理论可操作性.运用研究中,将中医诊断学课堂学生随机分为训练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验证脉诊教学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性.以脉诊理论学习与实训练习的表现性评价方式作为评定指标,结果显示训练组与对照组在脉形、脉势、指感综合能力和总分上产生差距.结果 表明表现性评价的评价过程互动性、反馈及时性、教学互补性等特点恰好弥补了脉诊教学的不足,表现性评价在中医脉诊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贯穿始终,从而达到对中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