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问题更贴近现实生活。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   新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例来创设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要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例如足球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如何选择最佳角度去“射门”呢?这一问题的设置,马上激起足球迷们的热情,他们在课下查阅资料,确定国际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并由此创造性地编拟、设计数学应用题,这无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极其有利的,很自然地引入了均值不等式应用以及综合三角函数等知识。
  二、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在上高二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创设问题情境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以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同化新知识。特别应指出的是,农村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日常需求等均与城市的学生存在差别,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就应该避免出现城市气息较浓的股市行情、个人所得税、分期付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更不适合。这就需要创设符合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如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种子的发芽率等,这样他们会对问题情境产生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充分挖掘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
  有的教师虽然成功地创设了情境,并由情境提出了适当的问题,但在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后,却往往忽视引导他们及时回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当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后,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向,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是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支持。教师应首先明确创设的情境的意图是什么?与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情境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否建立有效的联系?若不认真考虑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则创设的情境可能不适合数学教学内容,就无法直接为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持,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的偏离。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些内容找不到合适的情境就不要牵强附会,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入或者由旧知引入新知。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仅仅停留于教科书的挖掘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主动的创造才是情境的最终源泉。为此,教师应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具有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应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求优秀的教学情境。这样,数学课堂才会生机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光来, 引入新课时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黄翔、李开慧.关于数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马斌,创设问题情境? 贯彻新课程理念[J] 《数学通报》  2007.10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一、以爱和心血管理班级,建设和谐班集体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我做班主任的经历中,对这一点体验最深刻,尊重、关爱、欣赏每一个学生是我一贯的做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时代就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以快乐的心态引领自己的学生到达快乐的终点是我的追求。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最爱,是整个家庭希望所在,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师从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非常优秀的班主任,所以接手
声波测井是一种重要的测井方法,本文在对声波测井仪器设计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声波测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作用进行了探究。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由中国铸造协会和宁夏共享集团共同承办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四届十次会长会于2018年10月17-18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议题是通报今年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等有关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以活动为主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等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直接体验、合作交流、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重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快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谈到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中承担教育工作的学校该如何利用校园文化的特殊作用,结合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作好道德价值的引导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而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班级,在德育方面更需要具有实践指导
示踪—数模综合解释技术是在井间示踪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地质模型的建立,油藏历史动态的分析,结合示踪剂测试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与示踪剂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