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型人才,而我们当前的分科教学阻碍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它对于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完整发展,教师的成功转型,课程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围绕多个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与思维,从而能更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多学科主题教学,确定一个主题,各个学科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另一种是单学科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学科为主导,所涉及到相关的学科知识,就可以借助其他学科进行辅助教学。笔者拟从融合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美术这五个学科来进行实施主题教学的探究并继续探究英语科与文科、理科、图音体电、社会文化时事等相融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希望藉此能为英语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型人才,当前学校的分科教学却阻碍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英语科加大了阅读量的要求,阅读难度不断升级,使我们英语的教与学也困在了瓶颈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它对于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完整发展,教师的成功转型,课程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笔者从中国期刊网中选取1997——2018 年有关跨学科教学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全部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843篇,其中核心期刊110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56篇,报纸7篇,会议论文9篇都是关于高等跨学科的文献,在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硕士论文73篇。从年份来看,2018年只有1篇,2017年有14篇,2016年有8篇,也主要是关于高校跨学科教学的研究,而关于基于核心素养下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几乎为零。笔者希望借着自己在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探究中能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科学化程度日新月异,科技产品,各种手机APP等推陈出新,高大上到载人飞船的制造与发射,普通到日常的科技小制作,这些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互助的综合成果,无法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来解决。而且现在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城市排污等,也是无法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来解决的,因为它们都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所以,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是非常渴求的而且这些人才应当具有比较强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且要开展跨学科的课程构建,发挥跨学科的育人功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追求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整合学科知识、实际生活及学生个人经验”。2016年,中学生核心素养的18项指标进一步强调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更突显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势在必行。
然而,传统分科教学成为了这些需求的“拦路虎”,各学科自成体系、各科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广大教师坚守自己的学科“精耕细作”,缺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精神,这种各自为战、缺少多学科合作教学的尝试,已难以满足此发展趋势,难以达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的目的了,教师们必须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解决复合性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整体化综合化的视野与思维,以便在新的情况下灵活地应变。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创设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多问题、跨学科、全方位的交往形式与情境,训练学习者的跨学科思维。
二、核心概念界定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 Worth) 在1926年的科学研究理事会上首次公开使用“跨学科”一词,他提出发展涉及两个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到20世纪60 年代,“跨学科”一词渐渐取代“相互作用”,在自然科学界、教育学界等广泛使用。
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在1989 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其他教育家也提出了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对之共同的解释是:跨学科教学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在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
跨学科主题教学,目的是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和隔膜,通过各种主题的形式来教学或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及发散思维。跨学科教学旨在优化学科间的融合与联系,它出发点不是综合某几个学科知识的内容与结构,而是以主题为中心的各学科功能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提供多学科视角和思维下解决问题的方式。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品格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更好地营造类生活的情境,跨学科就是英语教学中积极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英语是一个学科,但它首先是一门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它跟英语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关,以及与本国语言之间跨文化的异同之处,也就是说,英语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各学科之间又有它自身的纵向紧密联系,还有与横向关联学科的联系。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英语科教学所固有的特性,提到日程上来更是迫在眉睫。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跨学科主题任务的实践与探究
跨学科主题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多学科主题教学,确定一个主题,各个学科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另一种是单学科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学科为主导,所涉及到相关的学科知识,就可以借助其他学科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设置更多的平台让各有所长各有所爱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与进步。笔者拟从融合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美术这五个学科来进行实施主题教学案例的探究。
1.多学科主题教学案例
多学科主题教学,使英语学习超越了书本、超越了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在开放的时空中,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①“走进南站”跨学科主题教学。广州南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道石壁村,是学校所处社区之内的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首先,英语科可以编制一篇关于南站的阅读理解短文,在阅读前,可以利用听说任务,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眼中的“南站”,让学生了解“南站”的重要性及给人们带来便利或者了解建造“南站”的艰辛。数学科则编制一些计算客流量及速度等问题的相关题目来训练学生,也体现“南站”的重要性及中国科技的发达,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物理科可以设置有关摩擦与速度的问题,如何可以使高铁安全再提速,让世界的距离更近,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精神。而化学科则可以研究高铁对環境的影响,而我们作为“南站”人,要如何做才能让“南站”更美,如何保护“南站”,树立主人翁精神,也可以研究制作材料,知道我们国家科技的日新月异,不容别人小觑,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站在美术科的角度,可以让孩子们画出心中最美的“南站”,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发现“南站”的美,更深爱“南站”。而在音乐科,则可以发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让大家编写一首“南站之歌”,得以传颂。也可以舞出“南站”,编排一个“南站之舞”。
这样,设置各种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这种跨学科主题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对“南站”完整的认识,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南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跨学科主题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每个孩子都能发光,更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然后辐射开来。这种教学设计,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可以形成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校本教材。
②“How to lead a balanced life?”跨学科主题教学。这个主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对学生的很有导向作用。英语科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可以阅读相关篇章来了解如何过着均衡的生活,也可以听说入手,写作来输出。而化学科则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搭配,哪些食物更健康,并解答为什么。数学科则可以设置吃什么,如何搭配,吃多少等角度来考虑。美术科可以把健康食物搭配画出来。综合实践科,可以设置让学生设计一份健康的饮食菜单,并且举办一个美食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手好菜,健康的菜带回学校让大家分享,并出版一本健康饮食指南。这样既学习了“how to lead a balanced life”的知识,更懂得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让各有所长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才能,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能力。这种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很好地培育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③“Natural elements”跨学科主题教学。英语可以通过设置阅读或倾听篇章,也可以设计说说或写写的任务,来了解自然元素:水,树,电,动物等。而美术科是可以把这些自然元素画出来的,想更深入地进行德育教育的话,可以出版关于保护这些Natural elements的连环画来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数学科,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来设置应用题,基于当今人们是如何破坏这些自然元素,及破坏的程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自然元素真的濒临危险,很需要我们对它们的保护。而在化学科则可以探究这些元素的构成及对人类的贡献,特别是在探讨如何循环利用方面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样把学习融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是特别受学生们喜爱的,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不只是纸上谈兵,有目标就更有学习的动力。
④“Travelling”跨学科主题教学。就拿上海牛津版7B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中的France is calling来举例,英语科主要还是进行篇章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来带领大家去法国游一趟,不要局限于文章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上网查找法国有什么景点,住哪,有什么特色小吃,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具体花费多少,就做一份真正的旅游攻略,做一个真正的导游。数学科和物理科可以针对埃菲尔铁塔的客流量及承重等来设置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而化学科则可以与学生探讨埃菲尔铁塔的构造及如何维护这座铁塔能永保青春,与美术科结合就更容易操作了,让学生设计一张明信片,画出各自最美法国的景点,既结合了本单元的Writing,也展示了法国的景点,更多渠道地展现了学生的各自的才能。 2.单学科主题教学案例
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指的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有序地、有机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总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应该促进这种联系。因此,我们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将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作为指导思想,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渗透,使各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贯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①与文科相融合的主题教学。广州牛津版7A Unit 7 Poems这个单元可以很好地把语文科的古诗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古诗,并大量地朗讀我国优美的古诗,然后再大量地学习外国的诗歌,让学生在反复颂读、观察中发现中外诗歌的异同与优点,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下写出自己的诗歌,或者把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诗,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出来,让学生能真正享受中外诗歌的美。
而广州牛津版9B Unit 1 Great exploration The voyages of Zheng He(郑和下西洋),Listening中的Zhang Qian and the Silk Road,More Practice的Marco Polo,及Culture corner的Ferdinand Magellan可以与历史、地理联系起来。深挖郑和下西洋及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途经哪些国家,作出什么贡献并了解历史名人马可波罗及麦哲伦和他们的事迹及重要性,激起学生继续了解这些伟人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9A 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和7B Unit 6 Writing中班规家规的制定,这些内容可融入政治科,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办?如何向别人求助?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建议别人更容易接受?而对于班规家规的制定,告诉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政治角度来看为什么会有这些规矩,从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最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真正的“完人”。
②与理科相融合的主题教学。因为英语是文科思维,更着重于形象思维,更侧重感情表达、语言优化上,文科生在阅读文章时,一遇到讲科技经济的文章,一遇到抽象的文章就头痛,所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更加需要渗透理科的知识,以此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处理能力及动手能力、统筹谋划能力,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互补。
初中英语的大部分篇章要求计算年龄,到达或出发时间,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但越到高中、大学甚至社会,很多文章就会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所以理科思维的培养更必不可少。8A Unit 2 Numbers The king and the rice 讲述的是一个国王与一个聪明老人比赛下象棋,赌注是 “If I win the game, I’d like one grain of rice for the first square of the chessboard, two for the second, four for the third, and then double the amount for each of the rest of the squares.”意思是“如果我赢了,我就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方格里放一粒米,第二个方格里放二粒,第三个方格里放四粒米,然后剩余方格的每一个都是前一个数量加倍。”我们大部分文科生就像文中的国王一样,以为如果输了就只是一袋米的代价,谁知道,如果输了,把整个国家的粮食都给这个老人都不够。这都是因为我们英语科平时比较缺乏对于数据处理的渗透教学,所以数学的逻辑和数据的处理刚好弥补了我们英语科的不足。
9A 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Archimedes and the golden crown 讲述的是如何查出这个皇冠的真假,其中有一段关于阿基米德做验证实验的英文,“First, he weighed the crown and asked the king for some gold of the same weight. Next, he put two pots into two big bowls and filled both pots with water. He put the gold into one pot, and some water ran into the bowl. Then he put the crown into the other pot. This time, even more water ran into the bowl.”相信大部分文科生看完这段文字之后,可能真的晕倒在地上了,但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借助一下物理科的浮力实验来生动地演示给学生看,或者到物理实验室去动动手,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事实的真相。
化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当我们讲到9B Unit 3 The world is in danger就可把化学科知识渗透到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去,让学生们站在化学科的角度走进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会全球暖化?我们人类到底对我们的家园做了什么?让孩子们了解真正原因根源,就能更好地保护地球。而9A Unit 6 Healthy diet也可与化学科相融合,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每天吃什么,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而要吃什么才能真正对身体有好处。
③与图音体电相融合的主题教学。笔者认为,图音体电与英语学科是最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英语老师能好好地利用,这些学科是可以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并能很好地协助英语教学的,特别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美术科来说,英语每个单元后的Project都可以与美术联合起来搞活动,如海报,手抄报,明信片,连环画等的比赛。而英语科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因为每节课都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手段来吸引学生,而音乐的魅力也不小,现在孩子都爱音乐,我们可以每周一歌,教学生唱英文歌,不知不觉就把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表达渗透到孩子身上了。关于体育也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当有NBA,当有世界杯,当有奥运会时,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相关词汇与表达,了解世界各项体育竞技。 ④与社会文化时事相融合的主题教学。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认为“一个文化或社会成员所共识的文化知识体系以及据此对语言的反应对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是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把当今即时的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如在去年10月左右,有诺贝尔奖,笔者就会尝试在课堂上与学生讲述诺贝尔奖的来历、趣事以及各个领域的获奖者及意义,4月的奥斯卡金像奖及当下的世界杯,笔者都会及时地和学生分享并教会他们相关的词汇拓展他们的视野。笔者也会及时把中外节日的习俗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如果今天是4月1日,就会和学生分享西方愚人节的来历及趣事,如果今天是3月12日,就利用课堂几分钟分享树木对人类的好处,用英文描述如何种一棵树,这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外文化。就这样,围绕多个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全方位多層次的视角与思维,让学生无论在考虑问题还是在解决问题方面发展得更全面,也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不再枯燥。
四、结束语
或许你觉得这样教英语有不务正业之嫌,会影响孩子们分数,或许你觉得这样会让老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许你觉得这样会给老师添累,或许你觉得这样,觉得那样,但我想请问你,在以上笔者详述的案例中,孩子接触了多少方面的知识,词汇量是有多广、多大啊。最重要的是,孩子知识面广了,能力强了,最主要的是学习兴趣更浓了,主动学习劲头更足了,更能享受到学习快乐了。这一切正是我们想要的,这一切正是我们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希望我们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而绞尽脑汁设计实施更多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5]彭云,张倩苇.课程整合中跨学科教学的探讨[J].信息技术教育,2004.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
[7]余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8]喻敏.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9]宋洪位,赵俊杰.例谈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尝试[J].地理教学,2017.
[10]蔡丽红,唐文忠.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6.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综合型人才,当前学校的分科教学却阻碍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英语科加大了阅读量的要求,阅读难度不断升级,使我们英语的教与学也困在了瓶颈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它对于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完整发展,教师的成功转型,课程理念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笔者从中国期刊网中选取1997——2018 年有关跨学科教学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全部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843篇,其中核心期刊110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56篇,报纸7篇,会议论文9篇都是关于高等跨学科的文献,在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硕士论文73篇。从年份来看,2018年只有1篇,2017年有14篇,2016年有8篇,也主要是关于高校跨学科教学的研究,而关于基于核心素养下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几乎为零。笔者希望借着自己在初中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探究中能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科学化程度日新月异,科技产品,各种手机APP等推陈出新,高大上到载人飞船的制造与发射,普通到日常的科技小制作,这些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互助的综合成果,无法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来解决。而且现在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城市排污等,也是无法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来解决的,因为它们都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所以,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是非常渴求的而且这些人才应当具有比较强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且要开展跨学科的课程构建,发挥跨学科的育人功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追求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整合学科知识、实际生活及学生个人经验”。2016年,中学生核心素养的18项指标进一步强调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更突显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势在必行。
然而,传统分科教学成为了这些需求的“拦路虎”,各学科自成体系、各科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广大教师坚守自己的学科“精耕细作”,缺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精神,这种各自为战、缺少多学科合作教学的尝试,已难以满足此发展趋势,难以达到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的目的了,教师们必须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解决复合性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整体化综合化的视野与思维,以便在新的情况下灵活地应变。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创设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多问题、跨学科、全方位的交往形式与情境,训练学习者的跨学科思维。
二、核心概念界定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 Worth) 在1926年的科学研究理事会上首次公开使用“跨学科”一词,他提出发展涉及两个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到20世纪60 年代,“跨学科”一词渐渐取代“相互作用”,在自然科学界、教育学界等广泛使用。
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在1989 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其他教育家也提出了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对之共同的解释是:跨学科教学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在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
跨学科主题教学,目的是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和隔膜,通过各种主题的形式来教学或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及发散思维。跨学科教学旨在优化学科间的融合与联系,它出发点不是综合某几个学科知识的内容与结构,而是以主题为中心的各学科功能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提供多学科视角和思维下解决问题的方式。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品格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更好地营造类生活的情境,跨学科就是英语教学中积极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英语是一个学科,但它首先是一门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它跟英语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关,以及与本国语言之间跨文化的异同之处,也就是说,英语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各学科之间又有它自身的纵向紧密联系,还有与横向关联学科的联系。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英语科教学所固有的特性,提到日程上来更是迫在眉睫。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跨学科主题任务的实践与探究
跨学科主题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多学科主题教学,确定一个主题,各个学科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另一种是单学科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学科为主导,所涉及到相关的学科知识,就可以借助其他学科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设置更多的平台让各有所长各有所爱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与进步。笔者拟从融合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美术这五个学科来进行实施主题教学案例的探究。
1.多学科主题教学案例
多学科主题教学,使英语学习超越了书本、超越了教材、超越了封闭的课堂,在开放的时空中,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①“走进南站”跨学科主题教学。广州南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道石壁村,是学校所处社区之内的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首先,英语科可以编制一篇关于南站的阅读理解短文,在阅读前,可以利用听说任务,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眼中的“南站”,让学生了解“南站”的重要性及给人们带来便利或者了解建造“南站”的艰辛。数学科则编制一些计算客流量及速度等问题的相关题目来训练学生,也体现“南站”的重要性及中国科技的发达,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物理科可以设置有关摩擦与速度的问题,如何可以使高铁安全再提速,让世界的距离更近,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精神。而化学科则可以研究高铁对環境的影响,而我们作为“南站”人,要如何做才能让“南站”更美,如何保护“南站”,树立主人翁精神,也可以研究制作材料,知道我们国家科技的日新月异,不容别人小觑,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站在美术科的角度,可以让孩子们画出心中最美的“南站”,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发现“南站”的美,更深爱“南站”。而在音乐科,则可以发挥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让大家编写一首“南站之歌”,得以传颂。也可以舞出“南站”,编排一个“南站之舞”。
这样,设置各种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这种跨学科主题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对“南站”完整的认识,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南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跨学科主题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每个孩子都能发光,更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然后辐射开来。这种教学设计,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可以形成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校本教材。
②“How to lead a balanced life?”跨学科主题教学。这个主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对学生的很有导向作用。英语科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可以阅读相关篇章来了解如何过着均衡的生活,也可以听说入手,写作来输出。而化学科则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搭配,哪些食物更健康,并解答为什么。数学科则可以设置吃什么,如何搭配,吃多少等角度来考虑。美术科可以把健康食物搭配画出来。综合实践科,可以设置让学生设计一份健康的饮食菜单,并且举办一个美食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手好菜,健康的菜带回学校让大家分享,并出版一本健康饮食指南。这样既学习了“how to lead a balanced life”的知识,更懂得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让各有所长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才能,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能力。这种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很好地培育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③“Natural elements”跨学科主题教学。英语可以通过设置阅读或倾听篇章,也可以设计说说或写写的任务,来了解自然元素:水,树,电,动物等。而美术科是可以把这些自然元素画出来的,想更深入地进行德育教育的话,可以出版关于保护这些Natural elements的连环画来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数学科,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来设置应用题,基于当今人们是如何破坏这些自然元素,及破坏的程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自然元素真的濒临危险,很需要我们对它们的保护。而在化学科则可以探究这些元素的构成及对人类的贡献,特别是在探讨如何循环利用方面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样把学习融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是特别受学生们喜爱的,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不只是纸上谈兵,有目标就更有学习的动力。
④“Travelling”跨学科主题教学。就拿上海牛津版7B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中的France is calling来举例,英语科主要还是进行篇章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来带领大家去法国游一趟,不要局限于文章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上网查找法国有什么景点,住哪,有什么特色小吃,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具体花费多少,就做一份真正的旅游攻略,做一个真正的导游。数学科和物理科可以针对埃菲尔铁塔的客流量及承重等来设置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而化学科则可以与学生探讨埃菲尔铁塔的构造及如何维护这座铁塔能永保青春,与美术科结合就更容易操作了,让学生设计一张明信片,画出各自最美法国的景点,既结合了本单元的Writing,也展示了法国的景点,更多渠道地展现了学生的各自的才能。 2.单学科主题教学案例
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指的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有序地、有机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总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应该促进这种联系。因此,我们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将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作为指导思想,将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渗透,使各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贯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①与文科相融合的主题教学。广州牛津版7A Unit 7 Poems这个单元可以很好地把语文科的古诗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古诗,并大量地朗讀我国优美的古诗,然后再大量地学习外国的诗歌,让学生在反复颂读、观察中发现中外诗歌的异同与优点,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下写出自己的诗歌,或者把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诗,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出来,让学生能真正享受中外诗歌的美。
而广州牛津版9B Unit 1 Great exploration The voyages of Zheng He(郑和下西洋),Listening中的Zhang Qian and the Silk Road,More Practice的Marco Polo,及Culture corner的Ferdinand Magellan可以与历史、地理联系起来。深挖郑和下西洋及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途经哪些国家,作出什么贡献并了解历史名人马可波罗及麦哲伦和他们的事迹及重要性,激起学生继续了解这些伟人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9A 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和7B Unit 6 Writing中班规家规的制定,这些内容可融入政治科,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办?如何向别人求助?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建议别人更容易接受?而对于班规家规的制定,告诉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政治角度来看为什么会有这些规矩,从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最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真正的“完人”。
②与理科相融合的主题教学。因为英语是文科思维,更着重于形象思维,更侧重感情表达、语言优化上,文科生在阅读文章时,一遇到讲科技经济的文章,一遇到抽象的文章就头痛,所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更加需要渗透理科的知识,以此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处理能力及动手能力、统筹谋划能力,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互补。
初中英语的大部分篇章要求计算年龄,到达或出发时间,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但越到高中、大学甚至社会,很多文章就会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所以理科思维的培养更必不可少。8A Unit 2 Numbers The king and the rice 讲述的是一个国王与一个聪明老人比赛下象棋,赌注是 “If I win the game, I’d like one grain of rice for the first square of the chessboard, two for the second, four for the third, and then double the amount for each of the rest of the squares.”意思是“如果我赢了,我就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方格里放一粒米,第二个方格里放二粒,第三个方格里放四粒米,然后剩余方格的每一个都是前一个数量加倍。”我们大部分文科生就像文中的国王一样,以为如果输了就只是一袋米的代价,谁知道,如果输了,把整个国家的粮食都给这个老人都不够。这都是因为我们英语科平时比较缺乏对于数据处理的渗透教学,所以数学的逻辑和数据的处理刚好弥补了我们英语科的不足。
9A Unit 1 Wise men in history Archimedes and the golden crown 讲述的是如何查出这个皇冠的真假,其中有一段关于阿基米德做验证实验的英文,“First, he weighed the crown and asked the king for some gold of the same weight. Next, he put two pots into two big bowls and filled both pots with water. He put the gold into one pot, and some water ran into the bowl. Then he put the crown into the other pot. This time, even more water ran into the bowl.”相信大部分文科生看完这段文字之后,可能真的晕倒在地上了,但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借助一下物理科的浮力实验来生动地演示给学生看,或者到物理实验室去动动手,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事实的真相。
化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当我们讲到9B Unit 3 The world is in danger就可把化学科知识渗透到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去,让学生们站在化学科的角度走进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会全球暖化?我们人类到底对我们的家园做了什么?让孩子们了解真正原因根源,就能更好地保护地球。而9A Unit 6 Healthy diet也可与化学科相融合,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每天吃什么,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而要吃什么才能真正对身体有好处。
③与图音体电相融合的主题教学。笔者认为,图音体电与英语学科是最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英语老师能好好地利用,这些学科是可以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并能很好地协助英语教学的,特别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美术科来说,英语每个单元后的Project都可以与美术联合起来搞活动,如海报,手抄报,明信片,连环画等的比赛。而英语科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因为每节课都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手段来吸引学生,而音乐的魅力也不小,现在孩子都爱音乐,我们可以每周一歌,教学生唱英文歌,不知不觉就把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表达渗透到孩子身上了。关于体育也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当有NBA,当有世界杯,当有奥运会时,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相关词汇与表达,了解世界各项体育竞技。 ④与社会文化时事相融合的主题教学。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认为“一个文化或社会成员所共识的文化知识体系以及据此对语言的反应对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是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把当今即时的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如在去年10月左右,有诺贝尔奖,笔者就会尝试在课堂上与学生讲述诺贝尔奖的来历、趣事以及各个领域的获奖者及意义,4月的奥斯卡金像奖及当下的世界杯,笔者都会及时地和学生分享并教会他们相关的词汇拓展他们的视野。笔者也会及时把中外节日的习俗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如果今天是4月1日,就会和学生分享西方愚人节的来历及趣事,如果今天是3月12日,就利用课堂几分钟分享树木对人类的好处,用英文描述如何种一棵树,这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外文化。就这样,围绕多个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全方位多層次的视角与思维,让学生无论在考虑问题还是在解决问题方面发展得更全面,也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不再枯燥。
四、结束语
或许你觉得这样教英语有不务正业之嫌,会影响孩子们分数,或许你觉得这样会让老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许你觉得这样会给老师添累,或许你觉得这样,觉得那样,但我想请问你,在以上笔者详述的案例中,孩子接触了多少方面的知识,词汇量是有多广、多大啊。最重要的是,孩子知识面广了,能力强了,最主要的是学习兴趣更浓了,主动学习劲头更足了,更能享受到学习快乐了。这一切正是我们想要的,这一切正是我们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希望我们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而绞尽脑汁设计实施更多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王建平.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5]彭云,张倩苇.课程整合中跨学科教学的探讨[J].信息技术教育,2004.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
[7]余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8]喻敏.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9]宋洪位,赵俊杰.例谈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尝试[J].地理教学,2017.
[10]蔡丽红,唐文忠.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