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辅助下脑功能区肿瘤手术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肿瘤治疗的策略和技巧.方法 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手术治疗的脑功能区41例肿瘤.使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辅助的有23例(辅助组),未使用18例(未辅助组).未辅助组直接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辅助组采用神经导航、皮层神经电刺激(MEP)、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唤醒麻醉等技术确定肿瘤和脑功能区,根据肿瘤和功能区的关系切除肿瘤.结果 未辅助组肿瘤全切4例(22%),3例(17%)次全切,11例(61%)大部切除.术后功能良好6例(33%),无变化2例(11%),10例(56%)功能障碍加重.辅助组肿瘤全切12例(52%),4例(17%)次全切,7例(31%)大部切除.术后功能良好16例(70%),无变化3例(13%),4例(17%)功能障碍加重.两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可以做到精确的病灶解剖和脑功能区定位,加上运用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脑功能区的肿瘤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其他文献
继前三届大会在韩国首尔、中国石家庄、日本大阪成功召开之后,第四届亚洲神经外科大会将于2010年9月3—5日在中国台北举办。详情请登陆大会网站http://www.aesctaipei.org.tw/
期刊
患者 男,20岁.因口渴、多尿、体质量减轻18个月.于2006年2月17日入院.每日饮水量达3000 ml,每日尿量为6000~8000 ml,无尿急尿痛,体质量下降10kg.查体:吐词清晰,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左侧上下肢肌力V-级,腱反射亢进.按缺血性及血管病治疗半个月,无好转出院。
期刊
目的 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 15例垂体脓肿术前误诊13例,9例经鼻蝶窦入路,2例经额下入路后改为经鼻蝶窦入路,4例行额下入路.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诊未见复发.结论 早期出现视力和视野改变、尿崩和环形强化的鞍区囊性病灶应首先怀疑垂体脓肿,早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及时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在瘤周水肿明显的脑膜瘤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32例瘤周水肿明显的脑膜瘤根据术前、术后平衡的原则分为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HBO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术后半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机能状态(KPS评分)、术区水肿体积,术后半年统计两组患者术区异常密度影体积和神经功能障碍例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d KPS评分及术区水肿体
患者女,23岁.未曾来过月经,新婚.入院前30 h合房后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就诊于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会阴裂伤",并于当地医院行修补术.10 h前再次出血,量较多,有血块.以"阴道Ⅲ度裂伤"入住我院妇科.查体:体温37℃,脉搏14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双乳房发育呈幼稚型,外阴无阴毛分布,阴道前庭存在,阴道口与直肠相通,阴道外口可容一指,可触及指腹大小的子宫颈.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催乳素(PRL)增高,FT3及FT4减少,MRI示垂体增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2-4个月后,垂体恢复正常,TSH及PRL水平亦恢复正常.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具有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治疗首选甲状腺素实验性替
面神经解剖保留已成为当今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常规,也是衡量听神经瘤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及面神经保留仍然是神经外科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复习文献,对面神经的解剖及其与听神经瘤的病理解剖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研究侧裂引流静脉的走行变异,并提出在前颞叶切除术中相应的手术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护侧裂静脉,防止并发症发生.方法 临床观测64例颞前叶和海马切除术中侧裂静脉的走行,归纳总结静脉变异类型,根据这些静脉的变异走行特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和策略,以保护重要的引流静脉.结果 侧裂引流静脉的变异可以归纳为6种类型:分别是并列型、汇合型、分叉型、骑跨型、迂回型和隐匿型.对不同变异类型的引流静脉,在术中采
目的 研究垂体的被膜层次,探讨其和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8例胎儿的鞍区标本,经冠状、矢状位连续切片,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并测量各层膜性结构;另取成人标本10例,暴露鞍区各膜性结构,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结果 垂体表面由固有膜和垂体囊共同包裹,所有标本中该两层均完整.腺垂体表面该两层膜间尚存潜在腔隙;而随着腺垂体向神经垂体过渡,两膜渐紧贴,在神经垂体表面二者紧密粘连,组织学上难以
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非常少见,并且无特征性神经症候群表现.我科自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4例原发性椎管内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spinal epidural Hoolgkin lymphoma),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