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新课改的认识与体会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国家对原来的小学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副度的改革,在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以来,教师既有全新的感觉,也有些困惑。
  一、对新课标教材的认识
  (1)图文并茂,趣味性、可读性增强。新课标教材在编印上,在每一章节内容中,配置了大量的既帖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彩色图案,增强了教材的美感,提高了教材的欣赏价值;教材的阅读材料引用了数学史料,既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又体现了数学的文化和实用价值。(2)选材新颖,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和实用价值。
  翻开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会感觉到,教材的内容与旧教材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在内容的编排上,还是在内容的选取方面,都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感觉。除大量采用了“观察”、“探究”、“思考”“归纳”等栏目外,知识呈现的顺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选内容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实际的使用价值,不少例题、习题都选择了较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进行设计。(3)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中,出现“观察”活动多次、“探究”活动一百多次、“思考”问题127个、归纳活动45次,并配有大量的“数学活动”。
  二、使用新课标教材教学体会
  使用新课标教材一年多来,让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教材知识的框架和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1)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面对新课标教材与原有教材内容框架与内容的增删变化,做为新课程改革直接参与者、实施者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新课标教材内容的研究,领会新教材课文内容,把握住教材的教学理念、知识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相应改变。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相应的调整,改变一言堂情况,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留给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在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平等的观察、探究、思考、归纳等活动。(3)教师必须多注意学生学法的引导。新教材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上应多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4)教师必须多自行制作教学所需教具。对于新课标教材,由于大量观察、探究活动的出现,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并借助直观教具进行讲解,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困惑
  由于新教材对旧教材知识框架做了调整,习惯于老教材教学的我,在教学新教材以来,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如少数知识点介绍前后错位,给教学带来一些麻烦。还有,新教材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一些课本中没有的题型,而且属于开拓性的题目,这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都不能自己解决。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我回顾了走过的十多年的教学历程,对有效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有效教学的纲领——教材  “上课”首先关注的是课上讲什么内容,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要培养或提高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我和他的第一次狭路相逢是新生入学的摸底考试,翻看试卷成绩时我看到了他像图腾一样的字迹和个位数的成绩。我给他写下了第一次评语:“你是一个帅气大方的男孩子,但是你的字迹和形象不太相符,希望今后能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取进步!”那时候在我对他的成绩还是非常介意的。  期中考试过后,我到他家家访。偌大的房子里面有许多奇特的植物和昆虫。他带着我一边参观还一边讲解:“老师,我最喜欢昆虫了。您知道吗?全世界有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一个“媒人”,介绍学生主动与课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赞成利用直观教具,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认为直观教具也有它的局限性,繁琐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