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成方规律分析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整理并总结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组方规律.方法 查询、选取并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编国家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应用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中所记录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慢性胃炎中成药成方规律.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统计中药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前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进行因子适应型检验,决策树采用CRT、CHAID、QUEST进行.结果 最终纳入101个中成药处方,共涉及240味中药,中药频次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中药30种,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8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8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3条.聚类分析得到药组10个.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2个公因子.结论 关联规则显示出山楂、白芍、甘草为慢性胃炎的核心药物,发挥补气活血、缓急止痛的治疗功效;聚类分析体现出中成药治疗以健脾、止痛、理气、活血、温中、疏肝、制酸等为特点,与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一致;因子分析所得规律与聚类分析高度相同;以甘草为因变量的决策树体现出白芍在配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运用数据挖掘手段能较为全面的对慢性胃炎中成药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有助于指导中成药的开发和中医临床实践.
其他文献
我国自春秋时期就开启了用发酵法制作中药的历史.发酵有降解原料中低活性成分,产生高活性成分的作用.六神曲是代表性发酵中药,厘清其发酵本质,对发展传统发酵方法,提高中药活性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依据六神曲的起源、发展,通过对比六神曲与其起源——酒曲的制作工艺、发酵原料、发酵微生物、功能生物酶,辨析了六神曲的发酵本质.认为六神曲原料中的辣蓼、青蒿、苍耳草在发酵过程中有调节微生物体系的作用,发酵过程的有益菌能降解淀粉、蛋白质、脂肪酸,产生乙醇、高级醇及酯物质的霉菌、酵母菌、细菌.深入分析这些菌中与六神曲成分产生有关的
目的 观察颅颈五步手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法治疗组36例,布洛芬组36例,手法治疗组予颅颈五步手法治疗,1次/d,15 min/次,连续治疗2周;布洛芬组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2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发作次数、颈椎活动度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判定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1)VA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筋针刺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Wangfang)数据库及维普(VIP)数据库,搜索经筋针刺疗法对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1个RCT,包括2014例KOA患者,涉及针刺疗法7种.
马智教授认为慢性咳嗽属“内伤咳嗽”,以气病为始,痰热、肺燥为病机关键,痰瘀搏结,痹损肺络为果,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提出化痰瘀、调气血是治疗慢性咳嗽的重要心法,治疗时应调和气血,贯穿始终;痰瘀同治,清宣截断;久病言瘀,络通肺愈;辨因论证;脏腑皆重,善用经方,要药达所.注意整体观念,巧选方药,收效显著.
目的 探讨中医联合吸入性芳香疗法对低年资护士失眠症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低年资护士失眠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吸入性芳香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联合吸入性芳香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变化、心理状态变化、心理压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关节功能.中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宝贵的资源,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因此,该文回顾中药及活性成分经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RA的作用机制,RA中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许多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 β)、白细胞介素-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独活-桑寄生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网络数据库对独活-桑寄生两味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和挖掘,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以GeneCards及OMIM在线分析平台挖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作用靶点,构建独活-桑寄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蛋白互作网络图(PPI),并筛选出独活-桑寄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过程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将独活-桑寄生
目的 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痰瘀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2月-2020年2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内服.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疾病严重程度、肺功能、临床疗效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和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明显降
卵巢癌的病死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近年来,肿瘤微环境逐渐被认为在卵巢癌转移中具有关键作用.免疫微环境作为肿瘤微环境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相关细胞因子及外泌体的肿瘤免疫交互作用,为卵巢癌侵袭和转移提供有利条件.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具有多系统、多靶点、多环节、整体性等特点,该文就围绕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中医药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防治卵巢癌的理论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为检索源,收集并整理近10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文核心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软件,建立原始中药处方数据库,并借助SPSS Statistic 26.0和SPSS Modeler 18对数据进行频数计算和分析,并对其中29味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共收集到中文核心文献37篇,涉及中药93味,使用总频次为425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中药分别是赤芍、延胡索、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