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宗教史——小经文献《胡门家传史》与汉文著述比较略探

来源 :西北民族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不同文献角度对研究内容加以勘比考察,试图从最底层历史文本来探察历史知识的传播方式.就传统历史学认知而言,历史必须是有根有据的“真实”记述,所谓钦命的“正史”.且在有些人的固有观念中,历史是有法统的,只有“正史”才是“信史”,其他均为秕史,甚至是伪史,因此他们先验地以为这种非正史是不可取更不可信的.若回望历史,体察发生过的无数历史事件,.就会发现只有极少数事件被正史记录下来,还有一些被野史所记录,这里的“野”字也反映了史的分野态度.但更多事件被历史所忽视、所遗忘,无迹可寻.本文探讨的所谓历史大概连野史都算不得,但它却是一种另类历史,完全脱离了历史书写规则和观念的文本记录与传承记忆.其所叙述的历史是对曾经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文本记录,其中充满荒诞,但剥去这些荒诞,可以显现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简单而有序的印痕.这些过程是通过他们的表述方式体现出来的.为了理清事件发生的线索,本文将小经历史文本和其他文字记述的文献加以对比,寻找其间的差异和特点.
其他文献
清末,张荫棠在其全面藏事革新期间,撰译《训俗浅言》《藏俗改良》两本小册子,刊发民间,以期改良藏俗。“藏俗改良”是张荫棠在其倡言革新、筹划新政的整体运思中,结合中国历
在目前学界,由于研究者未能准确而全面把握“和亲”的真实内涵,也未能找到对“和亲”进行分类的真正有效的标准,因此,有关“和亲”的分类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古代“和亲
“小亦乐乎”北京演唱会将于12月17日在国家体育馆上演,11月24日下午顺子和萨顶顶现身北京为演出做宣传,发布会上顺子还演唱了自己的新歌《To the town》。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该文结合现今我国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针、政策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目标和任务、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课程设置以及实施的途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不仅复杂,且存在较多
机械制造行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粗放以及低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以及盈利能力.因此全面的、精细化的、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符合时代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在本
期刊开架阅览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的指导方针,深受读者欢迎.但开架阅览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管理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就如何对阅览室人员进行量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作一些
有清一代,河南蒙古族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们浸润于藏文化之中而逐渐藏化,其原有的蒙古文化特色随之渐渐消失,到民国时期已经成为与周围藏族无异的群体,从而成
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高更曾画过一幅著名的作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幅作品仿佛提出了人类最初始状态的困惑,同时也启迪了无数艺术家思考自身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