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害的无公害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只要根据所选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管理,就不会出现生理性病害。发生侵染性病害,要按照无公害要求实施用药,以防为主,千万不要随便用药。
  长腿菇、不开伞 这是典型的缺氧症状,尤其是采用半地下菇棚栽培时,该现象发生普遍,使菇品质量严重下降,影响生产效益。解决办法:加强通风管理,低温季节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打开通风口及门口,连片菇棚集中栽培时,可予强制性通风,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长,不要用任何药物。
  攥拳菇、菌褶外翻 该现象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引进的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某些不明病毒病菌;二是该品种菌株不适应低温出菇,受低温刺激而呈攥拳状;三是在基料内加入了不明成分的药物,或在处理菇棚时或在管理中使用了某些敏感药物,导致子实体中毒。发生该种情况时,应分析自身生产操作过程,如属于菌种问题,则无药可施,只能接受教训,以防再次引进带毒菌种;如属低温原因时,可想法提高棚温,或待气温回升再出菇。药物中毒时,应根据药物品种实施补救,轻度发生时,喷施三维精素溶液可有缓解作用,并可大幅度增产。
  麻边菇、瘤盖菇 这是典型的冻害症状。原因有二:一是引进的菌株不耐低温,该类菌株在5℃左右即可发生该病症;二是棚温过低,即使低温菌株也难以耐受零下的结冰环境,一般应保持在5℃以上。低温菌株保持在0℃以上即可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黑边菇 该症状一般是菌株的遗传性状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措施,只能在引种时到可信单位引好种进行预防。
  黄叶菇 表现为菌盖发黄、叶片小而薄,严重时整个菌盖表面全部变黄,最后死亡。该病症是细菌性侵染所致,不少人曾经连续使用多种药物,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解决办法:清除所有的染病菇体,连喷2~3遍黄菇一喷灵溶液,即可得到抑制。(重庆市万州区五桥种植养殖业协会 唐中琼 邮编:402001)
  
其他文献
本案例求助者是一名恐惧学校的高中走读生,经过对案例的研究,结合咨询流程,使用系统脱敏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干预,经过咨询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其能正确的面对负面
近年来,在很多高层建筑的地基中已广泛使用CFG桩复合地基。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和体型的复杂化,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更加严格,普通的CFG桩复合地基很难满足工程要求。本文
本文从深入农村财务调查,根据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必须加强会计法规宣传、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措施,加强民主财务理财,加大审计力度等方面探讨了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2007年4月10日,在人称“龙的故乡”的闻喜县人民广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近万人的目光凝聚在一方硕大的白布之上,只见一人正挥舞一支高达3.4米的大笔,酣畅淋漓地笔走龙蛇之间,写下一个大大的“龙”字。  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字呢?一只铁桶装墨25公斤,20只铁桶盛墨,方可书写一个龙字。写字之人是位农民,姓张名来生。  张来生,生于山西省闻喜县铜城镇中社村,小学没毕业就帮着家里喂猪、放羊、干农活。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