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伴随着教育改革早已有之,世纪之交的新一轮课改曾经是那样的如火如荼。新中国首次的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缘自青少年体质健康大业,这十年的体育课改之声势可谓历史少见,我们高兴地看到课程改革已逐渐步入新境界。然而,其中目标达成、政策实施、内容教材、体系评价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更让人揪心的仍然是青少年体质,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不平衡尤为突出,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了制约,运动参与意识有等进一步加强,运动潜能有待挖掘。但这十年国家自上而下面对该问题的态度与决心是积极且不可动摇的。全面总结与反思课程改革以来的经验与教训,大力推进有效教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可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来,随着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与推进,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的强化,学校体育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然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与推进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影响农村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其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向更高更深层面发展。
1.旧的教学理念对课改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追求从物质生活逐步转向精神生活,但落后的思想理念仍然存在,尤其是对孩子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社会、学校、家长仍旧存在歧视体育教学的观念。孩子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仍是家长培养孩子的最高追求。学校的成才率是评价学校质量的标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工作陪读,乃至于为防爱运动的孩子在学校“贪玩”,到活动课时专门到学校“检查”。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提出所谓的“精品”管理(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都尽量用在文化学习上)。
2.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
理想的校长,应该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校领导的态度直接决定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尽管体育考核是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受社会舆论、家长评价乃至升学率的压力,有些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课改十年前即提出学生在校能掌握两项运动技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但目前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情况抽样结果来看,效果很不明显,尤其是农村中小学。
3.师资薄弱,教师的上进心、责任心不强
虽说现在农村的经济发生了大的变化,但相对来说农村现在的经济还不算太富裕,一是受学校规模缩小教师过剩,二是财政紧张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且年龄老化。由于缺乏竞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业务上不加强进修,专业上吃老本,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思维缺乏深度,更谈不上校本研究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了。另外,农村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对课改的精神领悟不透,对上面有关文件精神吃不准,从而对教材不够了解,把握不准教材的重难点,对课标的理解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少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综合素质较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接受教育,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4.场地器材设备的影响
体育场地是上好体育课的根本保障,而器材设施是上好体育课的有利保证。经深入调查,我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状况不如人意,全市配置塑胶跑道的农村中小学除个别四星级高中有之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还有近20%的学校还是土场地,30%的学校是简易煤渣场地。这些场地一旦下大雨,冬天有半月以上不能上室外课,夏天也要有一个星期左右,这样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虽然现在全省都在向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器材,但这些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时间一长,器材坏了,在现有的公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要花一定不小的开支在购置体育器材方面,这种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农村的体育教学和发展不仅仅受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还有气候变化、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因素,都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我认为应是学校体育发展一线的体育教师所承担的职责。
首先,体育教师要学做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学会上好每一节课。农村中小学学习的机会是不多,但现在学习培训的途经很多,可以借助网络。要认真研读体育课程标准,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做到三步走,即学课、思课、试课。课有常规课、公开课、示范课,示范课是上课的一个方向,而不是要我们去模仿;公开课是实施教科研的平台;示范课的最终目标是回到常规课上来。所以说学课、思课、试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其次,体育教师要主动承担学校体育发展的重担,不等不靠。面对社会、家庭、学校升学率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在促进学校体育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与这三方面的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或训练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本校体育在某一区域有一定的位置与影响;如何处理好与学校的沟通,使学校的领导给予支持与帮助;如何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解决好场地器材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应该做的事。
最后,充分利用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与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只要教师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充分得到领导与家长、学生的支持,有了积极参与运动的学生群体,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就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近几年来,随着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与推进,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的强化,学校体育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然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与推进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影响农村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其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向更高更深层面发展。
1.旧的教学理念对课改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追求从物质生活逐步转向精神生活,但落后的思想理念仍然存在,尤其是对孩子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社会、学校、家长仍旧存在歧视体育教学的观念。孩子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仍是家长培养孩子的最高追求。学校的成才率是评价学校质量的标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工作陪读,乃至于为防爱运动的孩子在学校“贪玩”,到活动课时专门到学校“检查”。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提出所谓的“精品”管理(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都尽量用在文化学习上)。
2.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
理想的校长,应该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校领导的态度直接决定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尽管体育考核是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受社会舆论、家长评价乃至升学率的压力,有些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课改十年前即提出学生在校能掌握两项运动技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但目前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情况抽样结果来看,效果很不明显,尤其是农村中小学。
3.师资薄弱,教师的上进心、责任心不强
虽说现在农村的经济发生了大的变化,但相对来说农村现在的经济还不算太富裕,一是受学校规模缩小教师过剩,二是财政紧张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且年龄老化。由于缺乏竞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业务上不加强进修,专业上吃老本,导致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思维缺乏深度,更谈不上校本研究与校本教材的开发了。另外,农村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对课改的精神领悟不透,对上面有关文件精神吃不准,从而对教材不够了解,把握不准教材的重难点,对课标的理解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少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综合素质较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接受教育,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4.场地器材设备的影响
体育场地是上好体育课的根本保障,而器材设施是上好体育课的有利保证。经深入调查,我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状况不如人意,全市配置塑胶跑道的农村中小学除个别四星级高中有之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还有近20%的学校还是土场地,30%的学校是简易煤渣场地。这些场地一旦下大雨,冬天有半月以上不能上室外课,夏天也要有一个星期左右,这样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虽然现在全省都在向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器材,但这些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时间一长,器材坏了,在现有的公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要花一定不小的开支在购置体育器材方面,这种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农村的体育教学和发展不仅仅受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还有气候变化、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因素,都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我认为应是学校体育发展一线的体育教师所承担的职责。
首先,体育教师要学做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学会上好每一节课。农村中小学学习的机会是不多,但现在学习培训的途经很多,可以借助网络。要认真研读体育课程标准,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做到三步走,即学课、思课、试课。课有常规课、公开课、示范课,示范课是上课的一个方向,而不是要我们去模仿;公开课是实施教科研的平台;示范课的最终目标是回到常规课上来。所以说学课、思课、试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其次,体育教师要主动承担学校体育发展的重担,不等不靠。面对社会、家庭、学校升学率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在促进学校体育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与这三方面的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或训练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本校体育在某一区域有一定的位置与影响;如何处理好与学校的沟通,使学校的领导给予支持与帮助;如何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解决好场地器材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应该做的事。
最后,充分利用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与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只要教师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充分得到领导与家长、学生的支持,有了积极参与运动的学生群体,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就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