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孕不育发病率的提高,营养对生殖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状况及日常营养物质的摄入对女性生育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尤其是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三大类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的均衡状况与女性生育功能密切相关,并影响着女性卵巢储备、卵子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胚胎种植等整个生育过程。本文就营养状况与主要营养物质对女性生殖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进行综述。“,”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infertility worldwide, the impact of nutrients on reproductive health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Many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aily nutrient intake have very important effects on female fertility. Malnutrition or excess nutrition, especially the balance of trace elements, vitamins and three nutrients including carbonhydrates, lipids and proteins in the bod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fe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affecting almost the whole reproductive process including female ovarian reserve, oocyte development, fertilization, embryo development and embryo implant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ffects of nutrition status and main nutrients on fe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以先后入院时间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感觉神经纤维和非神经元细胞中,TRPV1的激活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TR-PV1激活可减弱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引起的心脏、脑、肾、肺、肠等器官的损伤,但目前尚无关于TR-PV1的系统性报道.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T RPV1及其信号级联在减轻各器官I/R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首次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丢失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n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且首次胚胎移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的3
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如停经或月经稀发)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虽已知的POI病因有卵巢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染色体异常或环境因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POI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主要包含两大类即啮齿类POI模型以及非啮齿类POI模型,啮齿类POI模型中小鼠POI模型种类最多,制备方法完善,最常用于POI的相关研究;大鼠的POI模型相较于小鼠POI模型使用频率低,但对于POI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CDCAs)介导乳腺癌的潜在靶向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从GEO和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样本的基因芯片;使用R软件limma包分析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 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趋势分析,筛选出2015个显著上调的基因以及864个显著下调的基因,
目的 探讨氧化锂-匹罗卡品(li-pilo)致癫痫大鼠认知障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新生SD大鼠在出生后第21天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及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采用Racine分级评价大鼠癫痫发作行为,选择点燃后出现RacineⅣ级以上表现并存活的大鼠进行实验.造模后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 M)、2个月(2 M)及3个月(3 M)癫痫模型,分别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不同年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离体场电位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年龄癫痫大鼠场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
目的 寻找并验证导致家族性长QT综合征(LQTS)的遗传因素.方法 从临床LQTS病例中筛选出具有家系背景的病患,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血标本全基因组DNA后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先证者直系及旁系亲属血样进行测序验证,同时设计了相关细胞实验.首先构建KCNH2-G120W点突变质粒,然后将突变质粒及野生KCNH2通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细胞,通过膜片钳检测不同组全细胞膜电位.结果 通过高通量测序找到了KCNH2基因c.358G>T这一突变位点,同时证实了在家系中该位点杂合突变与LQTS密切相关.实验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七氟醚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七氟醚组(SEV组)、低剂量姜黄素组(CUR–L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CUR–H组),每组8只.CUR–L和CUR–H组分别接受200 mg·kg-1和300 mg·kg-1姜黄素灌胃处理6 d,而后SEV组、CUR–L组和CUR–H组采用3.3%七氟醚处理6 h.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
在大脑皮层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是一个关键环节,主要分为放射状迁移和切向迁移两种类型.这两者都涉及前导突的形成以及细胞或胞核的移动等因素.在这些生物学过程中,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三种细胞骨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微丝由肌动蛋白单体聚合而成,可维持前导突的结构并确定迁移的方向;微管由α、β、γ三种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可以促进细胞核的扭曲、延长和移位;中间纤维由中间纤维单体组成,能够介导神经元胞体转移过程中前导端的扭曲.同时,多种小分子蛋白也通过作用于细胞骨架的结构或功能从而参与调控神经元的迁移.该
目的 阐明3个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CHM)家系的遗传基础和临床表型.方法 纳入2016~202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就诊的3个CHM家系共5名患者.受试者均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彩照、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D-OCT)等.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测序和二代测序技术对患者潜在的致病突变进行鉴定.结果 5例患者均在10岁以前开始出现夜盲症状.OC T见全部10眼黄斑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层视网膜萎缩性改变,8眼(80%)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