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区断层垂直形变与现今活动特征研究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lucy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垂直形变测量资料 ,对断层现今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天山地区断层现今活动具有时空不均一性。时间上具有准同步转折及阶段性特点 ,各阶段的活动速率和方式不同。空间上 ,断层活动具有区域差异性。秋立塔格断层活动速率最高 ,北轮台 -辛格尔断层活动速率最低。讨论了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认为 2 0 0 0年底准同步转折与 2 0 0 1年 11月喀拉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有关。
其他文献
利用NOAA卫星资料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热红外异常图像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温异常条带在东昆仑断裂带不同段落上具有迁移特征。地震前两天首先在库塞湖东西200km范围内出现6℃左右的增温异常条带,在空间位置上与Harvard大学所给出的震中位置和野外考察所给出的宏观震中位置一致。地震前数小时,增温异常迁移到发震断层西段———太阳湖与布卡达板峰段附近,增温幅度约为3℃,与CDS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推导了损伤介质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和重力场变化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地区的 1992~ 1995年的 GPS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壳内 15km深处的应力场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讨论了应力场变化分布与 1996年发生的包头 MS=6 .6级地震的关系 ,结果表明震区的应力场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方
本文以政治学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法国右翼势力抬头的主要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的移民问题.通过分析法国移民的历史、移民现状和移民融入问题,文章展现了一个在共和国身
针对GPS快速定位中因观测信息不足造成的法矩阵病态和观测量含粗差的问题,利用抗差M估计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抗差估计——正则化抗差估计。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大地测量中的不适定性问题。通过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抗粗差能力强、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测定了煤直接液化溶剂的^1H核磁共振波谱、元素组成和分子量、密度、折光度数据,分别利用B—L法、n—d—M法计算煤直接液化溶剂的平均结构参数,结果显示对于加氢前溶剂两种方法
高精度绝对重力观测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而许多外界因素对它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中空气阻力和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在地学界很少讨论。对这两方面的影响作了阐述,同时从理论上对FG5绝对重力仪的真空度要求(1.3332×10-3~1.3332×10-4Pa)加以证明,对如何减弱这些影响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