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实践论”到“实践美学”——论李泽厚美学中“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思想来源

来源 :文艺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年轻的李泽厚靠批判朱光潜、蔡仪两位美学泰斗起家,并在前辈的"理论嫁接"中凑合起了似乎并不符合人文常识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这一美学观点。事实上,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李泽厚前期美学只是前辈们理论嫁接后的一个丰富而已——蔡仪先生的"客观论"以及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恰恰就是构成李泽厚整个美学思想的重要"两极",并由此形成了此后李氏思考美学的逻辑起点。对于李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引进外来教育资源,也需要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对于本土优质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发掘利用不仅有利于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和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文献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工艺文献,蕴含着丰富的设计艺术思想。本文主要通过考究《考工记》,探索
在中美文学史上,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是两位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述说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李清照在保守的封建社会中突破女性的行为束缚,在作品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
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中国蘿芙木的生物硷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后,研究其中的降压有效成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赵承嘏曾提取出一种生物硷“蘿芙甲素”,并经动物实验
自18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先后出现了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为先导技术的三次工业革命,相应的是,企业的组织模式实现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工厂制到U型组织,再到M型组织的
《大数据时代》传送了当前IT技术新发展的走向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信息,深化了对当代世界变革的认知,加速了人类文化品位的提升。同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现
近年来,我国城市总体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市政桥梁的施工工程在规模和效益方面也在稳定提高。市政桥梁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也与
<正>究竟是什么契机,让文化产业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即使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文化产业也被当作基本国策?也许我们可以从产业发展或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便引起强烈反响。二十几年来,这部话剧已经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新加坡等海外城市以及上海、西安、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