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野下上海初中学校氛围的特点及启示—基于TALIS 2018数据的分析

来源 :比较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氛围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供动力和保障.本研究借助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2018)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方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研究了教师视角下上海初中学校氛围的特点.研究发现:国际上存在着三类初中学校氛围,上海属于高合作?高纪律?中民主型;具体而言,上海初中学校氛围在教师合作上频繁深入、师生关系融洽友爱、纪律风气严谨正式、管理方式开放民主.我们认为,上海初中的学校氛围主要受到中国本土文化、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共同影响,凸显出合作、支持、好学、民主的特点.同时,本文基于国际比较提出了上海初中学校氛围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清初人物画家禹之鼎的绘画艺术与其交游圈息息相关.他虽出身卑微,却以精湛的画艺与康熙朝众多名臣文士有着亲疏不一的交游关系.他们向禹之鼎索画时多次用“命”“属”“乞”的口吻,这三种不同的语气态度传达出了禹之鼎在这群名臣文士交游圈的身份地位.本文将以“命”“属”“乞”三种态度为研究视角,分析身份寒微的禹之鼎与这群名臣文士的交游关系及特点.
作为杰出的表现主义画家,柴姆 · 苏丁的油画与中国传统的写意艺术在现当代社会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体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画碰撞的结果,这一体系在变革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回归20世纪初期巴黎时代思潮与艺术界实况的历史语境,直面犹太画家及其艺术的命运,探究柴姆 · 苏丁绘画艺术的限制性因素,并基于其绘画的表现主义特征,发掘其中蕴含的斗争精神.这对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理念的更新以及油画新变革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苏作工艺是指具有精致、细腻、典雅的审美特征和浓郁的苏州地域特色,制作工艺高超的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当前,苏作工艺在产业振兴和产品发展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注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实施江南工匠人才计划,加大苏作工艺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产品提质升级,提升创意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拓宽产品展示销售渠道等方式推动苏作工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黄金时代里从事艺术.黄金时代里一切都美好,连吸口空气都有益灵感,自由自在,创造美好和享受美好一样重要.互相欣赏,互相爱慕,真诚相交,满眼都是美好.如此增多了创造力,构造起更美好的时代.这算不算是痴人说梦?其实,不是有没有黄金时代,而是你要不要拥有黄金时代.美好的一切都是在心里增长,长多大是相对的,有没有才是绝对的.
期刊
针法是苏绣中的重要形式语言.每一种针法均有独特的组织规律,能够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三二组合针法是对传统乱针绣的改进,通过巧妙地组织五个针脚的构成形式,解决了画面中传统乱针绣规律性太强的问题,能够塑造出更加灵活的图形,尤其适合与传统针法组合应用,表现中国传统古画中排列规律、造型丰富的图形,如树干、树叶等,如实地还原原作中变化多端的形态特征.
2013年至2020年期间,威尔士政府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与OECD紧密合作,先后发布了多份教育改革文件,明确了威尔士教育改革的制度架构、课程设计、实施保障.在制度架构上,威尔士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的系统协作模式,修改相关政策从而努力保持各个政策与改革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并充分考虑威尔士本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在作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设计中,威尔士厘清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愿景,从六个学习领域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并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体系.在实施保障上,威尔士努力通过多种手段确保教育公平,协调改革所需要的资源并妥善制
朱新建是中国文人画的代表,也是美术界争议较大的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推进中国画继续发展的重要观点和思想.本文从朱新建的艺术经历入手,以《美人图》为例总结了朱新建的艺术理论,辩证地分析“朱新建现象”.
STEM教育作为以色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备受关注.纵观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至今的STEM教育发展史,考察STEM教育风险的流变,大致经历了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边缘化风险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双轨”分野的风险,继而到20世纪90年代技术导向式微后的革新风险,最后到21世纪的再专业化风险的历史演变.识别并应对STEM教育风险势在必行,以色列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风险识别,主要表现为专业冲突引发的运营风险、国家变革导致的决策风险、社会文化等因素诱发的外部风险三个维度.针对STEM教育中的风险类别,根据“可能
为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新西兰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补助金、“20小时”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公平财政经费等在内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系,不同财政投入类型各有侧重且互为补充.同时,对财政经费的预算、下拨、监管等运行机制进行了科学设计和严格把控,整个财政投入体系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将满足基本许可标准的多种形式学前教育服务纳入投入范畴;二是对各类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倾斜性财政投入以促进公平;三是设定基于平均成本的差异化投入标准以激励质量;四是加强财政经费监管以保障和提升经费使用效益.我国应紧紧围绕促公平和提质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