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单体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分析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β-纤维蛋白原(β-Fg)基因启动子区单体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用比浊法测定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法分析β-Fg基因启动子区的-1420G/A、-993C/T、-854G/A、-455G/A、-249C/T、-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基因型,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单体型,用χ2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用MatInspector程序预测序列中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455(GA+AA)、-148(CT+TT)基因型携带者急性期的血浆Fg水平比-455(GG)、-148(CC)基因型携带者高(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之间的-993C/T、-455G/A、-148C/T 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由-1420G、-993C、-854G、-455G、-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对照组中的频率高于病例组(P<0.05),由-1420A、-993T、-854G、-455A、-249T、-148T构成的单体型H14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野生型序列存在6个不同于突变型的顺式作用元件,突变型序列出现9个不同于野生型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 海南汉族人群中β-Fg-455G/A、-148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Fg升高相关,单体型H14可能是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单体型H1可能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单体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顺式作用元件改变所致。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反复发作的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柳氮磺吡啶1 g,3次/d;并应用前列腺素E1 100 μg/d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仅服柳氮磺吡啶1g,3次/d.观察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BPC)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72.2%(13/18)临床病情缓解,对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创伤性膈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响创伤性膈破裂早期诊断的因素较多.术前确诊率46.6%;X线胸片检查45例,确诊16例(35.6%).全组治愈56例,治愈率96.6%.2例死亡,病死率3.4%.随访35例无膈疝发生.结论创伤性膈破裂延误诊断的原因与膈疝形成的动态过程,疝入胸腔的内脏数量种类及其功能障碍程度,多发伤病情危重程度有关.防止延