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途径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对学生能力迁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熟悉教材内容,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了解教材的意图,运用适合学生实际年龄的教学手段,采用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手段新颖、寓教与乐,使学生从心里愿意上音乐课。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现音乐的神奇。让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学到该学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教育学生如何做高尚、有修养、有欣赏水平的人。课堂上,不但要学生会唱,还要他们会跳,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想象能力,努力用自己的声音,形体来表现音乐。同过堂教学,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音乐符号所不同的表现意义,同过听、看、想象、感受,深入感知音乐,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之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死的教材变活。
  音乐作为创新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音乐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独特多样的。成功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出知识迁移的潜能。1997年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中国有大量的最优秀的人才。来美国留学的年轻人都非常出色,他们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这一中肯的语言道出了对创新精神的深情呼唤。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构建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迁移的新意识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即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吸收,而是使学生的本能得以生长。学校与老师应主张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能力迁移。我国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呈现严重脱节,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要特征,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本性,反而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迁移和创新意识。因此必须变革现有封闭的音乐教学模式,构建以“主体性、创新性、知识能力迀移”为特征的开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及知识能力迁移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营造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能力迁移及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要积极改革班级授课形式,针对音乐教学特点,尽可能限制班额,以小班教学为主,与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活动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活动空间,加强参与音乐教学的对话交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发挥。使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实践与能力迁移。让学生在弹性环境中自然发展和创造能力迁移。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二、音乐教学中教师善于改革音乐课程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目前我国课程教材设置(尤其是基础教育)上明显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功能不健全、课堂模式单一等弊端。因此,必须扭转课程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时代社会发展的局面,突出课程教材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既重知识积累、又重能力迁移培养的复合型课程体系。音乐课程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音乐学习与文学、生活、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音乐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营造宽松的校园氛围,给学生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三、音乐教学中教师善于改革音乐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今天,我们许多老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可贵的创新意识早就被扼杀掉了,学生最多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情与向往。这样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流失,只能培养出思维僵化、思想守旧、亦步亦趋的“应声虫”,这实在是教育的失败与悲哀。因此,大力改革音乐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要坚持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能力迁移,从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原则实行改革。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争辩、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调查,鼓励大胆思维、大胆实踐、大胆发现、大胆创造,通过设立各类音乐比赛奖项,正确引导、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甚至是冒险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化品质,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1999,4.
  [2]创造思考教育,1999,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生活中我们常说,习惯是一种伴随人成长的东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往往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不好的习惯往往会对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的学前教育特别重视对孩子卫生习惯的培养,并将此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这一问题展开具体阐述,希望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措施  在农村,很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还有突发事件。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经济形势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伤寒论》载有古方茵陈蒿汤,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是主治湿热黄疸的一张有效方剂。胆康胶囊是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制药工艺而研制的一种中药复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课堂上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并在积极的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是在农村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为其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对开展农村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在传统
摘 要:少先队是一个有监督、责任的少先队,同时也代表着活跃的生命力,少先队以及小学里的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学校要大力培育少先队的人品道德、遵守纪律、做事认真的少先队,还要培育少先队做一个爱文明懂礼貌、保护环境的人,学校应积极的开展少先队的工作以及少先队的活动,通过少先队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积极主动参加活动的实践能力,也能锻炼少先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