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植入体的复合方法及植入体复合BMP后对骨-植入体界面的骨长入与结合强度的作用,为人工关节生物固定方法的改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12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三个时间组,取双侧股骨为种植区.将多孔金属表面(PCA)植入体、BMP2复合PCA植入体、喷涂羟基磷灰石(HA)的PCA植入体及喷涂HA的光滑金属表面植入体植入犬皮质骨后,分别于术后4、8及12周取出,通过X线摄片、不脱钙骨磨片、荧光显微镜、软X线摄片、骨计量学等方法对骨-植入体界面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的综合观察分析.结果各种植入体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体表面复合BMP后,骨长入植入体界面的时间早于其它方法,新生骨组织成熟也较早.各时间段BMP复合PCA植入体组的新生骨形成率均较其它组高,但仅在4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中采用的BMP与植入体的复合方法简单有效,BMP的应用可使骨与假体界面之间较早达到牢固固定.HA涂层方法能够促进骨组织长入及增强骨-植入体界面结合强度,并在中晚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喷涂工艺对固定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假体的制造过程中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