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在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那么,在实施课改后当今的音乐课应该如何上?应是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改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是以教会学生怎样认谱,会弹奏一些简单的乐器以及如何运用歌唱方法去唱歌等为具体内容,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片面和狭隘的,它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课改初期音乐课堂教学虽有许多改进,但总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现代课堂教学,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2、音乐课堂应以“音乐为本”。音乐课应突出其音乐性,切不可胡乱的综合,人浮于课。
3、“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我在教唱歌曲《愉快的春游多么好》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象:碧绿的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潺潺的流水,使其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4、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理念”。音乐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现代教育意识,转变传统观念,才能把音乐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甚至教态、精神面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改恰好给教师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首先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研究和改变。以往只重“教”,而忽略了“学”,使学生处于被动之中、探究学习、创作学习。其次,应改变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注重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作用,使新标准所提出的“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解决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践中探寻出一套新的方法。
三、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推动课程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机制中,教育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教育科研,能够引导广大教师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理念素养和教学水平。当前课程改革,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新机遇,让教师踏上一条探索音乐改革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课题等待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标准臻于完善,使课程改革向着更成熟的目标发展。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改则是教育的深化、是艺术的升华。作为改革浪潮中的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才能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革音乐教学做出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改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是以教会学生怎样认谱,会弹奏一些简单的乐器以及如何运用歌唱方法去唱歌等为具体内容,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片面和狭隘的,它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课改初期音乐课堂教学虽有许多改进,但总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现代课堂教学,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2、音乐课堂应以“音乐为本”。音乐课应突出其音乐性,切不可胡乱的综合,人浮于课。
3、“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我在教唱歌曲《愉快的春游多么好》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象:碧绿的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潺潺的流水,使其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4、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理念”。音乐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现代教育意识,转变传统观念,才能把音乐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甚至教态、精神面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改恰好给教师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首先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研究和改变。以往只重“教”,而忽略了“学”,使学生处于被动之中、探究学习、创作学习。其次,应改变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注重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作用,使新标准所提出的“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解决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践中探寻出一套新的方法。
三、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推动课程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机制中,教育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教育科研,能够引导广大教师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理念素养和教学水平。当前课程改革,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新机遇,让教师踏上一条探索音乐改革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课题等待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标准臻于完善,使课程改革向着更成熟的目标发展。
教育是一门艺术,课改则是教育的深化、是艺术的升华。作为改革浪潮中的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才能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革音乐教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