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力理论是20世纪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可折射出独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由于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这样的评价往往诱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错误倾向,使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实施多元智力理论就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评价观,即: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与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的较为复杂的教改工程。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尝试建立学生档案袋,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真实表现,而且便于保存管理和展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工具。其中,关于档案袋的内容、实施与评价、管理的方式,既是关键因素又彼此息息相关。
一、评价内容——广角多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讨论、观察、回答问题、实验、调查和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档案袋在内容上十分丰富,包含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证据。具体内容可参考如下:
文本类:
1.我的字:学生可选一张或几张本学期写得最好的字,包括中文、英文,先在自己认为最好的字上面打“★”,然后请教师圈出最好的字,看看自己的眼光和老师的眼光有多少吻合之处。这一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平时的作业纸。
2.我的作文选:学生可选一篇或几篇自己的各种文体的佳作,或者是发表过的文章,可打印,可手写,把它装订好,或者用活页夹(以便今后续用),在开篇写上目录、序言(父母或教师写),结尾写上结束语(学生自己写),作文选里还可加上自己的插图,图文并茂,展现学生的风采。
另外,每篇文章的后面还可加上“读者的留言”——同学(或亲友、 家长、教师)看后的点评,不需言多,点点滴滴即可,或者是祝贺、学习之类的话。
3.成绩表:一年级学生可把自己的每次小练习、小测验的成绩统计在表里,这里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可把每次进步的成绩用色笔标出。七年级同学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各种形式的表,让自己的成绩变化一目了然。
4.荣誉栏:收集各种奖章、奖状,也可只收集一张最重要的,配上自己得到这份荣誉的感想和父母的鼓励。
5.活动记录:包括社区活动记录、调查研究记录、家庭活动记录等。
6.阅读的书目:把自己看过的书目或浏览过的网站写下。
7.随机评价:各阶段、各学科的老师都可在此留下几句客观的评价,本栏还可让同桌、家长填写,从而完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8.展望:书写自己的理想,展望自己的未来。
图片类:
1.我的相册:可以是舞台上表演的剧照,可以是参加比赛的照片,可以是领奖台上的照片,还可以是手工作品或陶艺作品的照片,每张照片下配文字说明,写明日期、事件、名称。
2.我的画册:选择能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画作装订起来,由于尺寸、装裱、保存的缘故,也可把画作拍成照片,配文字说明。画册后面可加“观者留言”。
3.我的图册:把自己爱好的植物、动物、风景图片收集在专用本上,便于平时交流、观赏、学习。
声像类:
1.录音带:对于学器乐、声乐的同学还可把自己的成名曲录在磁带上,写明时间、地点、曲名。
2.录像带:有条件的同学还可把自己与家人的一次有意义的外出,一次小组活动,一次当家经过拍摄下来,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
二、评价方式——质性统整
以往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就是仅凭单一、狭隘的智力测验,把学生鲜活的个性抽象成一组僵硬的数字的评价方式,扼杀了多数学生的发展潜能。然而,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却能全面地反映和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记录袋的内容有了,附随着内容的内部评价也有了,外部的评价也不可少,应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自的记录袋,从外部感觉上刺激学生的竞争,促进学生快速、多元地成长,充实记录袋的内容。
三、评价过程——动态发展
对于某一次教学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对于某一阶段的教学来说,同样也存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而且,对于人的终身学习来说,学校教育始终也只是一个阶段,因此,所谓终结性评价只是相对而言。
在学期初,将评分方法以表格形式印发给学生,装入个人档案袋,既方便学生自评又利于学生自我激励,随时调整,作自我管理的主人。
四、评价主体——双向互动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例如,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安排档案袋的展出,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对自己的优势潜力作出准确评价。同时,也为教师调整日后的教学策略提供反馈信息。
多元智力理论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与评价学生。利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是评价形式的更新,更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师只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收获的快乐,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由于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这样的评价往往诱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错误倾向,使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实施多元智力理论就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评价观,即: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与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的较为复杂的教改工程。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尝试建立学生档案袋,可以较完整地反映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真实表现,而且便于保存管理和展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工具。其中,关于档案袋的内容、实施与评价、管理的方式,既是关键因素又彼此息息相关。
一、评价内容——广角多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讨论、观察、回答问题、实验、调查和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档案袋在内容上十分丰富,包含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证据。具体内容可参考如下:
文本类:
1.我的字:学生可选一张或几张本学期写得最好的字,包括中文、英文,先在自己认为最好的字上面打“★”,然后请教师圈出最好的字,看看自己的眼光和老师的眼光有多少吻合之处。这一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平时的作业纸。
2.我的作文选:学生可选一篇或几篇自己的各种文体的佳作,或者是发表过的文章,可打印,可手写,把它装订好,或者用活页夹(以便今后续用),在开篇写上目录、序言(父母或教师写),结尾写上结束语(学生自己写),作文选里还可加上自己的插图,图文并茂,展现学生的风采。
另外,每篇文章的后面还可加上“读者的留言”——同学(或亲友、 家长、教师)看后的点评,不需言多,点点滴滴即可,或者是祝贺、学习之类的话。
3.成绩表:一年级学生可把自己的每次小练习、小测验的成绩统计在表里,这里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可把每次进步的成绩用色笔标出。七年级同学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各种形式的表,让自己的成绩变化一目了然。
4.荣誉栏:收集各种奖章、奖状,也可只收集一张最重要的,配上自己得到这份荣誉的感想和父母的鼓励。
5.活动记录:包括社区活动记录、调查研究记录、家庭活动记录等。
6.阅读的书目:把自己看过的书目或浏览过的网站写下。
7.随机评价:各阶段、各学科的老师都可在此留下几句客观的评价,本栏还可让同桌、家长填写,从而完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8.展望:书写自己的理想,展望自己的未来。
图片类:
1.我的相册:可以是舞台上表演的剧照,可以是参加比赛的照片,可以是领奖台上的照片,还可以是手工作品或陶艺作品的照片,每张照片下配文字说明,写明日期、事件、名称。
2.我的画册:选择能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画作装订起来,由于尺寸、装裱、保存的缘故,也可把画作拍成照片,配文字说明。画册后面可加“观者留言”。
3.我的图册:把自己爱好的植物、动物、风景图片收集在专用本上,便于平时交流、观赏、学习。
声像类:
1.录音带:对于学器乐、声乐的同学还可把自己的成名曲录在磁带上,写明时间、地点、曲名。
2.录像带:有条件的同学还可把自己与家人的一次有意义的外出,一次小组活动,一次当家经过拍摄下来,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
二、评价方式——质性统整
以往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就是仅凭单一、狭隘的智力测验,把学生鲜活的个性抽象成一组僵硬的数字的评价方式,扼杀了多数学生的发展潜能。然而,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却能全面地反映和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记录袋的内容有了,附随着内容的内部评价也有了,外部的评价也不可少,应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自的记录袋,从外部感觉上刺激学生的竞争,促进学生快速、多元地成长,充实记录袋的内容。
三、评价过程——动态发展
对于某一次教学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对于某一阶段的教学来说,同样也存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而且,对于人的终身学习来说,学校教育始终也只是一个阶段,因此,所谓终结性评价只是相对而言。
在学期初,将评分方法以表格形式印发给学生,装入个人档案袋,既方便学生自评又利于学生自我激励,随时调整,作自我管理的主人。
四、评价主体——双向互动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例如,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安排档案袋的展出,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对自己的优势潜力作出准确评价。同时,也为教师调整日后的教学策略提供反馈信息。
多元智力理论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与评价学生。利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是评价形式的更新,更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师只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肯定学生的进步,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收获的快乐,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