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穿过广袤的河西走廊。
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而且是和南一起去他支教的学校。
一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说话、唱歌,望着窗外空旷苍凉的戈壁滩,觉得这里真是壮美。南不说话,只微笑着望着我。偶尔,他会将我的头扳过去,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上几句话。
他重复的一句话是:“你会爱上那里的。”
我笑,在心里说,我早就爱上那里了,从你三年前去那里支教之日起。
千里戈壁,似乎没有尽头。经过漫长的旅程,下午四点,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个荒凉的小移民点。前方就是南的学校,一所被风蚀得残破不堪的移民学校。
刚下车,迎面刮来一阵猛烈的大风,我被吹得打了个趔趄。风声就像战场上的军号雄浑壮烈,而风就像所向披靡的战士勇往无前。旋风在地上不断地抟起,一柱又一柱,它们快速旋转着,飞升着,似一把利刃戳入空中,企图将天空戳出一个大窟窿。大风搅起的沙尘遮天蔽日,我们霎时就被这漫天的沙尘淹没了。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它像一头发怒的雄师咆哮着,用力地、歇斯底里地撕扯着一切它所遇到的东西。它推着我快速往前走,我几乎要被它托起来了。
我弯下腰抱住头,和风一起跑进了南的宿舍。
关上门,那些沙子有的被风扔到门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有的从门缝里“嗖”地窜进来,向前滑行一段才停下。地上铺着厚厚一层堆积了一个寒假的沙子。
南歉意地笑笑,责怪风不解人意,没有尽到地主之谊。我在一种深深的震撼中问南:“经常这样吗?”
“几乎天天刮,这还算小风呢!”南说。
宿舍里没有水,整个学校都没有水。南生着了炉子,水壶却是空的。他解释说,这里严重缺水,每天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才放水。见我又冷又饿,他提着空壶出了门。在开门的刹那,我听见风声呼啸而入。
“萧老师,有水吗?”南的声音刚一出口,就被风刮得无影无踪。
几乎找遍了整个学校,他才提来一壶水。
我们小心翼翼地不知道该怎么用这壶水。洗了一把脸上的尘埃,喝了两杯,水就用完了。还是很渴很饿,怎么办?外面风太大了,简直出不去。南说只有饭馆里有开水,我们吃完饭还可以要一暖瓶开水。
我们包住头脸,顶着狂风走向移民点仅有的一家小饭馆。老板娘的手艺很一般,面条软软的就像棉花,吃得我想吐。另外几位吃饭的年轻老师,也是和南一样来这里支教的,同样皱着眉头。
南的宿舍只有一盏小小的台灯。灯光有些昏暗。他的电棒早坏掉了,校长说坏了就没办法了,学校没有备用电棒。窗外依旧是奔腾咆哮的风。
“真后悔当初让你来这个鬼地方!”我说。
“我不后悔。况且,我来这里也是为了——你。”他说。
他从来没说过这话,他总是默默地,用行动代替语言。我心里一酸,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三年前,我和南大学毕业,因为工作无法到一起,他去了遥远的河西支教,我在家乡当了一名教师。他来信说,你找一个吧,我怕耽误了你。我哭了一夜,说,我们考研吧,考上了才能在一起。
之后我一边进修,一边准备考研。
第二天,学校很早就喧闹起来,正式开学。
风小了。学生们背着空书包,热烈地等待着领新书。
老师们走过去,挥着手大声告诉他们的学生:“书还没来,回去吧!”
随着一阵参差不齐的、失望的叹息声,学生们各自散开,有的回家去,有的跑到尘土飞扬的操场玩瘪了气的篮球。
“不用进去了,书还没来。”那些往回走的学生拦住匆匆赶来的同学,这样说。于是学校又陷入可怕的寂寞。
可我们的学校早在四天前就已正式开课了。
南告诉我,学校的书要从千里外运来,拖延是有可能的。
因为开不了课,南带我去看我向往已久的雅丹地貌和古城。
这里古称瓜州,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里有形态各异的古墓群、闻名世界的雅丹地貌,还有西北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双塔水库。我们围着雅丹地貌转了一圈又一圈,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形的威力征服了,甚至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我内心的震撼。四周静悄悄的,除了天上的云和耳边的风,什么都没有,到处都是空旷和寂寞。那种空旷能消磨掉人的意志,而那种寂寞,能渗入人的骨髓。
傍晚起了很大的风。风就像魔鬼,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吼叫着,让人毛骨悚然。
早上,风更大更猛烈了。我们的水用完了,我没办法洗脸,站在窗前看那可恶的风。南又出去找水了。
公路上出现了几个快要被风吹得趴下的小黑影。在腾腾升起如滚滚浓烟的沙尘中,那几个小黑影在艰难地跋涉,或者说是爬行。他们时而被沙尘吞没,时而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摇摇晃晃,东颠西簸。我真害怕他们会被吹走,就像动画片《稻草人》中的小姑娘一样,被吹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世界去。
——如此强大的风,如此单薄的身影,大自然的力量不能不叫人恐惧。 那几个身影越来越近,朝学校“走”来。我终于看清楚了,裹着头巾、戴着口罩的是女生,几乎把头缩进衣服里的是男生。
接着,风中出现了更多的小黑影……
南来了,没有要到水,却借来了几只水桶,准备中午放水的时候去挑水。
他的表情有点焦躁。
“英语老师走了。”他说。
“书来了吗?”我也是老师,也关心学生的书。
“还没来,听说还要等几天。”
末了,他又叹息道:“可怜那些孩子们。这下可好,惟一一个英语老师也走了。”
不多时,学生们都来了。大的,小的,小学一年级的,初三毕业班的,像在土里打过滚似的都来了。
南和其他老师也在风里。他们把学生们集中到一起,喊话般大声告诉他们:“书还没来!风大,快回去!”
孩子们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老师的脸,好像老师在说谎。他们那强烈的渴盼和极度的失望交织着的眼神,谁都不忍心看第二眼。啊,书,他们盼了一个假期的新书,啥时候才能来?!
啥时候才——能——来?!
“唉!回去吧……都回去!”
放水了。南迎风去挑水。风把他和他的水桶刮得左右晃荡。
我们在所有的器皿里都盛满了掺着泥沙的水,甚至牙刷缸子也满满的。
我笑出声来。有水,真好!
南却皱着眉头倒在床上,直嚷脊背痛。他使劲捶打着自己的后背,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我吓坏了,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叫我捶他的背,越重越好。我一拳一拳砸下去,眼泪涌上了眼眶。
许久,他才好些了,让我给他拔火罐。我找来所有的杯子,手忙脚乱地全给他拔上。看着颤巍巍地耸立在他背部的十几个杯子,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等我取下杯子,发现一团团红肿的肉块边缘,起了好几个燎泡。
“这病什么时候得的?” “刚来这里不久——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神经痛。”他故作轻松地说。
“为什么不看医生?为什么不告诉我?”
“这里只有一家小诊所……我怕你担心,所以没告诉你。”
我的眼泪掉了下来,忙转过身去。
“没事的,你放心好了。不过,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南轻轻地说。 南的眼神很奇怪,既燃烧着某种热情与希望,又充满着焦虑与歉意。他说:
“学校没有英语老师了。没老师怎么办?尤其是初三毕业生,怎么面对夏天的中考?我……我想,等你毕业了,来这里工作好吗?我知道……”
我抬起头,看着他。 “还有,我决定不考研了……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不!”没等他说完话,我就粗暴地打断了他。
“你看看你在这里的生活!你不考研我们就彻底完了!你这一辈子也完了!我等你为了什么?”
“是的,考上研究生我们就有希望了,”南说,他把“我们”两个字吐得很重,“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和你在一起。可是我走了,这里的孩子会有希望吗?”
“我不管!你走了别人还会来……可你不考研,你就会被毁在这里!”我几乎喊叫着说。
“我走了就没人来……”南喃喃地说。
“你为什么不早说?你骗我!我一直在等你……”我哭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才好。你多住几天就会发现,你会爱上这里的。爱上这里的风,爱上这里的孩子们,爱上这里的空旷和寂寞……”
“……”
我在南的学校呆了一周。这一周,我每天都隔着窗户看那肆意奔腾的风,看孩子们顶着风早早来学校等新书。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烦恼,我为孩子们的书发愁,为我们的未来发愁。
我要走了。我和南在校门口等车,我不说一句话。风吹得我抓住身边的小树。南伸出手来,我拒绝了。
“老师,我们的新书啥时候来?我们的英语老师啥时候来?”几个男孩走过来,大声问南。他们那正处在变声期的沙哑的声音很快就被大风吞没了,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耳膜。
南愣住了。他痛苦地摇摇头,说:“明天吧!明天一定来……”
车来了。
南在车窗外大喊:“回去好好想一下,好吗?我等你来!这里也需要你!我——”
车开动了,他的声音被风扔掉了。
我突然泪流满面。我急忙打开车窗,想拉住南的手,但是强劲的风呛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看见南在旷野中奔跑,身影是那么地孤单和渺小。他挥动着手臂,大声呼唤着。但我什么也听不见。
我就要毕业了。
我又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不知何去何从。但在依稀的梦里,我都听见南在呼唤,孩子们在呼唤,旷野在呼唤……
是的,在呼唤,一声又一声……
(地址:730000兰州市牟家庄345号甘肃联合大学中文成本班)
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而且是和南一起去他支教的学校。
一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说话、唱歌,望着窗外空旷苍凉的戈壁滩,觉得这里真是壮美。南不说话,只微笑着望着我。偶尔,他会将我的头扳过去,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上几句话。
他重复的一句话是:“你会爱上那里的。”
我笑,在心里说,我早就爱上那里了,从你三年前去那里支教之日起。
千里戈壁,似乎没有尽头。经过漫长的旅程,下午四点,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个荒凉的小移民点。前方就是南的学校,一所被风蚀得残破不堪的移民学校。
刚下车,迎面刮来一阵猛烈的大风,我被吹得打了个趔趄。风声就像战场上的军号雄浑壮烈,而风就像所向披靡的战士勇往无前。旋风在地上不断地抟起,一柱又一柱,它们快速旋转着,飞升着,似一把利刃戳入空中,企图将天空戳出一个大窟窿。大风搅起的沙尘遮天蔽日,我们霎时就被这漫天的沙尘淹没了。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它像一头发怒的雄师咆哮着,用力地、歇斯底里地撕扯着一切它所遇到的东西。它推着我快速往前走,我几乎要被它托起来了。
我弯下腰抱住头,和风一起跑进了南的宿舍。
关上门,那些沙子有的被风扔到门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有的从门缝里“嗖”地窜进来,向前滑行一段才停下。地上铺着厚厚一层堆积了一个寒假的沙子。
南歉意地笑笑,责怪风不解人意,没有尽到地主之谊。我在一种深深的震撼中问南:“经常这样吗?”
“几乎天天刮,这还算小风呢!”南说。
宿舍里没有水,整个学校都没有水。南生着了炉子,水壶却是空的。他解释说,这里严重缺水,每天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才放水。见我又冷又饿,他提着空壶出了门。在开门的刹那,我听见风声呼啸而入。
“萧老师,有水吗?”南的声音刚一出口,就被风刮得无影无踪。
几乎找遍了整个学校,他才提来一壶水。
我们小心翼翼地不知道该怎么用这壶水。洗了一把脸上的尘埃,喝了两杯,水就用完了。还是很渴很饿,怎么办?外面风太大了,简直出不去。南说只有饭馆里有开水,我们吃完饭还可以要一暖瓶开水。
我们包住头脸,顶着狂风走向移民点仅有的一家小饭馆。老板娘的手艺很一般,面条软软的就像棉花,吃得我想吐。另外几位吃饭的年轻老师,也是和南一样来这里支教的,同样皱着眉头。
南的宿舍只有一盏小小的台灯。灯光有些昏暗。他的电棒早坏掉了,校长说坏了就没办法了,学校没有备用电棒。窗外依旧是奔腾咆哮的风。
“真后悔当初让你来这个鬼地方!”我说。
“我不后悔。况且,我来这里也是为了——你。”他说。
他从来没说过这话,他总是默默地,用行动代替语言。我心里一酸,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三年前,我和南大学毕业,因为工作无法到一起,他去了遥远的河西支教,我在家乡当了一名教师。他来信说,你找一个吧,我怕耽误了你。我哭了一夜,说,我们考研吧,考上了才能在一起。
之后我一边进修,一边准备考研。
第二天,学校很早就喧闹起来,正式开学。
风小了。学生们背着空书包,热烈地等待着领新书。
老师们走过去,挥着手大声告诉他们的学生:“书还没来,回去吧!”
随着一阵参差不齐的、失望的叹息声,学生们各自散开,有的回家去,有的跑到尘土飞扬的操场玩瘪了气的篮球。
“不用进去了,书还没来。”那些往回走的学生拦住匆匆赶来的同学,这样说。于是学校又陷入可怕的寂寞。
可我们的学校早在四天前就已正式开课了。
南告诉我,学校的书要从千里外运来,拖延是有可能的。
因为开不了课,南带我去看我向往已久的雅丹地貌和古城。
这里古称瓜州,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里有形态各异的古墓群、闻名世界的雅丹地貌,还有西北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双塔水库。我们围着雅丹地貌转了一圈又一圈,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形的威力征服了,甚至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我内心的震撼。四周静悄悄的,除了天上的云和耳边的风,什么都没有,到处都是空旷和寂寞。那种空旷能消磨掉人的意志,而那种寂寞,能渗入人的骨髓。
傍晚起了很大的风。风就像魔鬼,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吼叫着,让人毛骨悚然。
早上,风更大更猛烈了。我们的水用完了,我没办法洗脸,站在窗前看那可恶的风。南又出去找水了。
公路上出现了几个快要被风吹得趴下的小黑影。在腾腾升起如滚滚浓烟的沙尘中,那几个小黑影在艰难地跋涉,或者说是爬行。他们时而被沙尘吞没,时而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摇摇晃晃,东颠西簸。我真害怕他们会被吹走,就像动画片《稻草人》中的小姑娘一样,被吹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世界去。
——如此强大的风,如此单薄的身影,大自然的力量不能不叫人恐惧。 那几个身影越来越近,朝学校“走”来。我终于看清楚了,裹着头巾、戴着口罩的是女生,几乎把头缩进衣服里的是男生。
接着,风中出现了更多的小黑影……
南来了,没有要到水,却借来了几只水桶,准备中午放水的时候去挑水。
他的表情有点焦躁。
“英语老师走了。”他说。
“书来了吗?”我也是老师,也关心学生的书。
“还没来,听说还要等几天。”
末了,他又叹息道:“可怜那些孩子们。这下可好,惟一一个英语老师也走了。”
不多时,学生们都来了。大的,小的,小学一年级的,初三毕业班的,像在土里打过滚似的都来了。
南和其他老师也在风里。他们把学生们集中到一起,喊话般大声告诉他们:“书还没来!风大,快回去!”
孩子们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老师的脸,好像老师在说谎。他们那强烈的渴盼和极度的失望交织着的眼神,谁都不忍心看第二眼。啊,书,他们盼了一个假期的新书,啥时候才能来?!
啥时候才——能——来?!
“唉!回去吧……都回去!”
放水了。南迎风去挑水。风把他和他的水桶刮得左右晃荡。
我们在所有的器皿里都盛满了掺着泥沙的水,甚至牙刷缸子也满满的。
我笑出声来。有水,真好!
南却皱着眉头倒在床上,直嚷脊背痛。他使劲捶打着自己的后背,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我吓坏了,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叫我捶他的背,越重越好。我一拳一拳砸下去,眼泪涌上了眼眶。
许久,他才好些了,让我给他拔火罐。我找来所有的杯子,手忙脚乱地全给他拔上。看着颤巍巍地耸立在他背部的十几个杯子,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等我取下杯子,发现一团团红肿的肉块边缘,起了好几个燎泡。
“这病什么时候得的?” “刚来这里不久——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神经痛。”他故作轻松地说。
“为什么不看医生?为什么不告诉我?”
“这里只有一家小诊所……我怕你担心,所以没告诉你。”
我的眼泪掉了下来,忙转过身去。
“没事的,你放心好了。不过,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南轻轻地说。 南的眼神很奇怪,既燃烧着某种热情与希望,又充满着焦虑与歉意。他说:
“学校没有英语老师了。没老师怎么办?尤其是初三毕业生,怎么面对夏天的中考?我……我想,等你毕业了,来这里工作好吗?我知道……”
我抬起头,看着他。 “还有,我决定不考研了……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不!”没等他说完话,我就粗暴地打断了他。
“你看看你在这里的生活!你不考研我们就彻底完了!你这一辈子也完了!我等你为了什么?”
“是的,考上研究生我们就有希望了,”南说,他把“我们”两个字吐得很重,“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和你在一起。可是我走了,这里的孩子会有希望吗?”
“我不管!你走了别人还会来……可你不考研,你就会被毁在这里!”我几乎喊叫着说。
“我走了就没人来……”南喃喃地说。
“你为什么不早说?你骗我!我一直在等你……”我哭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才好。你多住几天就会发现,你会爱上这里的。爱上这里的风,爱上这里的孩子们,爱上这里的空旷和寂寞……”
“……”
我在南的学校呆了一周。这一周,我每天都隔着窗户看那肆意奔腾的风,看孩子们顶着风早早来学校等新书。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烦恼,我为孩子们的书发愁,为我们的未来发愁。
我要走了。我和南在校门口等车,我不说一句话。风吹得我抓住身边的小树。南伸出手来,我拒绝了。
“老师,我们的新书啥时候来?我们的英语老师啥时候来?”几个男孩走过来,大声问南。他们那正处在变声期的沙哑的声音很快就被大风吞没了,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耳膜。
南愣住了。他痛苦地摇摇头,说:“明天吧!明天一定来……”
车来了。
南在车窗外大喊:“回去好好想一下,好吗?我等你来!这里也需要你!我——”
车开动了,他的声音被风扔掉了。
我突然泪流满面。我急忙打开车窗,想拉住南的手,但是强劲的风呛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看见南在旷野中奔跑,身影是那么地孤单和渺小。他挥动着手臂,大声呼唤着。但我什么也听不见。
我就要毕业了。
我又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不知何去何从。但在依稀的梦里,我都听见南在呼唤,孩子们在呼唤,旷野在呼唤……
是的,在呼唤,一声又一声……
(地址:730000兰州市牟家庄345号甘肃联合大学中文成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