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病证结合”重症救治成功的体会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病证结合;感染易患因素;多因素管理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并存”的病例,尤其是糖尿病人群或糖尿病作为感染易患因素未被评估或诊断时,个体化治疗方案与疗效很难实现。在浙江省台州市,外感时病常常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温热病为多发,起病季节在初春至长夏,表现为急性热病,有起病急、发热高、发展快、变化多的特点[1]。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并存,尽管有抗生素的应用,但患者病程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日反而延长,病例个体呈现“虚实夹杂”征象,跟随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张茂华查房期间,张茂华医生在落实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更加注重感染易患因素的“多因素管理”,临床收效实在,现结合两例临床病例,讨论如下,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胃散加减。
  处方:柴胡10g,黄芩10 g,生晒参6 g,半夏10 g,厚朴10 g,槟榔10 g,草果10 g,枳壳10 g,瓜蒌皮仁15 g,生炒白术5 g,茯苓15 g,芦根15 g,无花果15 g。
  方解:取柴胡,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清泄少阳之热;生晒参以扶正健脾祛邪;因伏暑夹湿,依然因人、因时施治,诊见纳呆,苔腻,反应迟钝,兼夹湿邪,加用厚朴、半夏、槟榔、草果、枳壳,行气祛湿除满,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燥湿不伤津,用芦根、无花果清热生津。
  分析:临床注重个例化治疗与中医辨证施治的贯通,首方服用3剂后,体温在38℃左右,食欲明显改善,苔微腻,脉弦,于2010年10月4日转入我科。复习病史,因存在2型糖尿病,属易感人群,血糖控制未达标,空腹血糖10 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为7.8% ,调整胰岛素剂型与剂量(甘精胰岛素针与阿卡波糖片联合),并继续中药汤剂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对此患者的处理方面以方验证伏暑夹湿、郁阻少阳,临床疗效实在。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共同见证下,在本科治疗过程、以及随访2个月无发热,且未曾使用抗生素。
  通过上述病例与分析,可看出张茂华主任医师在落实中医病证结合的同时,更加注重糖尿病感染易患因素的“多因素管理”,辨证辨病与病势、病位判断准确;再者,针对伏暑夹湿,依然因人、因时施治,畏寒发热,脉弦,病位在半表半里,辨证施治临床收效,同时病程有效控制,治疗成本下降,中西医结合结合特色得到有效体现[5]。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效率提升至关重要。节温器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零件,主要用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量,直
《壬戌学制》关于高等教育的内容规定为我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其积极推行的"高师改大",虽然对提高我国师范生的整体素质有非常积极的导向意义和现
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电气安全和不同环境下安全方面的测试标准,对外部短路试验、过充电
针对某车型压缩机台架耐久实验后皮带轮轴承出现的滚道剥落问题,采用宏观检查、成分分析、金相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失效轴承进行分析并对轴承载荷与寿命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轴
艺术简介魏廷茂(1953-),男,河南沁阳人,曾在空降兵部队服役多年,后转业至郑州工作。中国艺术家协会书法研究会会员理事、中国长城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郑州绿影书画苑常
脱盐水管道是石油化工企业常用管道,用于输送各级脱盐水,管道腐蚀一直是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需采取有效措施得以改善,除了做好脱盐水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